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男孩上吊自杀后留漫画遗书:校园暴力 /

男孩上吊自杀后留漫画遗书:校园暴力 父母不管

近日,年仅12岁的绵阳男孩刘少军如常放学后,除了晚饭时比往日多吃了一碗之外,并没有表现出其它异常,但当晚他却趁父母外出办事之际,在家中上吊自尽了。他是父母唯一的儿子,虽然父亲刘明照才42岁,但母亲罗明秀已经56岁了。悲痛欲绝的父母在整理其遗物时发现了一张其亲手绘制的漫画,顿感不妙。

漫画中,刘少军描绘出一个被同学殴打、遭老师暴力对待最终不堪忍受而上吊自尽的学生。刘明照联想到儿子的死状,及儿子背后的乌紫,他觉得儿子可能遭受了校园暴力。

在儿子同学口中,刘明照知道了事发当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当天刘少军因书包被无故扔出了教室之后,与同学发生矛盾而扭打在一起,之后刘少军被班主任在教室狠批一顿,被罚“不许吃午饭”,还被叫到办公室领罚。

据刘明照称,他还得知班主任以成绩好坏评定学生,刘少军及班上几个成绩差的学生经常被抽打,甚至被扇耳光,至今在班级教室讲台上仍有5根指头粗的荆条,而且当他想知道儿子到办公室后发生了什么时,却被告知“监控坏了”。夫妻俩就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了文字,希望能给儿子讨回公道,要个说法。

目前,警方已经排除他杀可能,正同学校以及上级部门调查真相,结果还未出来。

12岁的孩子还处于含苞待放的大好年华,却选择了这样的方式结束生命,不得不令人深思。即便孩子果如父亲所猜测是遭遇校园暴力而致,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一,孩子长期遭受老师抽打、辱骂,家长毫不知情;其二,孩子当天的不寻常,家长没有细问,对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没有关注;其三,孩子与家长的沟通很少,没有倾吐心声的意愿。如果父母当天能及时了解并开导孩子,哪怕只是在家陪着孩子,也不至于发生如此之事。悔之晚矣!

这也给父母敲响了警钟,学校是孩子人生中的驿站,家庭才是孩子永远的港湾,老师、同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过客,父母才是孩子最强大的支撑。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父母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不管在哪一阶段,这些都少不了。

1.沟通交流。言语的传递能拉近人的距离,父母与子女之间常沟通,能了解孩子的近况与内心的想法。当父母经常询问孩子,孩子倾诉的意愿也会更加强烈。

2.关心关怀。无论是语言上还是行动上的呵护,都可以暖到孩子的心,让孩子觉得自己有人疼、有人爱。生活在有爱的环境中,能让人更加有能量、有信心面对生活。

3.鼓励支持。从小到大,获得家人鼓励与支持的孩子,像有一束暖光照着前行,往往能获得更多的快乐与成就,而且与家人的关系会更加亲密。

痛定思痛,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他们慢慢有了自己的世界,但是父母绝不能不了解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一切。爱孩子,就多花点时间在孩子身上,多像朋友一样探讨,少像长辈一样训斥,离孩子的心近一点,让懵懂的孩子有长大的机会。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