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黄奇帆一语中的 美舆论界现“反战”声 /

黄奇帆一语中的 美国舆论界出现“反战”的声音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升级,人们对特朗普必胜的信念也似乎有所动摇(图源:AP)

中美贸易战持续不下。北京时间6月20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中美经贸摩擦关键议题研讨会上表示,美国挑起贸易战是逆全球化、逆势而动的行为,损人不利己,最终将以失败告终。

这位被称为“政界奇才”的官员表示,事实上,95%以上增加的关税是由美国进口商承担的,成本压力最终会转嫁给美国民众。美国企业和民众意识到这种行为的不合适,要求美国政府停止加征关税的声音此起彼伏。

黄奇帆称,美国对华为等中国高技术企业封堵,固然会对中国企业带来损失,但美国高科技公司的市场20%到50%长期服务于和出口于中国市场,所以很可能中国企业还没死亡,美国企业先行死亡,因为市场份额少掉20%到50%,这个企业亏损、倒闭是避不可免。所以,贸易战没有赢家,只会带来一损俱损,双方鸡飞蛋打的局面。

彭博社6月19日引述知情人士报道,至少有5家美企高管计划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晤。美国科技公司戴尔、惠普、微软和英特尔发联合声明,反对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将笔记本和平板电脑列入对加关税名单。

中美贸易战风向开始转变,美国商界也请求特朗普政府与中国讲和。智库学者也出现反战声音,认为同中国打“新冷战”是错误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应同中国达成协议,否则就来不及了。

美国政治学者哈里斯(Peter Harris)近日在杂志《国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撰文说,同中国打新冷战是错误的,现在从边缘退回,恢复破裂的双边关系还为时不晚。

文章表示,数十年来中美两国的经济联系成为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被中国专家形容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但贸易战的爆发似乎已经动摇了这一维系中美关系长期平衡的压舱石。

美国经济学者鲁比尼(Nouriel Roubini)6月18日在《澳洲金融评论》撰文列出10个能够引发2020年美国和全球经济衰退的潜在因素,其中很多因素涉及美国,美国同中国,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战,还有限制移民,外国直接投资,技术转让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到全球供应链,从而加剧了滞胀威胁(慢增长伴随着通胀)。

6月18日,中美元首通话,表示双方将在G20峰会举行双边会晤,股票市场迅速反应,人民币、美股、原油市场顺势大涨。中美经贸第十一轮谈判遇挫之后,外界对于即将在日本举行的G20峰会上,中美就经贸问题达成重要共识的预期普遍下跌,本次通话,奠定了双方平等解决问题的基调。

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或将在重压之下做出必要妥协。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陆伯彬(Robert Ross)在接受多维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很难预测特朗普接下来的决定,但不排除他会在选举的政治压力之下,做出让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