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紧张蔓延美校园 中国留学生:民主有害 /

紧张关系蔓延美国校园 中国留学生:民主有害

反送中使海外中国学生与香港学生产生矛盾。图为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的连侬墙。照片来源:SFU Hong Kong Society

踏入9月份,大学陆续开课。《纽约时报》访问多名在美国的香港、中国留学生,了解他们因"反送中"运动而变得紧张的关系。有中国留学生表示,为了思考应否开腔维护中国,而彻夜难眠,难以理解为何香港人要"为民主抗争"。但他们担心一旦对祖国表达自豪感,会被误会是"被洗脑",所以保持沉默。

哥伦比亚大学上星期邀请香港众志秘书长黄之锋及"反送中"抗争者梁继平,出席座谈会,引来中国留学生示威,其中两名留学生在座谈会内高唱中国国歌。报导指,哥大校园内"反送中"的文宣海报,被涂污写上"废青"字眼。

并非每个中国留学生都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27岁的中国留学生Livi,拒绝披露真实姓名和就读大学。她表示,开学前一直在想,假如听到别人说中国的坏话,她应如何应对,为此感到焦虑,甚至彻夜难眠,"我应否捍卫自己的国家?我是否有责任这样做?假如我不捍卫祖国,我会有什么感受?这个问题令我非常困扰。"

Livi对于应否公开表达对中国的自豪感,感到犹豫,因不想被人标签是"民族主义者"或"被洗脑","他们只会惩罚你,说你不知道真相。"

Livi曾经和香港人有过"文明辩论"(civil discourse),她享受真诚交流,但始终无法认同他们的价值,"我想追求民主是十分高贵,但会带来毁灭性、有害的后果。"

报导指,大部分中国留学生人在他乡,继续使用微信作为阅读新闻工具,该软体受中国政府监视和审查。部分人表示,在微信转载有关示威的任何资讯,都会被关闭帐号。

有中国留学生接收到美国媒体的资讯,内容与中国的说法截然不同,尝试理解当中矛盾。很多人在国际媒体大肆报导香港"反送中"运动后,才初次接触支持民主的观点。就读哥大的中国留学生Judy表示,"为民主抗争"对她来说是无法理解的概念:"我觉得很难说谁对谁错,什么是真相。"

就读于纽约巿立大学巴鲁克学院(CUNY Baruch College)的香港学生Howard Wong,8月曾在社群平台表态支持香港抗争运动,结果冒犯了大陆朋友,对方还表示绝交,"我立即表示‘先等等,先等等’,我们先讨论一下。"Howard最终挽救了友谊,因为两人决定"和而不同"。

另一名香港学生Cheryl,目前就读于纽约大学,她强调"反送中"运动令她出现很大转变;其中一个改变是,当有人说她是"中国人"时,她会觉得被曲解,并纠正他们。(林于铃/综合外电报导)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