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实力撑不起梦想 马克龙难以拒绝习近平 /

实力撑不起梦想 马克龙默克尔难以拒绝习近平

3月24日,在欧洲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见,强调中国与法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及经贸合作方面有着众多共同利益。 在此之前法国和德国于当地时间2月19日签署了一项面向21世纪的欧洲产业政策共同宣言。

宣言中提到,非市场保护行为已经影响到了全球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因此,法德建议欧盟重视跨国并购背后的国企背景和政府补贴行为,并要求欧盟在贸易政策中捍卫自身的战略自主权(autonomy)。

习近平结束访问之后,欧盟审议通过的外国直接投资审查(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creening)机制将于2019年4月施行。欧盟在产业问题上更趋保守无疑给北京积极寻求合作的态度泼了一盆冷水。

默克尔与马克龙的欧洲创新蓝图

近期,法国与德国作为欧盟核心国家,开始宣布要推动欧盟成员国重新定位欧洲产业战略,提出要让欧洲在全球高科技创新中占保持领先地位。

3月18日,欧盟下的欧洲创新委员会(European Innovation Council,EIC)表示将在未来两年向前沿科技创新提供超过20亿欧元(1欧元约合1.134美元)的资金支持。

在此之前,德国与法国在2月19日签署的共同宣言称欧盟应当通过欧洲投资基金(European Investment Fund,EIF)为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通过欧洲利益重大项目(Important Projects of Common European Interest,IPCEI)联合多国研发力量确保欧洲技术优势。

欧盟出台科技创新的纲领性文件(图源:VCG)

法德希望推动欧洲产业政策,力争在2030年,将欧盟工业产值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比提高至20%;推动欧盟抢占智能制造新高地,并积极制定人工智能发展规则和行业标准。

欧洲实力撑不起梦想的尴尬

但是,欧洲的实力支撑不起梦想。当前欧洲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创新能力落后于中国与美国。曾几何时,欧洲是第一次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地,而在十年前,世界通信市场仍旧是欧洲的爱立信、诺基亚的天下。但是如今,欧洲却在人工智能、第五代通信技术(5G)不仅落后于美国,也被中国甩在身后。

以人工智能为例,目前全球共涌现了3,600余家创业公司,其中美国有1,393家,占比40%,中国有383家,占比11%,以色列有362家,占比10%。而欧洲的英国、德国以及法国均落后于这三国,英国有245家,仅有美国的六分之一,法国与德国各有100家左右。这也反映出欧洲科技创新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的尴尬。

人工智能领域成为各国竞争的前沿阵地(图源:VCG)

而在5G方面,欧洲同样落后于美国与中国。爱立信总裁鲍毅康(B?rje Ekholm)在该公司官网发表博客文章称,在5G方面欧洲确实存在落后的风险,缺乏频谱、高频谱费用和严格的监管阻碍了进步。其中,建设5G成本价格过高是个非常显著的问题,据欧盟委员会估计,在欧洲大陆推广5G和全光纤基础设施的成本为5,000亿欧元(1欧元约合1.134美元)。

这也导致市场担心如此高的成本无法带来回报,投资开始减弱。2012年至2018年间,欧洲电信行业市值几乎减半,从2,340亿美元降至1,330亿美元。同期,美国电信行业市值增长71%至5,320亿美元,亚洲电信行业市值增长13%至5,610亿美元。说明投资者对在欧洲5G市场投资并没有信心。

5G科技是当前世界高科技竞争另一高地(图源:VCG)

而在技术上的落后,也将冲击欧洲优势产业的地位。以汽车制造业为例,环保标准的提升使得电动汽车已成为新兴行业,但欧洲电动汽车电池大多是从亚洲采购的,鉴于此,欧洲也有提升技术自主能力的现实需求,以摆脱在关键技术上对欧盟外国家的依赖。

不可否认,欧洲创新市场难以活跃的一个原因是欧盟保守的产业规定。2月份,欧盟阻止了德国西门子公司和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铁路业务合并。欧盟的政策让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与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打造欧洲产业旗舰的宏伟蓝图受阻。

这也反映出欧洲内部在产业政策上多头管理带来的困境,即国家的产业政策难以与欧盟整体政策兼容,缺乏扁平化管理,欧盟的主要考量是防止垄断,保证各国企业能够公平竞争,但却间接造成了产业发展的桎梏。

欧洲的科研创新需要同中国合作

默克尔以及马克龙等欧洲领导人颁布欧洲产业政策,是看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即人工智能、5G技术等高科技产业将会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欧洲要想保持其重要的国际地位,不能在这场创新竞赛中落后。变革其内部的制度,让法德等核心国家促进整个地区的创新,以此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向科技创新领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但是,欧洲的科技创新应避免闭门造车,法德建议欧盟重视跨国并购背后的国企背景和政府补贴行为,并要求欧盟在贸易政策中捍卫自身的战略自主权(autonomy)。尽管没有明说,但明显是针对中国,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欧洲的并购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而欧洲在2019年3月的最新文件中将中国描述为系统性对手。有分析认为这反映出欧洲对华政策越来越趋向保守主义,反映出欧洲对中国的战略焦虑。

而从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景来看,欧洲与中国的合作具有较大的潜力。欧洲国家并非缺乏创新性人才,英国、德国、法国以及荷兰的大学仍旧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理工科实验室,欧洲诺贝尔奖获得者总量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而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以及越来越多的投资商,欧洲的高新技术企业也在中国市场获得了很多切实的好处,两者的合作将会实现技术、市场以及资本的优化配置。

此次习近平出访欧洲,是双方消除疑虑的机会,欧洲领导人应该明白,维护本国企业的利益没有错,但不应拒绝来自中国的机会,否则难以改变目前在高科技领域实力撑不起梦想的尴尬局面。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