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全国人民都在找口罩 微商总是有货? /

为什么全国人民都在找口罩时,微商总是有货?

魔幻现实再次上演。

有人顶着压力曝光真实;有人依然在拼命捂着真相。

谁?

先看两个数据。

14840人。

这是上海“捐”出市长后第一天,湖北曝出的新增确诊病例。

翻倍的增长,不是病情再次爆发。

注意,“含临床诊断病例”。

简单说,就是此前因各种问题无法得到收治的病例,现在才得到确诊。

冒着“市民恐慌”的危险,公布了更透明的数据。

但再看一个数据。

3500万次。

这是一条短视频在微博的播放量。

堪称疫情爆发至今,最让人细思极恐的神作。

来自草根视频博主“朱一旦的枯燥生活”,《一只劳力士的回家路》。

想必大家都看过。

它把我们不敢说、不能说的种种丑恶、麻木展现,获得成千上万群众的赞许。

但事情远没结束。

听Sir的,不要停止追问真相。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哪天会成为那被抹去的数据之一。

顺着这条视频——

Sir今天带你走进这条藏在你身边,充满黑暗和腐臭的产业链。

01

有钱人的快乐

Sir前面提到的两个数据,都与一样物件有关——

口罩。

新增人数骤升,恐慌蔓延,口罩需求必定激增。

这时,一部分人开始兴奋了。

口罩变成稀缺资源,他们又能大捞一笔。

具体怎么操作?

你绝对猜不到。

但朱一旦的视频都拍出来了。

真相是:口罩居然可以与劳力士相提并论。

Sir帮你捋一捋剧情:

10万个劣质口罩,某秘书60万成交,把发票开成100万;

秘书拿着100万发票找公司领导朱总报销,朱总将这批货捐给某慈善机构(不要对号入座);

慈善机构领导转手将这批货当做还款30万,转赠某莆田系男科医院(千万不要对号入座);

医院院长嫌这批货没用,40万卖给了属下;

属下将这批货卖给某微商大姐(唯一欢迎对号入座的),60万;

微商大姐将货甩到网上,朱总家的保姆全拿下了,80万;

保姆将货转让给朱总,一口价120万。

兜兜转转,口罩又回到朱总办公室。

才打了个白鸽转,口罩身价升天。

请问:这一过程中,共产生了多少GDP?每位中间商分别赚取了多少只劳力士?(以劳力士官网最低价37700RMB为例计算)

短片最后一句台词。

朱一旦戴着口罩(注意细节,并不是最有防护效果的那一款),拿起一只“金劳力”愣了一下神说:

“呵,神奇。”

神奇二字,精准无比,应验当下。

作品真正“神”在哪?

一层,劳力士表兜兜转转回到了自己手上,神奇;

二层,劳力士表每经过一个人的手,都可以分身出多少块同类,无本万利的好生意;

三层,影片纯属虚构,现实比之复杂多少倍,以至于到现在我们还无法知道真相。

不止种种对照现实的讽刺。

Sir看中的,更是它道出一个让人愤怒又无奈的黑色幽默。

——即便有人心怀善意,即使有人只是冷静旁观,最后也无法避免成为“韭菜沦落人”。

饶是朱总再有钱,嘴上戴的也不是最有防护效果的N95,他想买也买不到。

三分钟,紧缺的“口罩”之下爬满多少虱子。

虱子与虱子之间藕断丝连,千头万绪。

重新再看金句,或许是:

有钱人的快乐,往往就是这么自以为是,且幼稚。

朱一旦这个人设,本就不是真正的有钱人,而是日常里,那个被麻醉、被教化的“我们”想象出来的。

病毒一来,抹平众生。

这也是为什么。

视频的弹幕下,是无数你我凡人铸成的一道“防火墙”。

只不过,墙还是塌了。

02

微商的魔怔

巨大的悲剧往往挤压出荒诞的碎片。

关于口罩的段子层出不穷。

Sir在广州,这几天一直在朋友圈云观赏大家预约(抢)口罩。

抢到的,欢天喜地惹人嫉妒。

抢不到的,第二天继续。

抢不到的,好像有种家破人亡的悲伤感觉。

小小口罩成了芸芸众生的晴雨表。

Sir与朱一旦,“阶层”拉平,共同发出感叹:

“神奇。”

“神奇”背后当然有“神魔的狂欢”。

将这些神神魔魔的乌烟瘴气连缀在一起的,是潜伏在你我身边,难缠的小鬼:

微商。

多如牛毛,无孔不入。

怎么个“神奇”?

