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林郑月娥大嘴惹祸,港民们该如何应对 /

林郑月娥大嘴惹祸,港民见好就收还是乘胜追击

9月2日,路透社公开一段香港特首林郑月娥闭门会晤商界的24分钟录音。3名参与会议的人士证实,林郑在这场历时一个半小时的会议上发表过讲话。林郑在录音中说,如果她有选择权的话,她会“深深道歉”,然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辞职”。但第二天突然风云突变,林郑在回应传媒提问时说,她有信心与政府官员帮助香港走出目前的困局,不存在自己想辞职但不能辞的矛盾。香港局势真可谓波谲云诡,变化万千。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先说说林郑录音的事。林郑在录音中说了些什么呢?

林郑说了以下内容:

一是,对引发政治危机自责,想辞职,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林郑在录音中表示:“作为行政长官,这件事对香港造成了巨大破坏是不能原谅的。”“如果我能选择,第一件事就是辞职。”反送中事件已经影响到她的正常生活。不能逛街、不能去商场和发廊,因为每次外出,自己的行踪就会在Telegram和“连登网”被传开。她说:“你可以预计,有一大群身穿黑衣、戴上黑色口罩的年轻人在等我。”

二是,夹在市民和北京之间,回旋空间很小。林郑指出:“我相信很多人都觉得,我肯定有一个解决方案,一个政治解决方案。但我必须告诉你们,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一旦问题升级到国家层面,达到某种主权和安全层级,更不用说世界两大经济体正处于这种前所未有的紧张局势之中,很不幸的是,根据宪法要为两位主人服务的香港特首,也就是同时为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人服务,这种情况下特首能在政治上回旋的空间是非常、非常有限的。”

三是,北京不急于平息香港局势。林郑说,北京政府没有要求香港政府在10月1日前解决问题,北京准备让示威活动自己冷却,这样意味着香港经济会受创,包括旅客减少以及公司上市等资本流入减弱等。短期内,她看不到香港问题的解决方案。

四是,北京无意动用军队镇压。林郑说,北京“绝对没有计划”派解放军平息示威浪潮。北京意识到派遣军队进入香港平息示威,可能会损及中国声誉:“他们知道代价太大。”

应该说,林郑的录音披露的信息量很大,这段纠结无奈的独白,让我们看到了港府和北京在处理反送中运动中的真实心态。简单说,港府已疲于应付,身处港民和北京之间的林郑两头受气。北京当局希望通过高压和拖延,让这场抗议事件自己平息,并没有武力介入的计划。北京很在意正在与美国发生的贸易冲突,担心武力镇压会带来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林郑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她的话流露出她的真实想法,但会激怒北京,应该说林郑口无遮拦的录音闯了祸。

接着,我们再说说林郑第二天极力否定辞职的事。林郑月娥在星期二召开的记者会上表示,她对于录音流出感到十分失望,因为她参加的是个非常私人而且不公开的聚会。林郑说:“我从来没有向中央人民政府请辞。我甚至都没有考虑过跟中央人民政府讨论请辞。”林郑说,请辞是容易的选项,但她选择留下处理问题。香港是个法治社会,目前的纠纷可以使用法治的手段处理。目前香港社会有许多对立,她需要建立沟通对话的平台,而且不只是与年轻人对话,也要跟香港各界、各阶层、不同背景、不同政治立场的人,耐心对话。林郑说:“没有提出请辞的原因是,我仍然认为我可以带领我的团队,帮助香港走出困局,所以并不存在,我自己很想辞职但不能辞职这样的矛盾。当然你可以想象,在规模如此大的冲突当中,我作为香港的行政长官,经历了一定的心路历程,在私人聚会分享个人心路历程,尽管我个人情绪有很大波动,最终决定还是以香港市民,以及我能否帮助香港走出困局为最重要考虑点。”

