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10年6胎的令妃棺木被开,体内发现异物 /

10年6胎的令妃棺木被开,专家在体内发现异物

众所周知,清朝统治者乃是满族出身,所以早在清兵入关之际就定下祖训:汉人女子不得入宫,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维护皇族血脉的纯净,以免汉人“玷污”他们高贵的血统!

然而这个祖训被乾隆帝打破了,乾隆年间不仅有汉族女子入宫为妃,还深受乾隆宠爱,生下的儿子被立为储君,死后还被追封为皇后,成为清朝唯一具有汉人血脉的皇后,她就是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乾隆到底有多宠爱魏佳氏呢

我们先来看看魏佳氏的“晋升”之路

魏佳氏出生于1727年,她是内务府包衣出身,算是很“低贱”的出身了,据《清史稿》记载,包衣一词来源于满语“包衣阿哈”,亦简称“阿哈”,“包衣”即“家的”;“阿哈”即“奴隶”。说白了就是达官贵人的奴隶。

乾隆六年,魏佳氏入宫,按照她的出身只能成为宫女,但她容貌秀美,聪明伶俐,很快就引起了乾隆帝的注意,乾隆十年,魏佳氏被封为“令嫔”。

从此开始了“艳冠后宫,六宫独宠”的一生,其实从“令嫔”这个封号就能看出乾隆对她的宠爱,“令”字语出《诗经·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寓意着美好之意,一个封号都如此讲究,足以可见乾隆对她有多么喜爱。

此后魏佳氏恩宠日隆,于乾隆二十四年晋封为贵妃,乾隆三十年又被册封为皇贵妃,此时富察皇后已经故去,新立的皇后不受乾隆宠爱。

因此后宫之主实际上已经成为魏佳氏,魏佳氏虽无皇后之名,却行皇后之实!

乾隆四十年,皇贵妃薨,乾隆帝悲痛欲绝,下令罢朝三日,追封其为孝仪纯皇后。

我们再来看看乾隆帝与魏佳氏所生的子嗣

据《清实录》记载:乾隆二十一年,魏佳氏为乾隆生下一女,此后十年中,魏佳氏先后为乾隆生下四子二女,十年六胎,这个频率算是很高了,可见这十年间乾隆独宠魏佳氏。

其他妃嫔唯有羡慕的份,而且魏佳氏所生的子女都很受宠,她在乾隆二十五年生下的皇十五子永琰就是后来的嘉庆帝,魏佳氏在世时,永琰就被乾隆秘密立为储君,诏书就藏在“正大光明”的匾额后面。

这也是为什么乾隆帝在魏佳氏在世时不封她为皇后的原因,一是因为魏佳氏身负汉族血统,虽被乾隆抬入了镶黄旗,但若是封其为皇后,恐怕会受到满族权贵的阻挠。

其次就是乾隆帝有心立永琰为储君,但若在魏佳氏生前就册封其为皇后,永琰为储君的秘密恐怕会隐瞒不住,届时将会受到多方势力的阻挠,说不定永琰还会有生命危险,所以综合考虑,追封魏佳氏为皇后乃是最“划算”的做法。

看到这,是不是觉得乾隆帝与魏佳氏伉俪情深,简直就像童话故事一般,别急,接下来的内容可能颠覆你的三观。

1938年,军阀孙殿英率十万大军炸开裕陵,虽然他的主要目标是慈禧太后,但其他墓葬不免也受到损伤,满清遗老在修复裕陵时发现了乾隆朝孝仪纯皇后的尸身,令人惊讶的是魏佳氏逝世已有一百五十多年,她的尸身却是“栩栩如生”,丝毫没有腐烂的迹象。

后来专家在其体内发现了过量的砒霜,而砒霜含有水银,水银可以防腐,因此魏佳氏的尸身得以百年不腐。

那么问题来了,砒霜是魏佳氏生前服下的,还是在她死后乾隆帝为了让她“相貌永存”而给她服下的?

据《清史稿》记载,魏佳氏是在乾隆三十九年生病,乾隆四十年因病逝世的,如果砒霜真是魏佳氏生前服下的,那么史书的记载就大有问题,以魏佳氏当时的权势,能够让她服下砒霜的唯有乾隆帝,难道夫妻情深都是假象?

小结:

魏佳氏究竟是生前还是身后服下砒霜已经成为不解之谜,若是生前服下,那史书所记载的两人伉俪情深恐怕就有点问题了。

但个人认为,砒霜乃是乾隆在魏佳氏死后为其服下的,原因就是乾隆帝深爱魏佳氏,他想永远留住魏佳氏的相貌,不想昔日的佳人变成一堆白骨,只是这样的爱已经能用“变态”来形容了。

无论真相如何,乾隆帝的心思都足够深,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古人诚不欺我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