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为什么垃圾分类被美国人民抛弃?因为 /

垃圾分类被美国人民抛弃?因为是个伤财的骗局

先翻译一篇檄文,来自美国最大的环保组织塞拉社:你没法回收垃圾!该文副标题是:中国不再需要我们的垃圾了,干得漂亮!然后,咱们心平气和地说下垃圾分类的科普:

以前中国和别的发展中国家

都有进口洋垃圾的现象

试想一下

如果发达国家真的在搞垃圾分类

很好滴回收和分解了垃圾

并以此对地球和经济产生了良好作用

那为什么会把宝贝甩给穷国

真是因为国际主义精神吗

SIERRA

近三十年来

你家的垃圾箱里藏着一个肮脏的秘密

你每天放进去的一半塑料

和大部分废纸

并没有送到美国当地的回收中心

而是

被塞进了巨大的集装箱货船里

然后扔给了中国

大约在1992年

美国的各大城市和垃圾公司

开始将他们最污最不值钱的那些玩意

转移到急需原材料的中国

在那里

混在一起的纸袋和塑料袋

在最宽松的环境控制下被处理

其中

大部分剩余物只是简单的倾倒

冲下河流

以充当海洋塑料污染的危机源

与此同时

美国曾经强大的垃圾分类

所谓的清洁和回收能力也在恶化

为什么

美国非要投资昂贵的技术和劳动力呢

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很容易就被打包到中国了不是吗

然后

在2018年

作为国内打击严重污染政策的一部分

中国禁止了进口肮脏的外国垃圾

而在美国

这一行动竟被一些媒体描述为侵略行为

是的

中国政策的变动导致了

大量肮脏的垃圾

当然它们也是劣质可回收材料

开始堆积在美国各地港口和仓库

城市和小镇开始提高垃圾处理费用

或削减回收计划

回收站的宣传单标题写着

回收已死或回收危机

death of recycling

recycling crisis

许多美国民众都不知情

为何一夜之间美国回收站都停摆了

因为中国宣布不再接收洋垃圾

美国必须直面这些垃圾

于是美好的回收利用神话破灭了

但是

与此同时一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美国塑料回收协会主席

史蒂夫亚历山大

Steve Alexander

对媒体说

在循环利用事业被送往墓地的路上

中国

决定停止充当世界垃圾加工厂

迫使全世界面临一个迟来的清算

并引发了一场世界性运动

它解决了一个不正常的行业

因为整个环境危机的叙述是错误的

中国没有破坏回收利用事业

而它使我们有机会

开始在我们需要的基础设施上

进行投资了

以便未来做得更好

俄勒冈环境质量部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的高级政策分析师

环境与回收科研专家

大卫 阿拉维

David Allaway

补充道

我们正在进行的这项研究表明

不惜任何代价追求循环利用

造成的生态弊端

是骇人听闻的

参见当循环利用不值得时第1页第29行

中国终于在做负责任的事情了

它迫使相关行业

重建其正确的判定能力

并像以前一样专注于产品的质量

且将其广泛推广了

科学认知垃圾分类产业

为了能让习惯了政治口号的人们

冷静下来反思一下

我在这儿先问几个问题

然后再分析垃圾分类的科学质疑

一袋常见的垃圾里

可能含有上万种化合物

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化合物中

至少有上千种物质需要专业人士来辨认

人工智能现在根本帮不上忙

以下几个问题涉及到化合物回收利用

首先是伦理

然后基于社会现状和产业结构

如果你带女友去吃大餐

你愿意告诉她锅里的油是回收利用的

俗语称为地沟油的辅材吗

如果你送给母亲一本装订精美的书

愿意告诉她这是用回收卫生纸

生产的再利用品印刷的吗

如果你送给女儿一份生日礼物

愿意告诉她这些玩具全是由废旧塑料

再加工而成的吗

如果为夫人挑选了一款新空调

能接受里边的电子元器件

都是从废旧电器上回收下来的么

如果送给老师一款纪念品

愿意告诉她这些工艺品的源材料

全都来自再生化合物么

如果家居设计师告诉你

他为你的新家装饰挑选的材料

几乎全是废旧材料回收再利用合成的

你会为了地球欣然接受吗

面对这几个很日常的小问题,我想大多数正常人应该都会说不。在垃圾回收需要海量昂贵的人工成本,且在回收利用后产品的品质不一定能与新材质产品媲美,造价也并不便宜的情况下,这类产业的链条真的能健康地建立起来么?抛开政治因素,仅从投资和获利角度,到底是生产线大规模生产新商品更效率呢?还是使用大量人工去挑选旧物品来改造更经济呢?

