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我在日本帮家人买口罩:寄回老家太难! /

我在日本帮家人买口罩:难买,更难寄回老家!

一场疫情,让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开始了漫长的“找口罩”之旅。

让陈丹没有想到的是,身在“口罩大国”日本,也有买不到口罩的一天。

国内疫情凶猛,陈丹的老家河南已经成为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远在日本工作的她,本想把妈妈接到日本的计划泡了汤,又没利用好托老乡“人肉”往国内背口罩的机会,如今想给家里人多寄些口罩显得难上加难。

随着日本第2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确诊,这里已经成为除中国外感染数量最多的国家。街上戴口罩的人猛然多了起来,便利店摆放口罩、消毒水的货架也都被搬到了最醒目的地方。

·东京某便利店贴出“口罩断货通知”,并把一些感冒类药品都摆到了入口处。

“口罩告急”的疯狂不仅在国内上演,连日本也没躲过。

每天经过便利店,陈丹都会进去看一眼有没有新到货的口罩,可眼前只剩挂着“缺货”“预售”“限购”标识的货架。

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嘱咐3岁的儿子:每天往返学校的路上,一定要戴好口罩!

·东京一家便利店内,口罩货架上贴满了“缺货通知”。

“人肉”背了70个口罩

6年前因丈夫工作调动,陈丹随之离开了老家河南。从此,两人开始了“漂”在海外的生活。

2020年1月21日,当钟南山第一次出现在央视新闻,确定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人传人”的时候,国内很多人刚开始关注疫情,还没有联想到口罩可能成为抢手货。而此时,远在日本的陈丹已经预感到了。

陈丹在一家国内航空公司驻日本的办事处工作,疫情一出现苗头,旅游业“首当其冲”。

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口罩。

陈丹的一个老乡当时正打算回国过年,她马上想到可以托老乡带回去些口罩。

“可我打电话问了一圈,国内的亲戚都说不需要口罩,我也就没太着急。”

仅仅两天后,国内形势陡然紧张起来,确诊人数激增,武汉“封城”。几乎一夜之间,所有人都戴上了口罩。每个人都很慌,更慌的是没买到口罩的人。

接到家里姐姐的电话,说已经买不到口罩,问陈丹能不能在日本帮买一些的时候,她已经来不及出门采购了。

最终,已经身在机场的老乡,把机场一家“全家”便利店买了10包,一包7片,帮陈丹“背”回了河南的老家。

这70个口罩后来成为陈丹老家父母的“救命粮”。

·最初陈丹托老乡背回国内的都是这种袋装口罩。

口罩难买,更难寄

燃眉之急解了,可陈丹还是不放心,她需要更多的口罩让老家亲戚们“安心”。

可几乎是同时,她发现日本便利店和药妆店里的口罩都成了“尖货”。货架上的盒装口罩几乎不见踪影,稍一迟疑,一些常用品牌的袋装口罩也缺货了。

·东京某商场贴出通知:今天下午三点一层化妆品柜台将有口罩出售,想买的顾客请在下午两点半在商场门口排队。

“袋装口罩一般只有7到10片,售价在300日元左右,盒装的基本是50到60片,售价也只是400多日元。比较起来,口罩质量差别不大,盒装的性价比要高很多,自然成了寄回国内的首选。”

陈丹在东京所住的楼区中国人很多,妈妈们每天接送孩子碰上了,谈论最多的也是疫情。

“邻居们都在抱怨口罩买不到了。如果有人在比较偏远一些的药妆店发现有盒装口罩,会在群里通知大家。”

·陈丹朋友圈内,有人买到盒装口罩后超级开心。

实体店口罩告急,陈丹想到了网购。

她从朋友那里看到了盒装外科口罩的链接,马上下单了9盒,一盒50片。虽然页面提示从下单到发货需要5天,但能买到,她就安心了不少。

·陈丹网购口罩的订单。

之后她把链接再发给其他朋友,朋友再下单,就显示“发货时间不确定”了……

朋友圈里,陈丹看到一些常年在日本做代购的朋友开始行动起来。

“据我了解,只要客人下单,这些代购们就会尽量去买到,也不会提价。”

·陈丹的朋友圈里,做代购的朋友带着孩子一起去买口罩。

·代购们买到的盒装口罩。

·他们将盒装口罩拆封,方便邮寄。

·代购在朋友圈提醒不再接收“急单”。

能买到口罩还不是最厉害的,能寄出去才是。

陈丹网购的口罩明天就要发货,收到之后,她还要去邮局寄回国内。可从邻居们的反馈来看,邮局现在比便利店还“挤”。

“听说去寄EMS,邮局还是会收,但是货太多来不及发货,全是口罩,都堆在仓库了……”

·陈丹的妈妈群里,大家在讨论往国内邮寄东西的难度。

·邮局排队往国内寄口罩的人。

因为妈妈要来,差点被隔离?

