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国的告密文化:为何"吹哨"行为被鼓励? /

美国的告密文化:为什么“吹哨”行为被鼓励?

特朗普“通乌门”事件再多一名告密者,事件将持续发酵。英语中告密者被称为“吹哨者”(Whistle Blowers),有如在发现犯罪行为吹哨,吸引民众注意。在美国吹哨的行为颇为普遍,亦成为维护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作用。

告密者往往会成为被报复对象,因此各国都会成立法案保护告密者。(Getty Images)

告密可以在政府或是企业内部发生,如揭露内部腐败、违反法律、或对国家安全构成危害的行为。告密者把事件公开并吸引公众注意,以达到纠正目标。世界多个国家都有设立保护告密者的法律,保护他们不受报复。

国家安全不受保障

在美国第一个保护告密者的法律在1778年订立,至今多次修改增加,至最近2012年通过的告密者保护加强法(Whistleblower Protection Enhancement Act)进一步加强对告密者的保护,隐藏他们的身分。

不过相关的保护并不包括国家安全,如著名的前中央情报局(CIA)人员斯诺登,就因揭露棱镜计划而遭国家通缉。棱镜计划的揭露对美国政府无疑是一次极大羞辱,但也因监听计划暴露,终结了美国政府以保护国家安全为由收集境内外讯息,亦唤醒民众对保护私隐的意识。

同类事件还包括著名的五角大楼文件及水门事件,告密者带来翻天覆地的冲击,但也从此限制了美国为政者为求达到政治目的,无止境地滥权不择手段。

特朗普的通乌门事件也是类似的行为,特朗普若被证明有意透过向乌克兰总统施压,以达到打倒民主党对手胜选的政治目的,那明显是滥权。

尽使特朗普以“间谍”或“叛国”斥责告密行为,但告密者带来美国社会的监察作用,成功为国家朝向更好的方向迈进。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