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改革开放缩影:中国人的物质演进 /

改革开放缩影:中国人的物质演进

1978年,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李晓华很快成为了北京最有钱的人,还购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辆法拉利。

在20世纪20年代,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1948年上海成为可口可乐海外首个销量超百万标箱的城市。 然而,在22年后,随着美国大使馆撤离,可口可乐也撤出了中国大陆市场。自此之后的30年内,大陆市场上再没出现过这种喝起来有点像中药的饮料。1978年12月19日,中美宣布正式建交的第二天,可口可乐公司在美国正式宣布重返中国。图为1979年,长城上喝可乐的男孩。

1979年的上海商场。

1980年,上海一对新人穿着租来的西式礼服拍摄婚纱照。

1980年,上海市青少年宫里的音乐课。

1981年,北京八大处,戴蛤蟆镜的时髦女郎。

沙发和自行车,几乎是小康家庭的必备了。图为1984年,北京长安大街,购买新沙发的一家三口。

1984年,四川成都一鸟类市场挤满顾客。

1984,上海市民在商场橱窗前观看新款服装。

1984年,从美国引进了第一部好莱坞大片《超人》,电影广告画高悬在广州街头。

1988年2月初,随着春节的临近,在武汉中心百货大楼,前来选购电视机的人群挤满了大厅。

1989年,中国的绿皮列车上一对夫妇甜蜜相依,男人西装革履手拿可口可乐,女人则烫了头穿着时髦的短裙丝袜。

1991年,上海,骑自行车的人。

1992年,深圳田野里正在建设中的大型游乐场。

1992年,北京一名举着相机的市民。

1992年10月,山西省阳泉市民政局举办首次福利奖劵促销活动,当时位于市中心的天桥下兴隆街口,抓奖现场人声鼎沸。首个一等奖夏利小轿车是在武警护送下开出福利奖劵活动现场的。

1993年,香港化妆品专家郑明明在上海的商场化妆品柜台做产品推介。

1993年6月6日,一家人在北京东安市场一炸鸡快餐店里用餐,丈夫用大哥大打电话。大哥大在当时全部是进口的,一台需要两万元,这在那时绝对是一笔大钱。国家曾为此发过两个红头文件,严禁党政干部用公款购买大哥大。

1994年,香港移动电话普及,内地则流行BP机。马路上走着,要是BP机响了,恨不得所有人都忘自己腰里看,“有事call我”是当时最流行的告别语。

非常稀罕的电脑也开始进入市民的家庭。图为1994年,广州的建筑工程设计师廖小湄花30000多元人民币购买了一台美国生产的AST486型电脑。

1994年,华西村村民葛荷仙正驾着自己的小轿车出门办事。

1994年,广州一女子正在接受美容服务。

1996年,乌鲁木齐一影楼里的新娘。

乌鲁木齐的酒店大堂。

1997年,北京街头的可口可乐零售摊。可口可乐、麦当劳等洋食物已走进寻常人家,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属。

长期以来,城市如厕难给国人带来诸多不便。改革开放30年来,各地城市开始重视厕所的布局和建设。2002年5月,被称为“香港金王”的林世荣和他的黄金厕所。 这座厕所于2001年春节问世,共使用了一万两千一百六十两黄金,六千二百枚宝石和珍珠。这座金雕玉砌,豪华非凡的厕所获得了吉尼斯世界记录“全世界最豪华洗手间”和“世界最昂贵坐厕”。

20世纪70年代,私家车还是禁区,普通老百姓开汽车,那是连做梦都不敢的事。改革开放使私人购车成为能作之梦。1986年11月,上海第一辆“Z”字私人自备车牌照代码“沪-AZ0001”号诞生。同年,北京一位男士买了一辆橘黄色的菲亚特126P。私人购车虽然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但他们却成为中国最早的私家车主。90年代私人购车政策开始放宽,购车族开始增加。图为2003年,武汉沌阳街红升村一汽车城排满家用轿车。

2008年8月16日,一刚完工的大幅高跟鞋广告牌。

2009年,四川成都,参加西式婚宴的僧人。

2016年6月16日,上海,一家人在迪士尼乐园外一座跨越停车场和小镇的高架桥上观赏盛大的开幕日焰火表演。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