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因收到好友的一条QQ消息,立马没了2万 /

因收到好友的一条QQ消息,女子立马没了2万

老生常谈的防诈骗,今天又来了一个新案例

大家要记住,微信、微博里的朋友,很可能就不是真朋友啊,骗你没商量

冒充“朋友”请求购买回国机票

2019年5月14日,家住三江的黄女士突然收到远在澳大利亚的好友的腾讯微博信息,对方称自己准备回国,但是买机票的钱在航空公司那边出了问题。需要黄女士联系一下航空公司票务处的欧经理,让其帮忙买下机票。钱会先打到黄女士的账户,然后黄女士再用这些钱帮“朋友”买机票。

很快对方就发给黄女士一个转账19800元的截图,对方解释说因为是跨境转账,所以要到第二天才能到账。那么“朋友”的转账记录在手,自己只是垫付一下机票钱而已,肯定没什么问题了。于是黄女士就往对方的提供的账户转了19800元。

第二天,黄女士打电话给朋友问她是否有回国时,朋友表示自己并没有回国,更没有购买回国的机票。朋友还说自己的微博账号昨日被盗了,第二天才找回来。这下黄女士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是遇到了骗子。

诈骗手段揭秘

1“潜伏”

诈骗团伙成员先通过互联网搜索目标对象(此类目标以出国旅游、留学生、在国外工作及华人华侨为主),再进入目标对象的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空间,收集掌握其生活习惯及朋友关系等信息。

2“变身”

接着使用一个新的新媒体号码,把头像、简介、空间等信息都复制成跟目标对象的信息一模一样;利用这个假冒的QQ号码,去添加目标对象的好友,如果添加成功,就冒充目标对象;或者更加简单粗暴——直接盗号。

3诈骗

谎称人在国外无法付款购买机票(以通讯不畅、银行卡无法支付等理由),委托受害人帮忙订机票,先向受害人提供预付金额转账记录及所谓“旅游公司”“航空公司”工作人员联系方式。让受害人帮忙代购机票,购票成功后,接着提供预付金额转账记录,让受害人接着帮忙购票。

4拉黑

一旦得逞,就马上将事主拉黑。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

保护好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介的个人隐私信息,一旦发现被人盗用,要及时通知亲朋友好友,避免亲朋好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骗子冒充熟人或者领导以借钱的名义实施诈骗。当接到亲朋好友涉及财、物的电话或短信后,更要多方核实。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