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上甘岭"壮胆!习近平语义双关撒恶气 /

“上甘岭”壮胆!习近平讲话语义双关撒恶气

中美贸易谈判破裂,川普当堂不让步,举手不留情,大展屠龙术,可谓一招紧似一招,一招狠似一招。先是宣布启动对所余3250亿美元加征关税25%,后又对华为公司禁售零部件,牢牢掐住了习近平的咽喉。习近平没想到川普出手如何凶狠和迅速。中国面对美国的威猛实在没有什么虎狼之策。商务部所宣布对美国600亿商品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显得太温柔,习近平这口恶气憋在心里出不来。

5月15日,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习近平终于找到了发泄的机会,他在开幕式上指桑骂槐道:“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这话明显是说给川普听的,是针对由贸易战开始急剧恶化的中美关系,尤其是对基伦·斯金纳的“中美文明冲突论”的回应。

看到人民领袖和舵手习近平如此被美国人欺负,看到党的喉舌新华社、《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已纷纷出手护主,央视自然不甘落后。5月16日晚间,央视电影频道的官方微博发布一则“特别提示”,称因当晚20:25播出经典战争片《英雄儿女》。其后再发公告称,17日晚20:15播出《上甘岭》。而此前央视网的节目单上,16日、17日本无上述影片的播出计划。

《英雄儿女》是一部军事题材影片,它描写了志愿军战士在朝鲜的战斗经历,表现了父子、父女、老战友之间的生死离别、劫后重逢。电影《上甘岭》取材于上甘岭战役,它讲述了志愿军某部八连坚守上甘岭二十四天,换取大部队反攻的故事。中国通常将上甘岭战役宣传为抗美援朝战争中一场重要且关键性的胜利,称上甘岭战役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形势,使美国侵略者不得不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下面,我们就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的讲话和央视播放反美神剧,一起分析一下:

第一,贸易战拉开了中美全面对抗的序幕

近日,中共党媒对基伦·斯金纳“文明冲突论”口诛笔伐。《人民日报》在习近平讲话后发表文章,借用希腊总统的发言指出,“所谓‘文明冲突论’是十分错误的。”斯金纳到底说了些什么,让习近平如此反感?4月29日,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事务主任斯金纳,在智库“新美国”主办的“未来安全论坛”上表示,美国国务院“把中国更多视作是长期的根本性威胁”。她指出,这种对立关系有历史上、意识形态上、文化上与战略上的因素。贸易不是唯一的问题也不是最大的问题,贸易是中美之间冲突的一个表现,两国关系存在“更深层、更有历史性、更具战略性”的问题。与中国的较量是“与一个十分不同的文明和不同意识形态间的较量,这是美国此前从未有过的”,也是美国第一次有了“非白人的大国竞争对手”。斯金纳的发言是继美国副总统彭斯、国务卿蓬佩奥和联邦参议院卢比奥语之后,又一抨击中共的讲话,可谓语惊四座。

我认为,习近平没有读懂斯金纳的话,她的观点不复杂,也与“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无关,只是表明了美国朝野对中共红色帝国的觉醒。美国人承认他们低估了红色中国的崛起,以前一直认为随着改革开放和加入WTO,中国会融入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体系,中美关系的定位是“伙伴关系”,但现在美国人认为他们错了。中国与西方具有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中国的崛起会成为世界和平的威胁。他们仿佛看到二战前的纳粹德国正在复活。中美贸易战的实质是中西不同的意识形态的较量。

第二,习近平内外有别的双重话语体现了混乱的治国逻辑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应该说话很漂亮,也很符合现代文明意识,但他的话只适用于外交场合。

在中国,我们见到的是对不同种族和文明的维吾尔人和藏人的残酷迫害和文化灭绝。按照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的话,维吾尔族文明、藏族文明与汉族文明是平等的,应该和谐共生,任何执意改造甚至取代维吾尔、藏族文明都是愚蠢的和灾难性的。中共内外有别的话语体系只是为了欺骗西方国家。有评论人士指出,如此混乱矛盾的意识形态,反映出中国政治的混沌、社会矛盾的加深,国家方向的迷失、以及执政集团因利益、制度惯性以及思想的局限在深刻的合法性危机面前,所表现出的进退失据和内心焦虑。从一侧面也折映出中国正处在历史巨变的前夜。

第三,抗美援朝是场不正义的战争和罪恶

央视播出抗美援朝的电影《英雄儿女》和《上甘岭》或许是为了迎合上意,但它让中国观众开始重新思考发生在五十年代的所谓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学者已经通过翔实的历史资料证明,根本不存在美国企图侵略中国的事实,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弥天大谎。