眼看疫情发展迅猛,陈丹很快想到了下一个困难。

陈丹的妈妈本来订了2月2日到日本的机票,要去帮她带孩子。她预感到出境会越来越有难度,借着工作的便利,很早就把妈妈的机票改签到了1月28日。

可27日一大早,刚到单位的陈丹就被通知经理在找她,她心理咯噔一下。果不其然,她被告知:如果妈妈要过来日本,她需要在家隔离两周再来上班。

“隔离两周倒不是大问题,当时最主要的考虑是,我妈需要到机场这种人流密集的地方去,也不安全。而且她也说有小孩子在,最好谨慎一点。”

最终,妈妈来日本的计划取消了。

和陈丹单位对中国访客相对谨慎的态度相比,也有一些日企还比较宽松的。

陈丹的老乡在1月28日乘飞机回到日本后,也曾跟单位请示是否需要在家隔离,单位给的回复是:不需要隔离,但要戴上口罩来上班,如果出现发热症状一定要上报。

·日本部分酒店开始给顾客提供酒精棉等消毒用品。

随着日本确诊病例增加,尤其是出现首例没去过武汉而感染的病例时,日本国内的警惕性明显提高了。

·截至2月3日24时,日本国内确认病例20例,是除中国以外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

同样在东京工作的中国人小雅表示,她和同事们现在上班路上都会戴好口罩。

“日本同事们越来越多地开始跟我聊疫情的情况,很多同事对我家人的健康表示了关心。也有同事感慨武汉火神山医院的搭建速度,觉得这种速度在日本简直不敢想。”

当然,还有一小部分的同事,偶尔会就疫情跟小雅开个玩笑,“比如我打个喷嚏,他们会问我‘是不是感染了’?”

不过,小雅确信这些并非出于恶意。

·日本东京新宿地铁站口,戴口罩的人们。

当“口罩大国”也缺货

当口罩告急,日本成为第一个“联动”的国家,这与日本一直以来“口罩大国”的定位密不可分。

日本人对口罩依赖的有很多原因:比如春天花粉肆虐的时候,过敏者会带上口罩缓解鼻炎;比如,有些女士懒得化妆就戴上口罩遮掩脸上的瑕疵;甚至还有一群因为懒得跟别人说话而戴口罩的“口罩症候群”。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为了防止流感。2009年日本甲流传播迅猛,曾造成几万人感染的惨状,至今日本人提起来仍心有余悸。自那以后,日本人的“口罩瘾”更戒不掉了。

不过,即使是“口罩大国”,此时的库存也显得捉襟见肘。

据日本媒体报道,在与接诊患者有关的医院以及消防部门,口罩库存已经告急。而对于制造医用口罩的厂商来说,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关系,订单量突然暴增,几乎达到同期时段的100倍,目前想要正常发货到医疗机构有些困难。许多普通口罩的制造商也已经停止发货,什么时候能再下单还是未知数。

·日本药妆店Kirindo早上开门前,已经有人开始排队。

普通口罩还没到货架上就一扫而空,医疗口罩陷入紧缺状态。而进入2月份,日本的花粉季也即将开始。花粉季同时赶上爆发的疫情,这让日本民众愈发感到不安。

陈丹的妈妈群里,有人转发过“不要再代购了,给日本人留一些口罩”的号召,她表示能理解,“对一些花粉过敏患者来说,口罩也是救命用的。”

她也曾经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会不会受到影响,不过看到网上有日本某家幼儿园给家长的一封信时,她安心了许多。

“随着信息扩散,大家不要对中国以及在武汉生活的人产生言论上的不平等对待,请各位家长和孩子说起此事时,要从培养孩子的正确人权意识出发,注意言行!”

更多暖心的消息在弥合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据央视新闻频道报道,1月26日,装有100万只日本口罩的飞机从东京飞抵成都双流机场。这些口罩是日本民间捐助,抵达成都后通过汽车紧急驰援武汉。

一场疫情,让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开始了漫长的“找口罩”之旅。

灾难面前无国界。所有国内外的“联动”,都是为了抵御人类共同的敌人。但病毒不是单靠口罩就能隔绝的,我们目前最应该做的就是少出门、减少口罩用量、不过度哄抢口罩、不添麻烦,一起携手打好这场“战役”,等待明媚春天的到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