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赢得香港民心 北京加速“第五个现代化” /

赢得香港民心 北京应加速落地“第五个现代化”

香港爆发规模空前的反修例游行,甚至发生攻击占领立法会的违法暴力事件,显然,香港病了。香港的病与大陆有没有关系?客观的说,有关系,大陆在其中扮演不可忽视角色。虽然此次香港事件是由各种复杂的因素造成的,深层内因是香港经济民生问题,但必须承认,港人对大陆司法公信力乃至治理体系存在不信任感,是导致香港市民大规模上街的一个重要动因。

讳疾忌医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疾病”更加恶化。所以,本着解决问题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认识、解决大陆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此类问题对香港市民造成的负面影响,对化解港人的疑虑和担忧,确有助益。习近平说过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可谓点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通路。

第五个现代化缺失 不利团结港人

不必讳言,今天的大陆还缺乏对港人的人文吸引力和道德感召力。经济上,大陆经过40年的发展确实取得了突出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排名由140位左右跃升到70位左右,进步巨大。也正是因为大陆经济崛起,不少港人到大陆工作、创业,陆港两地往来、交流变得更加紧密。大陆开始对香港形成吸引力,这无疑是有利于两地融合发展的好事。

不过,事有两面,在大陆经济上开始吸引香港的同时,政治上、文化上和社会治理层面双方存在的反差仍然存在,甚至有些被放大的负面个案,如刘晓波案、铜锣湾书店案,还在拉大差距,加大了香港人对大陆的排斥力。一方面吸引,一方面排斥,这种既不想融合,又不得不融合的拉锯局面,无疑加剧了港人的焦虑和对抗心态,让香港社会在理性和非理性的边缘徘徊。

客观说,由于香港被英国统治150多年,它接受的是西方自由民主的价值体系,加之港人普遍存在的“恐共”心理,造成许多港人害怕与大陆靠得太近。以前大陆经济没有崛起,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大陆推行改革开放的香港,反而因为优越感,有一种自主的舒适与自在。现在随着大陆经济日益崛起,对香港的冲击力增强,港人感觉自己的自主能力变弱,有被大陆逐步掌控的危机,许多港人在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和“恐共”心理的驱使下难免有一种本能的抗拒。

那么,为什么许多港人对大陆感到疑虑和恐惧?除了香港自身偏见和意识形态认知的原因之外,大陆亦有授人以柄的原因。虽然大陆在经济方面进步很大,但在政治和社会治理层面仍有很多问题,还没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多维称之为“第五个现代化”。

政治和社会治理文明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社会问题和政治事件多发,自然让香港对大陆产生不良观感。如影响比较大的2008年毒奶粉事件,它不仅暴露了大陆的食品安全问题,更对香港造成直接冲击。因为此后几年无数大陆人到香港抢购奶粉,造成香港一度出现奶粉短缺状况,影响港人自身生活,甚至2013年香港还出台了奶粉限购令。此后大陆又接连曝出地沟油、毒馒头、问题疫苗、雾霾围城等一系列负面事件,港人对大陆观感不佳,可以想象。

更让许多香港人耿耿于怀的是,近些年大陆发生多起政治事件——不断给大陆贴上专制、落后的标签,港人对大陆的好感度越来越低。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从2010年起持续多年的艾未未事件,2011年爆发的广东乌坎事件、2012年发生的陈光诚事件、李旺阳事件,以及刘晓波事件等。几乎可以肯定,以上所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恶化了大陆司法公信力乃至整个治理体系在港人心中的形象。如果说以上发生于大陆的事件只是让香港人无奈和气愤,2015年发生的与香港有关的铜锣湾书店事件,则让香港人感到了真实的恐惧,担忧“随时可能被绑架”。

回归20多年,港人与大陆的心理距离没有拉近,甚至越来越远,大陆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反思自己的不足。古语说,得民心者得天下,现在依然如此。如何得民心?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习近平一直强调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大陆政体建立现代化治理体系,大陆公务员变得文明、廉能、高效、依法执政,大陆社会因此变成一个富裕、和谐、文明、法治、自由、美丽的新社会,香港人还有什么理由抗拒大陆呢?大陆变好,陆港两地实现和谐互动,香港才能变得更好。台湾问题虽与香港不同,但大陆进步的民心吸引效应大体也是如此。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