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俄伊40年的首次军演 海军急速扩张? /

中俄伊40年的首次军演 中国海军为何急速扩张?

中国、俄罗斯、伊朗在12月27日在北印度洋和阿曼湾国际海域,举行为期4天的联合军事演习。此次军演也是伊朗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40年来首次与中俄举行联合军演。军演宣布举行以后,中国海军力量又一次成为了舆论的关注焦点。

中国近年来军事实力的外显引起周边国家和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越来越多的警觉甚至敌视,尤其是其中国海军力量的扩张。

最近的几个例子就包括:南海军事建设速度加快,非洲的吉布提海军基地不断扩建,第二艘航母山东舰服役,在亚丁湾巡航34次等。显然,此次军演也是中国海军力量外显的一部分。

从近海扩至印度洋及太平洋,中国海军的路线引起了外界猜疑:中国近年来海军实力的外显到底是为震慑别国,还是顺应时势? 事实上,中国海军实力的增强与中国崛起是行程了相互呼应的态势。

综观中国建国几十年,中国海军的战略定位在不断变化,从1949年建国初期的“近岸防御”,到1978年后的“近海防御(由综合至纵深)”,再到2015年的“近海防御,远海护卫”,最后到2019年的“向着深蓝出发”成为海洋强国。 由此可知,中国在制定海军战略定位之时重要的依据是该国国情。

中国的经济崛起让该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大提升了其国际地位。但中国要成为国际上的强国和大国,仅仅依靠经济是远不够的,军事力量的提升也是重要一环,其中海军实力便是成为国力考量的重要标准。

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首此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概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4月12日出席出席南海海域海上阅兵时就曾强调,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的任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习近平的讲话足以显示出,海军实力的增强在中国崛起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

当中国正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扮演大国角色时,中国海军在印度洋、太平洋等地的积极行动,也将为北京增加更多底气。可以说这是中国顺应国情和时势变化的结果之一。 此外,海洋经济利益和地缘矛盾也是促使中国海军地位的提升的要因。从中国的大国战略布局看,强大的海军力量都是中共促进经济发展,突破“岛链战略”羁绊,推行“一带一路”战略不可或缺的屏障。 不仅如此,台海、南海都是中国需要考虑加强海军力量的因素。

1996年台海危机时,大陆海军唯一拿得出手的舰艇仅有一艘052型驱逐舰,余者均是清一色的被美国海军嘲笑为古董的051型驱逐舰。

1999年时,中国海军拥有了2艘052型驱逐舰和1艘051B型驱逐舰,以及5艘053H3型护卫舰(只有8枚HQ-7型防空导弹,无备弹),家底依然很薄。中国海军力量的薄弱让美国不断介入两岸,搅动台海局势。

除了台海,南海问题同样遭遇类似的境遇,2016年菲律宾政府更是依仗美国的支持,单方面对中国发起仲裁,海牙常设仲裁庭特别法庭也就菲律宾针对中国在南海的主张做出了裁决。

这些境遇让中国意识到,中国海军力量是稳定周边地缘政治的重要,只有强大的海军力量才能不使自己在各项地缘政治的博弈中处于被动,更能有效的防止外域势力的介入。

所以在2012 年至2016 年间,中国海军便经历了一轮“下饺子”式造舰高峰,吨位不一,性能不一,造价不一的各式舰艇都不断下水服役。

而事实也证明,随着中国海军的实力不断增强,部分问题确实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例如南海局势出现的稳定,中国海军力量便是促成该局势转圜的重要因素。

基于以上分析,即便中国不断外显,巡航的路线也会越来越宽,但这并非是“别有深意”的扩展,仅是一个国家国力上升之后出现的变化。

正如美国的军舰都会出现在各海域的水面之上,展现自己海军力量的强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的中国,有此情况出现也不足为奇,外界更需要尽早适应并接受中国海军力逐渐增强的现实。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