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在美国 找个好男人越来越难 /

在美国 找个好男人越来越难

美国高学历人群中,女性的占比早已过半,并且不断加大;约会应用上,绝大多数点赞被一小部分男性收割,而女性获得的点赞数分布较为均衡。未来人们的婚恋状况不容乐观。

我的女儿们小时候很喜欢一首打油诗,其中的几句话颇有女权主义萌芽的色彩:

“女孩儿上大学学知识,男孩儿去木星变傻瓜!”(Girls go to college to get more knowledge/Boys go to Jupiter to get more stupider)她们会对着我念这首诗,而在周围出现男性时,她们更是卯足了劲。我会试着对第二句的语法瑕疵提出异议,我告诉她们,由于这个问题,讽刺的意味变得没有那么强了。而这么做显然没有用。女孩比男孩更聪明,在其他任何方面都比男孩厉害得多。

当然,对于这一点,我从来不敢提出异议。

但结果是,随着我的女儿们在通识教育的金光大道上前行求索,焕发优雅气质,追寻广博学识,那两句诗越发揭示出一丝令人刺痛的真相,直指美国和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一个人口结构失衡。

受教育程度方面的性别失衡每年都在扩大。对收入和就业平等来说,这或许最终是个好消息——但对未来数代的男性和女性而言,这预示着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根据美国教育部的数据,2018年美国学士学位获得者中,女性占比达到57%。获得硕士学位的女性和男性比例之差还要更大:59%比41%。

这种性别失衡的局面自1981年女性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越男性以来,就一直存在,此后,这一差距几乎每年都会拉大。事实上,美国教育部预计,到2027年时,女性在学士学位获得者中的占比将达到60%左右。

从经济公正与平等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将其称之为一种进步。这也许是女性获得投票权以来,表明性别平等已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最明显证据。如果教育真的是决定人这一辈子赚钱能力的关键所在,那么男性与女性在收入和机会方面的差距有望缓慢、稳步地缩小。

当然,我也知道,在经济领域的性别差异背后,还存在许多其他原因,而且其中不少因素并未消失。但劳动力群体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占比越来越大,它所产生的影响应该是巨大的。

虽然经济层面上可能会出现上述结果,但社会层面的影响同样值得深思。从生活、恋爱和伴侣关系的更大层面来看,男女之间教育差距的日益扩大将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据估计,目前拥有学士学位的20-30岁人群中,每三名男性,对应的女性人数为四名。关于人类异性之间吸引力的大多数研究表明,智力和成就均为重要的吸引因素,人们容易被成就与自己大致相当的对象所吸引。

但年复一年,相对于女性来说,合格男性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却越来越少。当然,如今社会,大学教育并不代表一切,在那些未曾经历四年大学生活(成天派对狂欢、睡觉混日子,只是偶尔上课)的人群中,许多女性也会找到完美伴侣。但现实情况是,要想获得一份有意义的感情关系,大多数男同胞还真的必须上大学。

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新一批女性而言,她们还面临着一个更大的问题。人们总是认为,女性在寻找异性伴侣时,更喜欢精挑细选。众所周知,男性一般不会太挑,而女性显然更细致、更讲究,她们往往更挑剔。而通过一些约会类应用程序的数据,我们开始感受到男女之间的这个差距也有何等之大。

约会类应用程序Hinge的工程师艾维夫·高吉尔(Aviv Goldgeier)针对异性恋男女的“点赞” 数量整理了一批数据,最近他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这些数据。如果我们将吸引力看成是一种经济资产,我们可以评估这种资产在男女之间分布的均等或不均等程度。经济学家以“基尼系数”为指标,来估算一个经济体的不均等程度。系数越接近0,说明财富分布越平均;越接近1,则说明越不平均。

结果表明,男性的基尼系数为0.542——意味着高度不平等。一小部分男性掌握了大多数的吸引力资产。而女性的吸引力资产,其分布状况则要平均得多——基尼系数仅为0.376。这反映了一个严峻的事实:相比起男性眼中的女性,女性眼中合格的男性人数要少得多。

换言之,大学毕业后,要找到一个不错的伴侣,女性可能还真得到木星上去。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