在中国

一辆报废的汽车或是旧电脑

居然是可以卖钱的

而在发达国家

这些玩意是需要花钱请人处理的

别的废物垃圾先不说

光汽车的拆解和废料分类就极其复杂

需要海量的专业人才和

特殊的设备

而且还需要专业场地

这都是赤裸裸的成本啊

稍微有一点点经营经验或能力的人

都能看出在逐渐衰老的社会

这种穷尽人力资源的手工分类

很不划算

而且往往也很不健康

再说说有机化合物吧

热衷于喊口号的

左派政治家们可能永远不可能明白

一袋垃圾中有多少种有机化合物

而且

哪怕是挑选出其中的所谓塑料

用昂贵的人工将其洗干净

那么塑料本身就可分为几十类之多

常见的都有七大类

有的很容易回收利用

而有的根本就不能被利用

根本就不是每种塑料都能被再加工

糟糕的是

哪怕是有机化学专业的毕业生

也很难分清市面上这些塑料的种类

更难以判定可回收性

下图是英语世界的塑料回收分类

你能看明白它们之间的区别么

平心而论

无论你是个美国人还是中国人

有机化学没学到一定程度

你能一口气把这些塑料分好类么

明明是专业人士才能做的事

如果要求普通市民去做

是不是哪儿不太对呢

而如果市民们因为不够专业

而大量地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放错

是不是到头来还得花费人工去重新挑选

那么强迫市民分类的意义在哪呢

更糟糕的是

许多热心网友会去跟踪垃圾车

他们发现已经分好类的垃圾

依然被放入同一个垃圾车里边混合

然后倾倒在同一个地方

因为回收领域并没有那么多人力资源

对市民们每天产出的海量垃圾

进行整理和加工

通过长期观察

美国市民们逐渐对这个事业

失去了兴趣

那么

某些依靠严刑峻法强推政策的亚洲国家

真能够做得更好么

其实

这方面哪怕是新加坡也做得很糟

以下截图是英国路透社讽刺新加坡的文

上海也出现类似情况

2019年7月1日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开始强制施行

新办法要求市民将垃圾

分为可回收 有害 湿垃圾和干垃圾

4个比较尴尬的类别

个人如果混合投放垃圾要被罚200元

单位混装混运

最高可罚50000元

是的

据我所知已经有朋友被罚款了

然而上海市民却拍到这样的画面

不同垃圾箱的垃圾倒进了同一个垃圾车

这让已经被罚的人们

情何以堪啊

一个每天产出海量垃圾的

国际大都市

它的附近并没有出现

或存在过

与垃圾分类和回收相关的巨大产业链

那么

市民们辛苦分好了类的垃圾

真的会进入产业循环么

也许

最终上海会沦为和美国一样

把市民们默默分好类的垃圾出口给别国

然后告诉市民们

他们是好样的他们的辛苦没白费

最近关于上海垃圾问题的英语报道

突然多起来了

看来上海还是挺受关注的

不愧是国际大都市

说到垃圾分类,有人总是拿精致的日本出来说事,其实,你要真是了解日本老百姓,以及日本人中对“这类精细而愚蠢的举国体制”的抱怨,你就该明白,这不过是40年前极左政府搞出来坑老百姓的,然而,作为一个特别能隐忍的民族,日本人将这个政策执行的看起来很到位,就像他们当年听信号召,把全国的朱鹮杀灭得一只不剩一样。这都是Industrious民族经常犯的错。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