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林郑撤修例 救火队长王岐山的手笔 /

林郑撤修例 救火队长王岐山的手笔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宣布撤回逃犯条例,之前又有她忏悔谈话录音泄漏,引发外界对其动机和原因的各种猜测。有人认为,林郑是故意派人放风,让中央"背锅",以求自己摆脱责任,撤例也是她为救自己的反叛之举。但一向对中央亦步亦趋的林郑,应不会如此大胆,打定主意要抛开中央自保,不惜与北京撕破脸。她这些举动可能是北京为解决香港危机的步骤之一。此前,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到广东调研视察,被指肩负为习近平解决香港事件的使命,而林郑的作为大有可能是王岐山此行的结果之一。

8月29日至31日,王岐山到广东考察"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义上是鉴赏古代书法和绘画,但坊间不相信这是他此行真正目的。香港紧张局势升级,被称为"救火队长"的王岐山南下考察,不排除有为中央和港府寻求解决方案的用意。

有分析认为,敏感时刻王岐山南行,可能是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前往第一线,就近观察掌握情势,把习的意见传达给香港政府。王岐山被视为习近平最信任的左右手,曾协助处理广东金融风波、北京SARS、反腐败风暴等棘手问题。王与广东省渊源很深,1997年底,出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在亚洲金融风暴下,王岐山协助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处理广信、粤海等国企资不抵债事件,展露危机处理能力。

而王岐山南行不久,林郑月娥内部讲话录音即"泄漏",紧接着林郑宣布撤回逃犯条例,让外界产生联想。目前还不清楚,王岐山此行是否在广东逗留期间会见林郑月娥。另有消息称, 8月下旬,北戴河会议结束后约十天,外界传言,北京要在9月13日中秋节前"解决香港问题";至于怎么解决却没有下文。消息还说,撤回引渡条例的呼吁必然来自北戴河会议, 且是应党内元老们要求产生。

据称,前国家主席江泽民、胡锦涛,前总理朱镕基、温家宝等参加前总理李鹏葬礼后,也参加北戴河会议,香港骚乱是其间关切的问题。林郑宣布撤例后,有分析指出林郑的动作是北京决定,而不是她个人擅自妄为。

林郑在私下场合说,北京对解决香港问题没有时间表,也没有计划出动解放军。北京不得不做出不愿意做的让步,是因为:一、香港人抗争不止,港府难以平息乱局;二、中共利益集团左右得失权衡,不愿让香港因中央直接干预而失去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经贸优势不保,让藏富于香港的中共权贵和官员们失去在香港的利益;三、美国对中国极限施压,如美国国会提出"香港人权民主法案"等,西方国家强烈关注事态发展;四、中央和港府的权宜之计,让一步看一步,视反对派态度而动。

另外,虽然北京有驻扎在香港的驻军 ,在香港边境有武警部队,但如派遣军队,中国将付出很高经济代价。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长已因与美国贸易战影响而失去动力,香港变得不那么重要。而对香港如采军事行动,将让中国落入竞争对手之手。再者,中共建政70周年庆典前,习近平也选择了实质而不是外表,即使退让意味失去面子。

但中央对香港基本策略并未改变,即:政治解决优先(如支持林郑四项建议,通过对话化解争端),直接干预备用,即如果政治解决失败,不排除宣布紧急状态,出动驻军和武警。正如国务院港澳办和总理李克强所说:中国坚定不移维护"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止暴制乱,恢复秩序;"中央决不会允许香港乱局无休止地持续下去,如果香港局势进一步恶化,演变成为特区政府不能控制的危及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动乱,中央也决不会坐视不理。"

归结讲,林郑撤回修例,并非个人动机和决定,多与北京精心策画的棋局有关,即和北戴河会议和王岐山南行有关,是高层共识的结果,目的是让持续恶化的社会冲突有一个转机。林郑服软是港人抗争、美中贸易争端、中共及港府内部意见分歧,和官僚利益得失权衡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