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刷脸支付凉了 消费者担心成"行走的密码" /

刷脸支付乏人问津 消费者担心成"行走的密码"

QR Code支付普及后,中国正迎向刷脸支付时代,只需面对镜头"刷"一下脸部就可付款,但这项技术却也存在隐忧。官媒报导称,消费者和商家在感到新鲜、好奇的同时也发现,这一设备利用率较低,体验也没有二维码支付好,还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河北省邯郸市滏东美食林超市,一名消费者在刷脸支付

"中国之声"报导,今年以来,刷脸支付在各大商店、餐馆逐渐铺开,消费者在购物付款时,不用打开手机二维码,只是看一眼支付设备,就能轻松完成付款。

北京的一家便利店,今年上半年安装的刷脸支付设备,一直很少有人使用,便利店老板称顾客都不太用,使用率不高,因为刷脸支付也得再去打开手机接收验证码,所以还不如直接扫二维码(QR Code)更直接更方便。

报导指出,随机采访了几位消费者,大部分表示很少使用刷脸支付设备,并对刷脸支付的安全性表示担忧。

一名消费者直言"麻烦,不安全,人家直接一扫你的脸你就被支付出去了,所以你这个脸就天天走在路上,这不就是一个行走的密码吗?",也有消费者说,"用过刷脸支付,但还是用二维码比较多。相比指纹来说,它面部的一个抓取会没有技术门槛,所以感觉不是很安全。"

北京一家数据科技公司的总裁指出,刷脸支付相较于二维码,优势在于去掉了手机这一介质,但介质的缺失,也意味着人脸信息的泄露变得更加容易。

支付宝今年的计划是达到一百万台刷脸支付终端设置量,为了鼓励商家安装,设备推销人员还会承诺,如果刷脸支付达到一定额度,还可以有现金返还奖励,尽管推广力度的不断加大,安装成本也一再降低,还是有不少商家表示,对安装刷脸支付设备并不感兴趣。

经营烟酒店的陈先生说,考虑到成本和利用率,暂时没有安装的打算,"再者怕操作的过程当中会失误,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针对刷脸支付,监管部门应该与时俱进,尽快推出相应的法律法规,此外,作为企业,在推广刷脸支付技术的时候一定要换位思考,能够证明自己采集的消费者的生物信息等敏感信息,是合法的、透明且安全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