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香港正在自残 陷入不知如何收场的尴尬 /

香港正在自残 陷入不知如何收场的自我尴尬…

香港民众因为反对修订《逃犯条例》所引起的一连串抗议事件,从6月9日至今已经近三个月,示威者提出撤回《逃犯条例》、撤回“暴动”定性、释放被捕人士、成立调查委员会调查警队是否有滥用职权、重启真普选等五大诉求,强调“五大诉求,缺一不可”。

香港抗议现在怎么落幕,连同情示威者的香港民众及泛民派,恐怕都想不到方法。事情演变到今天,香港与中国大陆已经极其对立,香港民意认为政府从未回应民众诉求,政府高高在上、骄傲地指责抗议民众或激进年轻人,殊不知是谁把香港青年逼成这样;港府则考量,现在若回应任一诉求,只怕民众不会解读为善意,而会解读为“街头运动果然有用”,会后患无穷。

大陆这厢则更有趣。若仔细回想,在2017、2018年时中共在网络舆论基本被民众大力批评,甚至有学者担忧中共陷入“塔西陀陷阱”(指政府失去公信力,无论做什么都会被民众抨击)。结果香港抗议一出,完全凝聚了大陆内部上下的民族主义,此刻谁还指责中共?

无论北京政府要不要“介入”香港,此刻大陆民众在香港议题上态度出奇得一致与团结。

香港抗议自一开始,香港社会和大陆社会就是一明显的断层,大陆社会的认知是,作为“特别行政区”的香港享受了各种“中央给的好资源”,大陆民众认为“香港是同胞,过去要什么给什么,要钱给钱,该给的都给了,为什么还要闹”;香港社会当然又是另一番解读。

事态演变至今,中共明显期望“港府能化解香港此次危机”,除非出现意外不然不想介入香港,否则更是破坏“一国两制”。大陆主流声音则情绪化地认为“香港继续闹吧,反正香港人打香港人,关我何事”。所以现在一切的根源又回到香港自身──什么时候,香港媒体会开始呼吁“抚平伤痕,寻找共识”?什么时候,香港社会能真正凝聚“和理非”,对激进者说不?

什么时候,香港多数人能真正意识到“香港现在在自残,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可以明显观察到,近期香港舆论开始些微转变。同情年轻人、同情激进示威者是主流,但与此同时“想劝年轻人别暴力、别影响机场和交通的运行”也是主流,甚至有泛民派人士在媒体上无奈地表示,现在(香港)年轻人也不听劝,也不能说示威者的诉求错。言下之意就是──香港正在自残,大家都知道,但我们也不能说抗议者是错的,所以没办法。北京不做什么、香港政府不做什么,我们又能如何?

香港抗议,从过去的“我就是正义的”演变到今天“知道有些事情过火了,但也没办法”,民意陷入了一个自我尴尬、不知如何收场的时期。香港媒体亢奋依旧,香港社会开始出现“抗议别妨碍市民日常生活”的声音,香港“民主人士”内心焦灼、无力却又不知如何解开这团结。

都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有泛民以此话呼吁港府和北京,但从旁观者角度而言,北京更可能按兵不动,港府则在其中尴尬不已。

要“解铃”,香港需要联合多数和理非、与港府商谈,找寻共识。但看着现在仍在制造对立的部分香港媒体,抚平伤痕,除非香港的多数民意展现决心,不然能怎么做呢?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