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8岁女孩被父亲残杀 母亲就在门外听着 /

8岁女孩被父亲残杀 母亲就在门外听着

女儿凄惨地哀叫:“不要啊,爸爸”。

英国镜报近日重新揭露了一则家庭暴力谋杀案,死者是一名年仅8岁的可爱小姑娘,而凶手则是她的父亲。

2018年,8岁的麦莉·比林汉姆(Mylee Billingham)被自己的生父锁在屋内,乱刀捅死。

最惨绝人寰的是,当时她的母亲就被反锁在门外,无法入内援救,只能一边颤抖着拨打报警电话,一边生生听着自己的女儿凄惨地哀叫:“不要啊,爸爸”。

而她的畜牲父亲,56岁的比林汉姆,就这样一刀一刀,捅死了自己的女儿。

凶手比林汉姆

之所以重提这桩去年的惨案,是因为镜报近日做了一项调,像麦莉这样死于家暴的孩子,在英国有63个,他们都在与有家暴行为的父母独处时被害的。

英国1989年颁布的《儿童法》旨在确保儿童的福利。但没有明确禁止有暴力犯罪、性犯罪或虐待儿童的罪犯不受监视地探视子女的权利。即使夫妻离异,家暴的一方也有权利在不受监视的情况下,探视子女,与他们独处。

这样的法律,使得许多孩子难以逃脱家暴父母的魔爪,甚至像麦莉那样被残杀。

最可恶的是,即使是在杀害了麦莉被捕入狱后,比林汉姆还坚持自己对另外两个女儿的抚养权。这意味着他有权定期探视两个女儿,在医疗和教育方面有发言权。如果女孩们的母亲特蕾西(Tracy)要带女儿出去度假,还需要经过这个恶魔男人的同意。

“杀了亲生女的人怎么还能有抚养权?他怎么可能知道什么对孩子是好的?”特雷西悲痛地说。

麦莉的母亲特蕾西

因此,她决定站出来,以死去女儿的名义发起活动,要求英国当局取消被判有重罪的人的父母监护权。特雷西的大女儿已经14岁,在经历妹妹惨死的悲剧后,提出更改自己姓氏的申请,拒绝与恶魔父亲有一丝关系。

加拿大离异父亲 生日当天残杀女儿

加拿大也有孩子在父母离异后,被亲生父亲杀死的案例。

今年情人节当晚,多伦多11岁的女孩拉库马(Riya Rajkumar)被父亲绑架杀害。最令人发指的是,当天是这个女孩的生日。

拉库马的父母离异,她随母亲居住,但是父亲有试探权。生日当天,她的父亲鲁帕什表示要为她过生日,下午就把女孩接走,但到了说好应该送女孩回来的晚上6点半,两个人都没有出现。

晚上7点,女孩母亲报警。警方搜索无果后,发出了安珀警报(Amber Alert),但遗憾的是,第二天,还是传来了女孩被害的消息…… 而亲手杀了她的父亲,事后自行了断,也死在了医院。

离异家庭孩子 变成父母泄愤工具

大多数国家的法律认为,孩子应该有父母双亲的监护和扶养。BC省家庭法指出,家长分居后,除非另有协议或者法庭令取消家长的监护人资格,父母双方仍然都是孩子的监护人。

而且,法庭在判断任何关于监护人、监护权、抚养责任、亲子时间等问题时,永远是把孩子的最大利益摆在第一位,客观、全方位地分析如何决定才是对孩子最有利益的。

这样的规定没有问题,也确实令许多离异家庭的孩子能在父母的关心下继续健康成长。但是,如何考量孩子的利益?孩子有机会吐露心声吗?敢吐露吗?

小编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情况,一位本地的日本妈妈,与白人丈夫离婚后,带着女儿在南温的Marine Dr附近租地下室住,前夫则与新女友住在温哥华downtown。由于夫妻俩各保有一半监护权,因此女孩一周住在妈妈这里,一周去爸爸家。

但是,女孩就读的中学位于南温,因此住在downtown的时候上学十分辛苦。爸爸虽然偶尔接送,但十分不情愿,常在女儿面前抱怨,也时常对女儿说前妻的不是。父亲的新女友更是不给这个女孩好眼色看。回到母亲家里,女孩也要忍受母亲对父亲的各种埋怨、咒骂。

夫妻彼此怨恨,对女儿的占有,只是为了将女儿培养成自己的战友,对方的敌人。而在这种环境下,女孩整日郁郁寡欢,无法与人正常交流,总是一个人默默背着书包,不是在去母亲家的路上,就是在去父亲家的路上,没有一个是真正关心她的家。

那些被家暴父母杀害的孩子,或许是极端的个例,但是还有多少离异家庭孩子,被迫去见父亲或者母亲,承受着巨大的言语攻击甚至家庭暴力?法律如何保护他们的身心?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