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武汉莆田系医院获赠1.8万只口罩引争议 /

武汉莆田系医院获赠1.8万只口罩引争议

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湖北省红十字会因将1.8万个口罩捐赠给没有收治患者的“莆田系”武汉仁爱医院受到外界质疑。不过,界面新闻获悉,这些口罩及外包装上并无相关产品信息和产品合格证,口罩生产商也无法核实到。

2020年1月29日,湖北省红十字会公布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捐赠物资使用情况公布表,其中“莆田系”武汉仁爱医院以受赠1.6万个N95口罩位列名单,并引发舆论关注。

1月31日,湖北省红十字会在其官网发布情况说明,称“确因工作失误导致公开的信息不准确”。该会在情况说明中将捐赠的“N95口罩36000个”更正为“KN95口罩36000个”,其流向“武汉仁爱医院1.6万、武汉天佑医院1.6万”更正为“武汉仁爱医院1.8万个、武汉天佑医院1.8万个”。

上述情况说明还称,2020年1月26日,一家爱心企业向湖北省红十字会捐赠3.6万个KN95口罩。经向卫生健康部门了解,该型号产品不能用于新冠肺炎治疗定点医院一线医护人员防护,但可用于普通防护。当时,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武汉仁爱医院向省红十字会发来紧急求助信息,申请紧急救助,提出也参与了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在本医院(原文如此)也有很多发热群众候诊就医,急需防护用品。经沟通,本着人道救急的客观需求和当时的物资现状,捐赠给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1.8万个口罩、武汉仁爱医院1.8万个口罩。

界面新闻注意到,1月25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曾发布一则公告,解释了N95和KN95口罩的区别,N95为美国NIOSH认证的口罩,而KN95是符合中国GB2626强制性标准的口罩,两者对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95%。

武汉仁爱医院院长熊怡祥此前在接受上游新闻采访时称,该院真的缺口罩,因此才在1月26日向湖北省红十字会求援,1月27日领到了1.8万个KN95口罩。此外,他还表示,N95是二级防护口罩,KN95是一般防护口罩,KN95肯定没有N95好。

据报道,熊怡祥表示,“2010年仁爱医院升级为二级综合医院,按相关规定必须要设发热门诊。去年12月武汉爆发不明原因肺炎后,我们也在收治发热病人。一般的发烧感冒,我们就治疗;病情不对,我们就建议病人转院治疗。那时候,我们医院口罩就开始紧张了,很难买到。”

武汉仁爱医院1月31日印发的《关于我院接收红会1.8万只KN95口罩使用明细公示》显示,该院目前在院医护人员280人,每人每日发放4只口罩,日累计消耗1120只(疫情防控期间交通管制部分医护人员未返院,现有医护人员12小时轮班制);每日在院病人70人,陪同家属人均1人,每人日发放2只口罩,日累计消耗280只;每日流动挂号各科病人100人,咨询100人,每人日发放1只口罩,日累计消耗200只;附近社区居民、超市日均发放约800只。

仁爱医院关于受捐口罩的使用说明 图片来源:相关人士供图

武汉仁爱医院称,“每日我院合计需口罩约2400只,红会捐赠口罩约可消耗7日,我院于1月27日下午收到物资,预计2月3日耗尽。”

界面新闻获悉,武汉仁爱医院主要以妇科、产科、口腔科为主。该院于1月23日张贴出的公告显示,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相关文件精神,即日起发热患者进行定点医院集中诊治,请体温超过37.3摄氏度的患者前往武昌医院等医院就诊。

这份公示下面,该院还贴出了落款日期分别为1月27日和1月28日的两份通知,称自1月28日起,暂停口腔门诊诊疗业务,原因系“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因口腔专科门诊诊疗情况特殊,医患面部长时间超近距离接触,高速涡轮手机及口腔洁治器等专科设备在工作时产生大量水雾飞沫及气溶胶,现有常规防护措施不能有效防止病毒传播。若有患者隐瞒病情或者是潜伏期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诊,极易导致疫情蔓延。”

除了口腔门诊被关闭,该院一位医护人员还表示,本来他们也是有发热科室的,平常在一楼一个办公室里接待病人,现在也关闭了。目前,该院有产妇30人左右,“本来是两人一间,现在为了防控疫情,都是一人一间,病房住满了。”

据一位2月1日曾去过该医院的人士介绍,目前这个医院仍不断有病人前来就诊咨询,但该院只有预分诊台后的一位医护人员穿着全套防护服并戴着口罩和防溅面罩,其他医护人员仅穿白大褂戴口罩而已。

这位人士称,该院在医院门诊大厅放着一箱受捐的口罩,凡是来医院的人,每人都可免费领取一只。另外,因为医院门厅临街,有时路过的人也会向该院医护人员索要口罩。受捐的口罩为红色,带有呼吸阀。

此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发布的公告曾称,佩戴口罩的关键在于和面部的密合,就是不漏气,不能使用带呼吸器的防护口罩。

根据相关人士提供的照片,这些口罩被散装在一个大塑料包装袋里,放在一个纸箱子中,口罩和纸箱上并无任何关于产品说明的标识。纸箱外面仅贴着一张打印纸,印着“致盛集团捐赠物资,武汉加油”的字样。

装口罩的纸箱上写着“致盛集团”字样,但记者通过网络检索,并未查到这家生产口罩的企业。 图片来源:相关人士供图

《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相应予以标明;限期使用的产品,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该院另一名医护人员向界面新闻表示,虽然他们对这批受捐口罩有怀疑,“但是也不好说什么,毕竟人家是一片好心。”同时,该医护人员还表示他们都觉得很委屈,“同样都是医护人员,同样都在一线,为什么(质疑我们)?”

据前述2月1日曾去过武汉仁爱医院的人士介绍,他在该院门厅见到的医护人员,几乎没有人戴受捐的KN95口罩,“有的医护人员戴着两个口罩,里面是蓝色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外面是3M公司的白色N95口罩。”

湖北省红十字会公布捐赠物资使用情况公布表显示,武汉仁爱医院受捐的口罩系北京森根比亚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捐赠。至于箱子上为何贴着“致盛集团捐赠物资”字样,武汉仁爱医院院长熊怡祥1月31日向媒体解释称,“今天傍晚红会领导在电话中给我说,捐赠企业没写错,森根比亚是供应商,致盛集团是生产商。我想应该是致盛集团为了给自己打‘广告’,才贴了那张纸。”

湖北省红十字会称这批口罩为KN95口罩 。图片来源:相关人士供图

不过,界面新闻通过网络检索,并未找到关于这个口罩生产商“致盛集团”的相关信息。

湖北省红十字会尚未回应关于这批口罩的生产商等详细信息。在2月1日下午发布的最新情况说明中,湖北省红十字会表示,已深刻查找捐赠物资接受分配中的管理问题,对存在的审核把关不严、执行程序不严格、工作不细致、作风不扎实等问题,会党组作出深刻检讨,并将对直接责任人依纪依规追责。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