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土地出让收入萎缩 中国地方政府入不敷出 /

土地出让收入萎缩 中国地方政府入不敷出

在融资渠道几乎完全受限的情况下,房企减少拿地,中国地方政府土地转让收入下降近1%。有地产分析师表示, 中国地方政府支出大于收入,在贸易战和去杠杆的影响下,一般财政收入锐减,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明显加大。面临财政窘迫,彭博社报道认为,地方政府可能会再次放松开发商融资限制和房地产调控。

彭博9月18日报道,中共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中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下降0.8%,而中共财政部3月份制定的全年土地出让收入增长目标为3%。

中共财政部数据显示,地方政府收入的38%依靠土地转让,10%是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随著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萎缩,中国地方政府正面临越来越大的财政压力。

野村控股房地产分析师Leif Chang表示,“土地出让收入对政府的房地产政策影响很大。如果开发商没钱拿地,政府可能就会面临(放松房地产调控)的财政压力。”

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一系列调控措施帮助降低了房地产市场热度,中国8月份房价上涨速度连续第三个月放缓。

Chang表示,随着价格上涨前景的减弱导致买家退缩,下半年住宅销售可能下滑。

由于融资受限,许多开发商不愿在地方政府的土地拍卖中拿地,还有企业试图依赖其现有的土地储备。经过去年和前年的拿地热潮后,他们的土地储备依然充沛。

中国第四大开发商融创中国的董事会主席孙宏斌上个月表示,由于政府严控资金往房地产流动,融创基本上停止拿地。据中国媒体报道,这家总部设在天津的公司4月底已停止拿地,今年余下时间也基本上没有拿地计划 。

旭辉控股和阳光城在发布中期业绩时也表示会在拿地时更加谨慎。

为避免房地产泡沫破裂 中共收紧房企融资渠道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成为中共央行大放水后资金流入的主要“蓄水池”,房地产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一花独秀,房价不断升高,总市值高达450万亿人民币。

在经济曾经一直保持增长的过去,楼市水涨船高,高房价似乎还能够维系。但如今中国经济开始步入下行通道,房地产泡沫问题凸显。尽管如此,由于中国可投资保值的资产寥寥无几,资金依然选择流向楼市,这使今年年初房地产市场重新升温。

出于对房地产泡沫破裂的担心,自5月份以来,中共高层开始对房企几乎所有的融资渠道作出限制,确保其不能高价拿地。

地方政府财政窘迫 或再度放松房地产调控

过去十年,中国仅在2012年和2015年录得土地出让收入下滑,而这两年之后都迎来了房地产刺激时期。

由于国内经济放缓和贸易战压力加大,中共加大了财政刺激力度。中金公司经济学家周三(9月18日)的一份报告表示,最近几个月,在经济放缓之际,地方政府加大了社会保障支出力度,财政压力加剧。

彭博报道说,地方政府如果资金不足,可能会再次放松开发商融资限制和房地产调控,以期房企购买拍卖的地块。

易居企业集团房地产分析师姚方表示,地方政府支出速度明显快于收入增长,在贸易战和去杠杆形势下,他们将不得不更多地依赖土地出让收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