1950年6月25日,北韩领导人金日成为了统一朝鲜,突然越过“三八”线,向南韩发动了进攻。对其侵略行为,联合国很快通过了决议予以谴责,并决定组成联合国军队打击北韩。9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朝鲜军队遭遇重大挫败。金日成遂向苏联和中共求助。斯大林命令中共出兵,毛泽东在众将领的反对下,最终拍板决定支持金日成。1950年10月,中共志愿军穿着没有帽徽、胸章和任何中文标志的服装,夜行昼伏进入了朝鲜,与联合国军队进行了五次规模较大的战役。1951年1月下旬,中共军队与联合国军和韩国军队在“三八”线形成对峙。1953年7月,双方达成协定,朝鲜半岛停战。但这场对中华民族毫无意义的战争却让中国付出了几十万年轻的生命。沈志华先生通过购买苏联开放的这段历史资料,已经还原整个事件的真相。目前,这套原始档案资料已经在中国公开出版发行,可谓铁证如山。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中美贸易战并不仅是贸易争端,其实质是极权主义中国与普世价值的西方世界意识形态之争,它将会从贸易蔓延到各个方面,形成中西冷战。中共在怒怼美国时,暴露了它内外有别的双重话语体系,将中国谎言治国暴露于世。央视紧急播放抗美神剧,本想讨得习近平的欢喜,但可惜这马屁拍到了马蹄上,又将抗美援朝这场不正义的战争端上了台面。炮火纷飞和刀兵相见的抗美神剧所展现的惨烈将成了中共的噩梦和不祥之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19-05-19 09:55
    您已点过赞
    国与国之间只有强弱关系,胜负关系,立场关系。其他都是胡扯。
    小编你要认为你写的文章用的汉语言国家有问题,那是你立场问题,你个狗汉奸
  • @ 2019-05-19 11:30
    您已点过赞
    1950年的“联合国军”是非法的!

    “安全理事会的决议需要七个理事国的可决票,包括所有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在内。”

    ——[英]劳特派特 修订:《奥本海国际法》,商务印书馆1989年,上卷第一分册,319页

    1950年6月27日早上,杜鲁门已经下令美军支援韩国。而联合国是在当天下午才开的会。结论只有一个:美国的行动没有联合国授权。

    “南朝鲜警察部队逮捕和杀害了数以千计的共产党人和反对美国军事政府的其他对立者。”

    “‘李承晚总统是一个有着极强信念的人,根本没有耐心听取他人的任何不同意见,’杜鲁门总统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我不关心李的警察在驱散政治集会和控制政治对手时使用的手段。’”

    ——[美]莫里斯•艾泽曼 著:《战争中的美国从书•朝鲜战争》,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2月版,25页

    “李承晚总统是一个自信心很强的人,而对于具有不同意见的人则不能容忍。自从1945年他回到朝鲜的那天起,他就吸收了一批具有极端右倾观点的人,而对那些不怎么太走极端的政治领袖的意见则坚决拒绝。(美国)军政府的撤销,使他可以肆无忌惮地以专断手段对付他的反对者。我倒不在乎李承晚的警察采用怎样一种方法来捣乱政治集会和压制政敌,我深切关心的是李承晚政府竟然不顾席卷全国的严重通货膨胀。然而我们除了支持李承晚,再没有选择的余地。”

    ——《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考验和希望的年代1946-1953”,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385页

    “在首都汉城,李承晚的敢死队部署在各个地方。数以千计的政治犯,其中大部分仅因敢于质向李承晚残酷无情的专制统治而遭逮捕,并被警方处决。一次,占据汉城北部的英国军队惊讶地看到一辆货车满载着衣衫滥褛,蓬头垢面的男女犯人由令人僧恶的国家宪兵队押解着,飞快驶去。犯人们的双手用电线捆绑在背后。一位愤怒的英国军官说.“他们让这群可怜的犯人跪在深沟里,用自动步枪从脑后向他们射击。”

    刚刚到达的英国第29旅旅长汤姆•布罗迪准将曾亲自干涉过一起南朝鲜军警进行的大规模屠杀,现场就在距他指挥部几百码处。但是为时已晚,在他能够制止这次大屠杀以前,23名男女犯人已被决处,幸存者被带回汉城监狱。一群愤怒的英联邦记者,他们对战争报道已感到厌烦,随着这些犯人而去。他们要求被允许进入监狱,英国广播公司记者雷内•卡特福斯是其中之一。他写道:“长长的一队犯人歪歪扭扭地穿过里面的院子,他们一听到监狱看守尖厉的吼叫,便停下来跪在雪地里。我立刻感觉到,真正令大心悲的是他们看上去象小丑,皮得只剩皮包骨了。根根头发奇形怪状地直立着,脸色发绿——就像台球桌面的颜色,鼻子冻得通红,他们跪在地上不停地咳嗽颤抖。”

