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游客的暖心举动成泰媒口中"低素质" /

中国游客的暖心举动,成了泰媒口中的"低素质"

新闻失误中,最常见的两点——断章取义,过早定论。

近日,几家泰媒的不实报道,让做好事的中国游客被骂得狗血淋头。

泰媒标题:“中国游客丽贝岛抓海胆玩,最高罚款50000铢!”

事件早期,泰媒是这样报道的——

5月21日,泰国沙敦府丽贝岛上,一名中国游客抓了约3只海胆到沙滩上,并用木棍戳海胆玩弄,后才被丽贝岛志愿者工作人员发现并制止了该行为。

泰媒接着说:“虽说海胆可食用,但据泰国相关法律规定,若在海洋动物保护区抓海胆,属违法行为,将面临5000-50000铢罚款。”

“该行为屡禁不止,据丽贝岛1名志愿者透露,丽贝岛经常发生游客抓海胆事件,即使当地志愿者与泰国达鲁国家海洋公园工作人员共同合作照看,仍有抓海胆的游客未被发现。”

报道发出后,中国游客自然被贴上了破坏海洋资源的标签,当地网络中,一片口诛笔伐。

接着,沿着该不实报道的源头,当局的回应也偏了——

“在工作人员的提醒下,缺乏环保意识的中国游客将海胆放回了海中”

不实新闻发酵,沙敦府当局回应中国游客抓海胆事件

泰媒报道,5月22日,就泰国沙敦府丽贝岛中国游客抓海胆一事回应:

当局表示,因近期达鲁国家海洋公园关闭只有丽贝岛向外开放,导致大量游客涌入丽贝岛,当地海水下降让游客得以看见珊瑚、海胆及其他海洋生物,难免会发生游客伤害海洋水生物事件,但当局已在相关地点竖立警示牌与警示旗以作提醒,若有游客靠近工作人员也会上前告知。

此外,当局对游客的人身与财产安全方面的宣传保护也做出了相当的努力,无论是宣传册、宣传片当局都尽力向游客进行说明。至于中国游客抓海胆一事,当事人或许是对资源保护相关知识不够了解,度假村工作人员看到对其进行提醒后,对方也将海胆送回了海中。

事件反转!伤害海胆新闻不实!中国游客其实是在保护海洋!

泰媒报道,近日中国游客丽贝岛伤害海胆的新闻在国内外引起热议,新闻中的这群中国游客也被网友抨击谴责。

据5月23日最新消息,该事件发生后,丽贝岛旅游警察深入调查,对新闻中的这群中国游客做了笔录,并通知丽贝岛当地警察以及国家公园工作人员前来与中国游客会面,还请这群人前往警局作进一步询问调查。

据当事人(中国游客)透露,他们于5月20日下午14.00左右到达丽贝岛,在当地一家度假酒店入住后便出来散步,17.00左右在海滩上发现3个海胆就上前查看,但正好遇到2名泰国人上前阻止,他们便用拖鞋和树枝逐个将海胆放回海中,实际上并没有伤害海胆,是泰国网络媒体夸大事实掩盖真相,让中国游客蒙受不白之冤,希望工作人员能够澄清事实真相。

后经工作人员核实,他们愿意主动为中国游客做证,阐明他们并无伤害海胆的意图,新闻报道实际上夸大了事实。

丽贝岛当地警方将对刻意Po文掩盖事实、传播谣言、误导新闻者作进一步调查,此事不仅给游客及相关机构造成损失,还给泰国旅游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5月23日,开始有泰媒陆续发声——“真相公布:中国游客没有玩弄海胆!”

新闻背后

尽管中国游客被证实清白,但谣言已散,网络中的严厉讨伐、出口伤人,早已收不回了。

人手一台手机的时代,屏幕上推送的“中国游客蹂躏海胆,破坏环境”的有色标签,在当地滚动推送已达24小时。

那些看过这条不实新闻的读者,或者立马打字“一喷为快”的“键盘侠”,不知道能有多少。

更无法预料的是,警方澄清新闻发出前后,那些振振有词、反感游客素质的人是否能跟进反思,又或者,还在口口相传地互吐苦水——在他们熟悉的圈子里,用着他们的语言,向每一个他们认识的熟人批判道——

“那些外来者,是如何破坏他们家园的自然环境,是如何抢着他们地盘上的生意,又是如何在公共场所大吵大闹、拥拥挤挤……”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说的正是如此。

对于抹黑两国旅业形象的不良事件,人人监督抵制当然是明智正举,

毕竟,海洋资源有限,屡教不改的肆意妄为,也着实让人头疼,泰媒的抢先报道,警醒恶行,广而告之,也未尝不能理解。

只是,当清白之人遇上争议之事,请尊重他们解释的时间及机会。

谣言四起,无非是报道要争快慢所致。

事实真相,定不会因公道迟来而更改。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