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闻闻我的屁,我们可以交个朋友吗?! /

奇妙的世界:闻闻我的屁,我们可以交个朋友吗

奇妙的改变每分每秒都在这个世界上发生,它们新奇、有趣,大部分出人意料,却的确已经或即将改变我们的生活。那么,在这个悠闲的周日下午,36氪邀请“超人测评”为你带来这些全世界最酷的惊喜吧,哇塞!

分析你排出的…屁?

还要搞个排行榜?

图片来源:Unsplash

遛狗时,你是否像超哥一样问过自己,为什么狗狗通过互相嗅臀部就可以辨别对方身份、了解彼此经历,交朋友甚至谈恋爱,开始一次直白又不失礼貌的社交?

如果人类也能这样交流,不知道要省多少事儿。(误)

不过,如果你确实愿意尝试,这也不是问题(并不是让你去嗅臀部,会被告猥亵喔)。美国开发商 Fuori 最近发布了一款名叫 Fartr 的软件,可以让你把自己的屁分享到社交网络,甚至和其他人进行对比和排名。

Fartr 自称打破了大家对屁避而不谈的陈规,要做“身体积极运动的忠实记录者”:臀部的每一次释放,就和呼吸一样重要。

要使用这款软件也异常简单,只需要按住屏幕,然后,噗噗噗,放屁。

软件会记录下你的屁,并通过特殊的算法从音量、长度、音高和节奏等方面进行分析。此外,软件还会形容你的屁像大号、长笛或是“原地爆炸”。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App Store 和 Play Store 均可以查找到这款软件,售价为 2 美元。软件收益的一部分还会被捐赠给克罗恩病基金会以支持胃肠疾病的研究。

有了这款软件,或许下次你在公共场合激情释放的时候,就可以和周围的人说:“不好意思,我在社交。”

不知道沙雕网友之后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作品。

从昆虫冰淇淋开始

解决肉食危机

图片来源:Unsplash

不论是小龙虾、烧烤、火锅,还是汉堡、披萨、意面,我们的餐桌上,早已少不了肉食。

据统计,目前,我们消耗的肉食总量已经比五十年前翻了一番,每年被食用的动物总量已经超过了 650 亿。

和持续增长的需求相反的是,仅靠畜牧业提供的肉类数量却已接近饱和。

科学家指出,畜牧业的不断扩张不具有可持续性:地球大陆非冰冻板块中,近三分之一都已经被拿来养殖动物,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中,有 10% 来自畜牧。

图片来源:Unsplash

因此,昆士兰大学的教授正在研究如何将昆虫或其他“蛋白质替代品”添加到食品当中,并声称“蛋白质生产的最大潜力在于昆虫和转基因植物”。

除了经常吃虫子的贝尔之外,对于和超哥一样的大多数人来说,吃用昆虫都显得不那么友好。

但如果将它们加工并伪装到我们熟悉的食品中,事情可能会有改观。昆士兰大学的项目中,就已经有学生成功制作了“昆虫冰淇淋”。

图片来源:Pexels

昆虫是优秀的蛋白质来源,饲养起来对环境的影响也要小得多。全球有记录的可食用昆虫超过 2000 种,联合国也推荐将昆虫食品作为全球粮食短缺的潜在解决方案。

实际上在中国,吃昆虫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胆子大的可以先去习惯习惯,超哥还是先点份小龙虾压压惊。

时速超过 1000 公里的列车

加拿大要开始领先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走就走的旅行,其实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路上——长途旅行的舟车劳顿实在是很扫兴。

但解决方案也许就快面世了——加拿大运输部发布了一则招标公告,由政府出资评估“超回路(Hyperloop)”技术。

“超回路”技术指在接近真空状态的管道中以磁悬浮原理运送列车的技术。一旦该技术落地,从加拿大东岸到西岸建起超级高铁,横跨北美大陆 3000 多公里只需要三小时,甚至比飞机更快。

马斯克的超级高铁草图

“超回路”的概念可以追溯到 18 世纪末,但直到 2012 年马斯克提出了“真空管道运输”理念后才得到广泛认知。马斯克计划打造一种密闭管道,运输吊舱可以在其中高速运行,空气阻力几乎可以不计。

超级高铁吸引了不少创业公司,包括美国的 HTT、印度的 DGW、西班牙的 Zeleros 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也在 2017 年就宣布在武汉启动对超循环运输系统的开发工作。

作为第一批开始研发的美国初创公司,HTT 计划在 2020 年迪拜世博会前,在阿布扎比开通一条超级高铁线路。

HTT 计划在迪拜开通的线路

但在目前,超级高铁还有一些亟需攻克的问题,诸如安全措施仍不健全,乘坐体验难以保障,开发造价高昂等。

虽然还面临着诸多的未知与阻碍,但在拥有超级高铁的世界,异地恋也可以像上下班通勤一样简单,着实令人着迷。

大脑里的“神奇宝贝区域”

去吧!皮卡丘!

图片来源于网络

童年的回忆挥之不去,或许是圆滚滚的皮卡丘,或许是在教室里永远找不到的那颗弹珠,对于超哥来说,是看到同桌把情书撕掉的斩钉截铁。

扯远了。

最近,发表在期刊《自然人类行为学》上的一篇文章显示,科学家戈麦斯教授通过“神奇宝贝实验”,发现了人脑中特殊的反映区域和机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数十名参与研究的志愿者被分成“神奇宝贝老玩家组”和“神奇宝贝新手组”——老玩家组都是小时候曾沉迷神奇宝贝游戏的成年人;而新手组则没有接触过神奇宝贝。

实验在给两组玩家轮番展示神奇宝贝和其他卡通人物图片的同时,用功能磁共振成像记录下了他们脑部的变化。

结果显示,儿时玩神奇宝贝的印迹还留在这些老玩家的大脑中:他们看到熟悉的神奇宝贝图片时,大脑中的视觉皮层枕颞沟比其他区域有更加强烈的反应,而对照组的非玩家则没有这种反应。

两组玩家脑活动的差异

图片来源:Jesse Gomez et al

这说明,人脑会对不同类型的视觉刺激做出不同反应,而这种反应也对应着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

如果频繁接触一种视觉刺激,大脑可能就会给识别它留下一个“专门的区域”,比如在一些志愿者的大脑里,甚至有专门识别明星的区域。

这不是戈麦斯教授第一次用神奇宝贝做实验了,接下来,他还准备用类似的方法测试人脑中是否有专门对具体声音做出反应的区域。好了,超哥已经在对面同事的脑子里看到易烊千玺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