同日,港澳办举行关于香港局势的发布会。发言人杨光批评少数人的暴力行为已超出反修例目的。他说“少数暴徒用他们的违法犯罪行为,向世界表明他们的目的,他们的矛头所向已经与修例无关。他们心甘情愿,充当外部势力和反中乱港的马前卒,不惜作出暴力违法的恶行,目的就在于搞乱香港、瘫痪特区政府,进而夺取特区的管治权,从而把香港变成一个独立或半独立的政治实体,挟‘高度自治,港人治港’之名,行完全自治对抗中央之实,最终是‘一国两制’名存实亡。”港澳办的发布会显然是为呼应林郑的表态,表明中央坚定的态度,平息她的大嘴巴惹的祸。

如何看待林郑态度的改变和香港局势?

第一,林郑否认自己提出辞职是事实吗?

我认为,林郑录音里所表述的辞职愿望是真实的,因为香港毕竟不同于中国,中国或许擅自辞职会带来牢狱之灾,但在法治社会行政官员辞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林郑为什么要否认自己辞职呢?民主党立法会议员林卓廷指出:“如果林郑月娥没有自主权选择自己辞职,这就显示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赤裸裸的谎言,连特首自己是否留任也没有自主权,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又从何说起呢?”也就是说,林郑不辞职是不愿让局势演变得更加复杂和失控,同时,她也相信随着北京的不断高压和示威活动的延续,香港市民情绪会渐渐平息下来。

第二,中共对香港反送中运动无计可施

林郑的录音反映出北京应对反送中运动的失败。其理由为:一、港府已经疲于应对,态度消极,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只是北京的蛮横不同意让步。香港是个法治、开放、知识化的城市,其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地位使北京投鼠忌器。其无大台抗争模式,一扫过去单一的游行集会抗争的阴霾,揭开了香港社会运动波澜壮阔的新一页。不合作运动丶政治性罢工罢课罢市丶资金众筹、海外连侬墙、刊登广告等抗争手法,令人耳目一新。针对中共而言,我们可以说,香港抗争是一场民主、自治对独裁专制的抗争;是一场青年人对老年人的抗争;是一场新知识对旧知识的抗争;是一场文明对野蛮的抗争。北京对香港抗争活动感到束手无策,除了恐吓威胁、舆论污名化外,只有实施被动的拖延战术。总之,面对香港市民如火如荼的人民战争,北京越来越被动,正在陷于深不可测的汪洋大海之中。

第三,见好就收还是乘胜追击?

香港“反送中”运动是北京自1989年天安门事件后最大的政治危机,习近平年初对黑天鹅和灰犀牛严防死守,也没逃出“逢九必变”的历史周期律。香港市民从反对修订《逃犯条例》,已衍伸为5大诉求,撤回条例、撤销对示威者检控、撤回暴动定性、设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双真普选。目前抗议活动已近3个月,至今已经有超过1000人被捕,双方尚无和解的迹象。香港市民是见好就收还是乘胜追击的确是一个考量政治智慧的问题。面对香港危局,驻北京亲共媒体多维网发表了一篇题为《拔出“政改”这根刺》的文章,尽管从表面上看是为了安抚香港市民,为中共洗地,但我们从中也读出了不同寻常的味道。文章说:“《基本法》写明了香港特首和立法会议员最终会由“普及而平等”的选举方式产生,也即双普选是《基本法》明确给予香港的一项法定权益,而帮助、引导香港尽快实现双普选,则是北京对香港的宪制承诺。北京应尽快将政改之事再提上治港议程,及早把这一宪制任务落到实处,帮香港尽快将双普选这根“刺”彻底拔除,以此真正消除社会的疑虑和焦虑,满足港人心中的这份最大期待。只有这样,并结合其它治港策略调整,香港才能真正恢复平静,民心才能真正趋向安定。

该篇文章如果来自中共高层的授意,我们可以解读出北京将在四中全会后让步信息;如果该文章来自中共不同派系的观点,我们可以感触中共高层撕裂的声音。香港市民应该见好就收还是乘胜追击呢?还是让香港市民自己做出选择。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