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一线城市"零新增"!广州怎么做到的? /

又一个一线城市“零新增”!广州怎么做到的?

广东省卫健委今天(18日)通报,17日0-24时全省新增确诊病例6例,其中,作为全省“唯二”一线城市的广州,全天新增病例首次为零。

一个常驻人口近2000万的沿海地区中心城市,一个外来人口众多,尤其是湖北籍务工人员聚集的工商业、交通物流枢纽,做到这一点着实不容易。其中,还有一些不应被忽略的细节:连续9天,广州确诊病例都是个位数,疑似病例大幅下降;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从1月21日收治首例病人以来,近1个月过去了,广州尚无一名患者因感染新冠肺炎死亡。

对此,广州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唐小平(曾经的“抗非英雄”)颇有些欣慰地说,新冠肺炎在广州暂时没有形成社区流行。更不为人所知的是,在成千上万基层幕后英雄努力下,2月12日以来,广州新增确诊病例100%都是主动排查发现。

广州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唐小平

2003年曾经经历过的“非典”考验,17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事业的进步,让这座英雄的城市在新疫情面前愈发坚毅强大,愈发从容淡定。

暂未形成社区传播

广州市经过前段时间的努力,“外堵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成效。

阶段性成果来之不易。唐小平说,广州一直在铺设立体化的防控网络,其中包括对发热门诊的监测。“现在每天广州发热门诊大约有2000多名患者就诊,2月份全市发热门诊40967名就诊患者,我们做到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全覆盖, 2月10日以来检出阳性率维持在0.04%的极低水平,有几天甚至一例都没有。”

现在,广州的新冠肺炎病人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从疫情初期的10来天降到了两三天。

主动排查,及早发现,为广州疫情防控赢得了宝贵的先手棋

广州开展了交通口岸排查、来穗人员排查、社区主动排查、发热门诊筛查以及对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排查,截至2月16日,累计核实追踪密切接触者3198人,累计入户健康排查并服务近12万人,火车站共检测人数约415.8万人次。

通过监测、排查主动发现的病人,在确诊病例中的比例逐渐升高。“在疫情最初,新增病例全都是病人自己就医才被我们发现;到了上周,主动排查出来的比例提升到七成多,2月12日以来,100%的新增确诊病例都是主动排查发现。”唐小平直言。

监测显示,广州大部分病人都是和湖北武汉等重点疫区有关联,从疫情一开始到现在,确诊病例持续以输入为主,占全部病例的70%左右。不少开始找不到明确传染源的病例,经过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大数据分析,也发现是和重点疫区有关。累计报告的338例确诊病例中,有聚集性疫情66起,涉及209例确诊病例,也主要发生在家庭内部。

这些数据都说明,目前新冠肺炎在广州还没有形成社区流行或传播,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至今保持了“零死亡”

对于收治的每一位患者,广州医院和医护人员全力以赴救治,千方百计地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目前截至广州累计报告的338例确诊病例中,年龄范围从1岁-90岁,累计治愈出院130例,治愈率达到38.46%。另外还收治了一名外地转来的两个月大孩子,17日也治愈出院了。

唐小平曾担任院长的广州市八医院如今是广州收治病人最多的医院

到目前为止,广州累计收治47例重型病例,经过治疗,有30例已经好转为普通型,更有5例已经出院,包括80多岁的高龄患者,很快可能还将有更高龄的患者会出院。危重型病例最多时有17例,经过治疗有5例从危重转为重型,已经拔管、脱呼吸机了。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基础病的病人也不少,治疗难度较大,但目前为止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目前来看,对确诊病例的治疗最重要是氧疗和生命支持。另外,唐小平介绍,“我们也在对多种治疗方案进行观察。市八医院中药制剂“肺炎一号”已在130例轻症患者使用,并获同意用于全省30家定点救治医院。目前已在全省推广,并在湖北荆州开展双盲试验。还有阿比多尔、克力芝、氯喹等抗病毒药物我们也观察了。特效的抗病毒药目前还没有,相对来说阿比多尔在缓解症状、降低重症率的效果更好一些。”

抗“非”经验难能可贵

没有形成社区流行,无一例患者死亡,这一难得的成绩,和“抗非”经验不可分割。

社区防控严防死守

2003年,广州市抗击“非典”的主战场,打的是一场“遭遇战”。“这次,我们打的是‘阻击战’,除了救治病人,还要防止输入。”唐小平说,不管是政府的统筹协调、整个社会的应对、联防联控机制,医护人员队伍建设和人才储备,还有舆情引导、市民的主动配合,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打的是一场“人民战争”。

抗非胜利之后,广州不断在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使得这次应对疫情的敏感性非常高,防控工作启动得很早。所以,1月21日出现第一例从湖北武汉来的患者时,第一时间就诊断出来了。

“从卫健系统来说,武汉12月31日发布疫情通报后,马上引起了我们的警觉,当晚就做了部署,要求各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和病例排查;1月3日进行全市骨干医务人员培训,做好应急准备。成立专家队伍、指定定点收治医院、进行大规模培训、启动敏感的监测系统,都是在很短时间内有序进行。”唐小平说。

从全社会层面来说,“非典”后,群策群力、联防联控的机制比较健全了,舆情引导和通报机制更畅通,把全社会真正动员起来参与、配合防控。

现在广州整个疫情监测系统比以往灵敏度大大提高,这些年来对医务人员的队伍建设也发挥了关键了作用。羊城有一批非常优秀的专家,特别是感染科、呼吸科、ICU的专家,这次在第一线的同志,大部分都是经历了抗击“非典”的战役,拥有丰富的经验。

继续加强防控措施

评价广州到目前的防控工作,还是让人满意的。然而,随着复工复学,人口大量流入,无疑会增加广州的防控压力。

做好企业防控,安全复工

唐小平表示,目前广州的新冠肺炎疫情应该说是到了一个低水平的平台期,他最担心的还是出现社区的流行或暴发。“大家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要继续加强各种防控措施,特别是社区防控,对来自重点疫区的人员要加强筛查、服务和管理。”

信心同样饱满。根据广州对返穗复工人群在进行监测,目前没有发现一例确诊病例;对一些公共场所进行监测,比如共享单车、路边充电桩、公交站、地铁站、小区电梯内容易被手接触的位置,取了很多标本,目前还没有发现被病毒污染的情况。

因此,市民无需过于恐慌。只要继续做好对来自重点疫区人员的主动筛查、居家的管理和服务,企业按照指引做好相应的防控工作,我们有信心能把防控工作做好。唐小平也呼吁,从各地回到广州的人群,尤其是重点疫区回来的人士,都主动配合有关工作人员做好防控。市民出门仍然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口罩、勤洗手,只有这样,才能在更好地防控疫情的同时,科学稳妥地复工复产。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