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我看到了最令中国人心酸愤怒的一幕! /

我看到了最令中国人心酸愤怒的一幕!

前两天看到人民日报发的一条新闻,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是这个:

87岁老人倪素英为抗疫捐款20万,这钱是她的毕生积蓄,辛辛苦苦攒了30多年,一毛一毛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抠出来的,现在,她全部捐出来了。

20万,这不是小数目,更何况对倪素英老人来说,倪素英老人常年独居,靠摆摊卖小百货来贴补家用,生活上,从来舍不得为自己多花一分。

看看她的家,真正意义上的家徒四壁,茅屋采椽。

几平米大的屋子里,挂历纸糊满了墙壁。挂在墙上的老钟表,岁数比90后都大。这20万,不仅是她大半辈子的积蓄,更是后半生生活的保障,说句难听的,这就是她的“棺材本”,年纪大了,大病小灾也是难免的,没了这笔钱,她该怎么办?

广东顺德一位环卫工人,63岁。存折上一共只有3000多元,但是银行不开门,他也借不到钱,就直接把存折送到了居委会:“我捐1000元,存折押着,我放心!”

然而他自己却连个像样的口罩都没有。而这种类似的新闻,还有很多很多:洛阳靠捡废品为生的57岁残疾人,捐出了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1000元。

沈阳在街头卖了50年爆米花的大妈,平时捡捡破烂,攒了2万5千块钱,如数捐出。

杭州一位69岁的环卫工,把多年来积攒的10万块钱捐出去,而他自己呢?他的卡里余额只剩13块7毛8。

媒体往往把这些新闻当做正能量来宣传,以此来表明人间有真情,社会有大爱,这也是我们这媒体的一贯特色,国家一旦发生点苦难,这些媒体往往能找到一些“催人泪下”的新闻点,不把人感动到痛哭流涕就不算完。

可是这次“失算”了,倪素英老人捐款的新闻下边的评论都是一水的:“不能要!”

有不少微博大v也在发博呼吁:“我们国家那么强大,用得着这点钱吗?

那是人家的养老救命钱,你收下了,他们除了等死还有别的路吗?”“媒体也别在宣传了,令人作呕。”

这条微博获得了近百万的点赞和十几万的转发,因为它道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

高晓松也发文称,不要再收老年人的捐款了。“以这些老人的年纪,基本没过几天好日子,我们愧对他们。”

高晓松还提出了一种可解决方案,建立信托基金。这条微博同样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因为大家都不愿看到这些老人掏空家底把棺材本都拿出来捐款的做法,更不愿看到的是官方媒体拿这些去宣传,去传播正能量。这种慷他人之慨的做法真的很“令人作呕”,把老人的棺材本拿出来去赚取大家的几滴眼泪,然后呢?

想过没有老人把钱捐出去后,以后的生活怎么办?

这些报道中,不同的是老人的年纪,唯一的共同点,是这些老人的生活都异常窘迫,捐出来的钱也都是自己的棺材本。老人家善心,将钱全捐出去。那些机构就真敢收?

媒体也真敢当做正能量报道?怎么就不呼吁一句让老人别再捐款了。

这些老人接触的信息实在有限,他们只知道现在国家有难了,那么自己就应该倾尽所有的去“帮助”国家度过难关,这是这些老人心中最朴素的道德观念。

他们善良且心软,他们经历过资源匮乏的时代,有支援国家的信仰,他们是可能比我们这些年轻人,更加怀揣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一群人。

所以他们会在汶川地震后捐款,在肺炎疫情中捐款。

在我从小到大无数个悲情的大事件里捐款。可是他们才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甚至是边缘群体,拿着他们的棺材本,你们真的忍心吗?

何况,我们现在缺的是这一点钱吗,不,我们缺的是物资,缺的是管理,缺的是某些肉食者的良心和道义。我们什么都缺,唯独不缺老人这一点积蓄。

我不是说老人捐款不能报道,我的意思是不能把这当做感人的素材去报道,去宣传,这样宣传的结果只能是让更多老人加入捐款的行列中,让更多本就生活艰难的老人雪上加霜,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作用吗?

博主 @麦雨香衣 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的媒体总是在歌颂弱者的苦难,以彰显弱者的伟大。其实弱者更需要的不是歌颂,而是关怀。歌颂弱者的苦难,就是把弱者绑上神坛。可是弱者最需要的根本不是上神坛。他们更需要的,是大家伸出来的,扶他一把的那只手。”

这些老人需要的不是一句赞赏和几滴眼泪,他们更需要的是生活上的帮扶,而不是倾尽所有的去帮扶国家。媒体为什么就不把这些真相告诉他们呢?不要利用普通人的善良,更不要绑架普通人的善良。

我们压根不能收这些老人一分钱。我们国家非常强大,强大到不需要这些弱势群体和底层小人物的牺牲。老人捐款的新闻,真的别再宣传了。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老人捐款的时候,告诉他们:“你们的心意国家领了,请放心,我们一定能渡过难关!”我想,这才是需要报道的所谓正能量,而不是拿底层人民的牺牲来自我感动。你说呢?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20-02-16 21:50
    您已点过赞
    被洗脑严重的人,政府不缺钱,政府缺良心,捐了钱叶被分了
  • @ 2020-02-16 15:55
    您已点过赞
    为这篇真正理性的文章点赞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