    李承晚总统许诺考虑对犯人实行赦免。自从他1948年当选总统后,长时间的流放使他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执掌了政权。其无耻的独裁统治为民主政治所不齿,但这一切还是可以原惊的。美国保卫遭到战争破坏的南朝鲜的战斗在过去的5个月里逐步升级,从警察行动到为自由而战。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压力在增加——为避免令人生厌的政府检讨,西方国家被迫进行辫护。英国著名记者詹姆斯•盖默隆由于其主编反对他揭露汉城的政治屠杀而辞职。

    布罗迪旅长对集体屠杀进行干涉后,南朝鲜司法部长杨金永宣布迅速审查即将处以死刑的案子。司法部顽布的法令保证,死者家属将被通知死者的死刑日期,并允许认领尸体。他们无动于衷地告诉记者,在过去的6个星期中,根据国家颁布的紧急法,仅有591人被判刑,424人被处死。屠杀还在继续,只是比较谨慎了。由于骚乱日益加剧,屠杀这件事很快便被人忘却了。”

    ——[美]罗素•斯泊尔著,罗圣译:《韩战内幕——彭德怀和他的志愿军》,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291、292页
  • @ 2019-05-20 08:03
    您已点过赞
    本文作者是个十足的汉奸!不配说汉语写中文!
  • @ 2019-05-19 11:38
    您已点过赞
    抗美援朝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提高了中国的地位。

    “另一个在战争中提高了地位的国家是共产党中国。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党中国己成为一个可怕的敌人,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

    ——[美]沃尔特•G•赫姆斯:《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第一卷)停战谈到的帐笼和战斗前线》,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年8月版,565页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给人深刻印象的表现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一个应予重视的军事强国”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1992年印刷,291页

    “北朝鲜战役是中国军队对一个大国作战所赢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自从鸦片战争揭开了现代中国的序幕以来,这一胜利对于一场国际战争的结局,具有持久性的影响。它标志着罗斯福总统在战时的要使中国成为大国的政策获得了令人啼笑皆非的、部分的实现。”

    ——[美]邹谠:《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11——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版,508,509页

    “在越南战争之后,美国总统们将抱怨他们在外交政策方面被‘越南战争综合症’缚住了手脚,害怕美国的军事介入造成灾难性的结果。但是,早在越南战争综合症出现之前就曾经有过朝鲜战争综合症。助理国防部长约翰•麦克诺顿在1965年3月向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递交了一份备忘录,宣称‘向越南大规模派遣部队……收到“法国失败论”和“朝鲜战争综合症”的阻碍。’为了对付这种‘朝鲜战争综合症’,约翰•F•肯尼迪鼓励美国军队发展反游击战战术,以帮助那些‘被包围的’反共国家。”

    ——[美]莫里斯•艾泽曼 著:《战争中的美国从书•朝鲜战争》,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2月版,134页

    “这且不说,尽管美国公众很少有人了解真实情况,但美国领导人却心中有数,他们曾计划征服北朝鲜,使之与李承晚的南朝鲜合并,而这一计划却被红色中国挫败了。1950年9月仁川登陆后,美军又入侵北朝鲜,其唯一原因便在于此。美国领导人知道,遭到失败后进行的战争实质上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战争,但公众却鲜有人知。

    最令人感到沮丧的是,红色中国人用少得可怜的武器和令人发笑的原始补给系统,居然遏制住了拥有大量现代技术、先进工业和尖端武器的世界头号强国美国。“

    ——[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第63章“朝鲜战争的长期阴影”

    “另一个在战争中提高了地位的国家是共产党中国。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党中国己成为一个可怕的敌人,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

    ——[美]沃尔特•G•赫姆斯:《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第一卷)停战谈到的帐笼和战斗前线》,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年8月版,565页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给人深刻印象的表现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一个应予重视的军事强国”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1992年印刷,291页

    “北朝鲜战役是中国军队对一个大国作战所赢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自从鸦片战争揭开了现代中国的序幕以来,这一胜利对于一场国际战争的结局,具有持久性的影响。它标志着罗斯福总统在战时的要使中国成为大国的政策获得了令人啼笑皆非的、部分的实现。”

    ——[美]邹谠:《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11——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版,508,509页
  • @ 2019-05-19 11:33
    您已点过赞
    抗美援朝,抗的真是美国,保的真是朝鲜吗?

