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印度人:已无法忍受没中国制造的日子 /

印度人:已无法忍受没中国制造的日子

印度由于国内和全球需求低迷以及私人投资增长缓慢,1月至3月印度的季度GDP增长放缓至五年来的最低点5.8%。

比如,据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SIAM)在8月15日公布的行业数据显示,7月份汽车经销商的乘用车销量较上年同期下降30.9%,连续第九个月出现下滑,是自2000年12月以来的最大降幅。 由于印度汽车销量持续大幅下滑,汽车行业面临20年来最严重的危机,印度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日前警告说,如果汽车销量继续萎缩,可能会导致近100万人失业。

日本汽车制造商铃木在印度的相关负责人8月16日表示,印度工厂3000多名临时工的合同没有续签。截至7月份,铃木在印度的合资公司已经连续6个月销量负增长,其中7月销量同比暴跌33.5%,近期有300家经销商关闭,这标志着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信用评级机构惠誉表示今年以来印度央行的两次降息不足以“解决印度经济陷入断崖式下跌的困境 ”,因为印度的主要银行热衷于保护利润,积累了高额的不良贷款,估计接近1500亿美元,使得印度的影子银行陷入困境。

高盛表示,尽管印度在经济增长和通胀方面取得了进展,但经济面临的一些重大挑战包括投资疲软,货币服务经济能力不强以及商品税收入缓慢,对此,彭博社近日报道称,在过去的六个月里,印度的经济活动明显放缓,因它开始于汽车和一些耐用品销售的放缓,并向多领域蔓延。

印度央行数据显示,截止6月,印度外储仅约为4017.76亿美元,较4月的4260.28亿美元最高值大跌了近250亿美元,另据《经济学人》杂志近日报道,仅截至2018年底,印度公共债务增加了近1.4万亿卢比,达到83.4万亿卢比(约1.19万亿美元),这也意味着这一数值达到了该国外储的2.5倍以上。

这在全球经济放缓和碎片化的经济趋势抬升之际,特别当低外储遇到高外债时,印度经济陷入货币的脆弱模式的玻璃之国则在所难免,偏低的外储使得该国抵御各种经济风险的能力显得十分脆弱,而这也可能是罗杰斯重新发出“狙击印度经济”号令的部分原因。

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美元储备货币的垄断性地位,美联储每一次货币松紧举措,都将牵动着全球多个市场的经济走势,说到底,这更像是美元精心炮制了收割这些市场投资者财富的过程,也是美国经济将每年近万亿美元赤字风险转嫁给多国市场的进程,因为多年来这些市场凭借着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快速膨胀,养成了对短期便宜美元融资的依赖。

正是在这些背景下,我们注意到,尽管近二年以来,印度取得了亮眼的指数增长,但依然还是没有逃脱掉美元的侵袭,这势必会影响这些国家本已脆弱的财政收入和国际账目收支平衡,如果无法解决美元陷阱,可能接下去的经济会出现倒退,对此,印度前央行行长l也在3月发表公开信称,在美元的围攻之下,印度已经应付不来了。

事实上,经济学家们一直在对印度市场发出警告和提醒,美元的债务陷阱将会导致一些外储薄弱,结构性赤字和通胀高企的经济市场一夜之间陷入困境,正基于此,华尔街投资大鳄罗杰斯再次向市场重新发出狙击印度的号令,并批评印度经济部门和央行在面对债务上升及贸易失衡问题时接连犯错,称他们根本不懂经济。

对此,加拿大皇家银行曾指出,这就使得印度经济放缓的景象或进一步加剧,尤如一些经济学家近期不断质疑印度经济数据存在造假可能一样,这也意味着,印度经济奇迹的骗局或正在被揭穿,目前事情有了最新进展。

根据印度前财政部首席经济顾问Arvind Subramanian在6月撰写的一份报告重新引发了围绕印度GDP计算的争议,该报告认为,过去几年中,印度经济极不可能保持7.2%至7.5%的高增长率。

他们认为,实际增长率很可能接近5-5.5%,而被高估的一种解释可能是GDP统计方法在2011-2012年经修改后不能准确衡量经济放缓期间的增长,他们的分析表明,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部门,如贸易和运输对GDP被高估的贡献最大。

根据印度政府8月初发布的工业生产指数数据,受矿业和制造业增长放缓的拖累,5月份印度的工业产出已经放缓至3.1%,今年6月,出口量已经降至41个月的低点250亿美元。

另外,上个季度的新投资项目也比去年同期减少了87%,跌至15年来的最低点,现在,印度的资本投资信心指数是所有公布数据的经济体中最弱的国家之一,并随着大型企业开始感受到压力,这个问题正在凸显出来,印度经济或将遭全球做空的风险正在加大。

事实上,读者朋友们都知道,印度在制造业方面没有良好的声誉,就连印度人自己也看不起本国产品。比如,一位不愿具名的印度灯具销售商向《印度消费网》表示:如果能在印度采购到价廉物美质量好的货物,为何还要从国外进口,但问题是,我找不到这样的渠道。

另据印度斯坦时报援引印度一家在线调查机构的报告显示,在面临同类商品时,接受调查的8973名印度消费者中,83%的人青睐购买中国产品,而非印度商品,报告称,印度消费者表示在同类商品中,印度制造的产品价格高昂,而同类的中国产品的价格最有优势、质量也不错。他们称,我们已经无法忍受没有中国制造的日子。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19-08-22 14:23
    您已点过赞
    本帖最后由 griffiel 于 2019-8-22 14:28 编辑

    LZ醒醒吧,了解下什么叫highly cited paper/researchers。
    https://www.prnewswire.com/in/ne ... heir-701313371.html

    The United States
    is home to the highest number of HCRs, with 2,639 authors. The
    United Kingdom
    boasts 546.
    China
    (mainland) is gaining fast with 482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