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习近平致电日本天皇 透露中日微妙关系 /

习近平致电日本天皇 透露中日外交背后微妙关系

习近平致电日本天皇反应两国关系回暖(图源:AP)

当地时间5月1日,日本新天皇德仁即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祝贺,并致电退位的日本上皇明仁问候和祝福。从这一举动可看出,中日外交关系正逐渐回暖。

习近平表示,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友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双方应该携手努力,共促和平发展,共创两国关系美好未来。

据香港《明报》5月2日报道,习近平将于6月份访日,与日本天皇德仁首度会面,但是否与明仁会面,还要看是否符合东道主的礼数。

平成30年间,中日关系虽起伏跌宕,在199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之际,明仁访问中国。这是日本第一位访华的天皇,在中日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明仁之父裕仁天皇,被中国视为侵华战争的始作俑者之一,但他1989年逝世时,中日关系正处蜜月期,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和中国国家总理李鹏,分别向明仁天皇和日本首相竹下登发出唁电,并派钱其琛作为特别代表出席葬礼。

天皇是日本国家元首,对应的是中国国家主席。首相则是日本政府首脑,对应的是中国国务院总理,但天皇是虚位元首,大权全在首相,而中国现行政制下,中国国家主席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故中日在相互交往中,当关系热络时,可以不拘礼仪规限,但当关系转冷时,又可以礼仪名义竖起“高墙”。

1978年,时任中国副总理邓小平访日,裕仁伉俪不仅接见,还设午宴款待,对中日战争,当时裕仁只轻描淡写表示,“在两国悠久的历史中,虽然其间一度发生过不幸的事情”,中方也不以为忤。

此后,胡耀邦、江泽民都曾以中共总书记身分别访日,也都获日本天皇接见。

报道称,2009年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访日,日方明知其“储君”身分,但仍以礼数问题,一度不愿安排他见明仁,最后在中方坚持下,才勉强安排。

一般来说,日本新首相当选,中方都由国家总理电函祝贺,中国新国家主席产生,日方则由天皇电贺。但也有破格例外,如2000年森喜朗当选日相,中国就由国家主席江泽民和总理朱镕基联名致贺;2017年习近平在十九大上连任中共总书记,安倍也以自民党总裁和日本首相的双重身分电贺。

值得关注的是,中方在与日方的礼节性交往中,都由中国国家总理来应付日方。且自2011年以来,也查不到中国总理致电祝贺日本新首相的公开报道。

不过,中国外交的主导权一直牢牢掌握在身兼中央外事委员会主任的国家主席手中,所以安倍的特使二阶俊博、谷内正太郎,总要想方设法与习近平本人或其外交顾问杨洁篪见面。

另外,安倍本人也借各种第三国多边外交场合与习近平会谈。

2018年,安倍破例致电习近平,习也破例接了这通电话,公开理由是谈朝鲜问题,同时也顺带敲定习近平今年的访日,这也可视作中日关系回暖的一个信号。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