    “毛泽东有理由认为,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挡美国,他或许将会在中国领土上和美国交战;最起码,他没有得到理由去做出相反的结论。”

    ——[美]基辛格:《大外交》,第19章,全书第431页

    “不过,毛泽东在军事上没有必胜把握的极其不利的条件下,仍然坚决主张派兵赴朝作战,并非是慑于斯大林的压力,而主要是出于对国家安全和主权的考虑。……除了从地缘政治角度对安全利益的担心外,毛泽东很可能还有对中国主权完整受到威胁的更深层的忧虑。问题在于,如果朝鲜按照苏联的计划在东北建立流亡政府,并将其残余部队撤到东北休整,那么,因此而将战火引致中国境内,斯大林便极有可能根据中苏同盟条约,派几十万苏联远东军进入东北,援助中国作战。毛泽东不会忘记,1945年斯大林就是借口对日作战,出兵东北,从而迫使蒋介石签订了损害中国主权的城下之盟。毛泽东更不会忘记,新中国领导人在东北问题上与苏联进行了艰苦谈判,才迫使斯大林接受了限期归还长春铁路和旅顺、大连的协定。很有可能,“东北王”高岗与莫斯科的特殊关系也是毛泽东在考虑东北命运时的心腹之患。因此,一旦让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而苏联再次出兵东北,那么其结果必然是:无论战争胜败如何,中国都无法保证对东北的主权不受损害。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做法,当然是把战争阻止在国门之外了。”

    ——沈志华:《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和得失》,《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之“余论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旅顺大连港口之使用权及中东南满铁路之所有权,经毛泽东谈判又付出参加韩战之代价后收回。”

    ——[美]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黄仁宇全集》第六册,319页

    “可以理解,中国军队是不能容忍敌对的部队靠近鸭绿江(中国和北朝鲜的边界)的,正如美国不会容忍在它与墨西哥边界的格兰德河上出现敌对的军队一样。”

    ——[美]斯蒂芬•豪沃斯:《美国海军史》第2编“蒸汽与钢铁”第19章“用核动力航行”
  • @ 2019-05-19 11:30
    您已点过赞
    朝鲜战争的爆发

    “李承晚反复声称要向北迈进,把整个朝鲜半岛统一到他的领导之下,这让他的美国盟友经常为之提心吊胆。”

    ——[美]莫里斯•艾泽曼 著:《战争中的美国从书•朝鲜战争》,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2月版,26页

    “(1950年)4月,我们在汉城停留两夜。这次拜访没有具体结论,但我们被飨以国宴,还参加阅兵仪式。令我惊讶的是,数名南韩高阶军官竟然是我的旧识, 他们用不同名字加入国民党军队,成为野战级的军官。他们在中国时,我们想都没想过他们是韩国人。汉城的主人盛大欢迎我们,却抱歉这回被迫简陋招待,保证未来“统一后取得北韩时”,一定更花心思来款待我们。两个多月后,北韩的坦克把他们全都赶出汉城。”

    ——[美]黄仁宇:《黄河青山》,三联书店2001年6月版,145页

    “1949年4月20日,华西列夫斯基和什捷缅科(Shtemenko)就三八线的形势向斯大林报告说:

    我军撤出北朝鲜以后,“南方人”对三八线规定的破坏己经具有挑衅性和经常性。近一个月,这种破坏规定的事件频繁发生:从今年1月1日至4月15日期间,在整个三八线上发生了37次破坏规定的事件,其中24次发生在3月15日至4月15日。

    就其性质看,破坏规定的事件是警戒部队的小规模冲突,一般是连和营规模的冲突,动用了轻机枪和迫击炮,还有一些“南方人”越过三八线的事件。在所有这些破坏规定的事件中,均是“南方人”首先开火的。

    与此同时,随着三八线形势的复杂化,“南方人”在3月至4月间将部分野战部队调集到三八线附近。不排除“南方人”可能对北朝鲜政府军队采取新的挑衅行动,并动用比迄今为止更大的兵力。

    考虑到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建议北朝鲜政府军司令部采取适当措施以回击“南方人”可能做出的更大规模的挑衅行动是合理的。”

    ——沈志华 主编:《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丛刊(48),上册171页

    提到朝鲜战争的爆发,不是有很多人动辄去提什么“解密档案”吗?现在就有这么一个解密档案放在你们面前了。这个档案是当年苏联内部的,华西列夫斯基对斯大林的秘密汇报材料,供高层决策参考用的,是没有任何必要说谎的!而这个档案显示:朝鲜战争爆发之前,三八线附近出现许多次挑衅事件,而且均为韩国军队先开火!以至于华西列夫斯基等人认为应当对其进行还击。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