它“像”一个蓄水池。

在全国人民满世界找口罩的当口,微商们总有最多的货。

仿佛全世界的口罩都在他们手上,他们也能买掉全世界的口罩。

没在朋友圈里见过几个微商买口罩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用微信了。

短片中的微商大姐,在微信上一呼百应。

几条信息,下家集齐,10万个口罩迅速消灭。

注意短片结尾,“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什么意思呢?

——现实中,你能见到微商,那才有鬼。

大多数人被微商忽悠给钱以后,不是被对方拉黑,就是直接取关。

有“良心”一点的,不拉黑,而是给出一串假的快递单号,告知你已发货。

过几天再去问,货在哪?

哦哦,“被强制管制了”、“物流停滞了”、“中途被拦截了”……

鬼话一堆。

如果你没有被拉黑,货物也没有中途“被消失”。

恭喜。

终于收到了期盼已久的——

超薄、超轻、超透明口罩。

这还算好的,起码是同类产品。

还有更多让你哭笑不得。

广州一位仁兄在朋友圈花3万买到10000个口罩。

结果,不仅货不对板,还让人莫名高潮……

△ 新闻来源:广东公共DV现场

假如你是在某宝等电商平台上淘到假货,还可以申请退货。

但在微商那儿,那可真是扔钱进海里。

微商的无本万利,也诱惑不少人铤而走险。

最新的热搜是:

偶像练习生也卖口罩。

乐华娱乐的练习生黄智博。

同门艺人包括韩庚、王一博、孟美岐等人。

曾参加优酷男子团体选拔综艺《以团之名》的录制,微博粉丝数超过18万。

一边写着“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一边为疫情火上加油。

本来要参加《以团之名》第二季,却爆发了疫情只得待在家里。待久了,脑子也想歪了,撺掇了另外两个人,穿上微商的皮,一来二去犯下三桩案件,骗了28万多。

乐华娱乐第一时间解约。

呵呵。

由此可见,利益面前,人心多么脆弱。

这些微商的口罩,到底是哪里来的?

有一种,压根儿手里没口罩。

类似炒期货,能骗就骗,永不发货,骗到钱,金蝉脱壳。

还有一种,有货。

但绝大多数是假货。

看看他们生产口罩的环境,再摸一摸还带在脸上的口罩。

与病毒亲吻,不寒而栗。

口罩是假,微商做人更假。

演快递员。

演医护人员。

演外国人。

利用了国人对进口货的迷信心态,从日本,从韩国,全球代购。

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至少7500箱来自海外的假口罩,已经潜伏在你的朋友圈。

实情是:你等着口罩,他们等着清货。

△ 来源: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总有一款妖魔鬼怪,骗到人,骗到钱,国难当头,谋财害命。

微商戏瘾在特殊时期发挥得淋漓尽致。

Sir以为,这种戏演过头的恶现象,实则是社会积弊的总爆发:

“我们”幻想出朱一旦碾压自己的觉悟;

又纵容一群微商扭曲自己的欲望。

搭上钱财、健康乃至性命。

03

口罩的秘密

该说说这贵如劳力士的口罩了。

Sir必须强调,对于所有朋友圈口罩信息:

不要轻信!

不要轻信!

不要轻信!

目前,全国上下的口罩现状——

一个字:缺。

一方面,国内口罩生产供应短缺。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即使所有口罩都不出口,最大产能也仅为每天2000万只。

什么概念?

光一个广州,一天都不够用。

而达到医用级别的N95口罩,产量更是只有每天60万只。

不要小看一个口罩,它的背后也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口罩中间捏紧鼻子的钢圈,需要上游厂家提供;哪怕是挂勾耳朵的绳子,也需要专门厂家配合。

此外,生产出来的口罩也不是马上能用。

医用口罩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口罩上会有残留,不但刺激呼吸道,还有致癌物。必须静置1-2周,达到安全使用标准,口罩才能出厂上市。

这也是为什么最早的厂家大年三十就复工生产口罩了,但直到元宵节前后正规口罩才能出现在市场上。

那些告诉你早上下单,下午就能拿货的微商,也统统都在鬼扯!

另一方面,本不该由我们来说,但Sir认为也有必要提及。

口罩管理跟不上。

同样是发生在这几天的热搜。

一则“进价6毛的口罩售价1元被罚”的新闻。

△ 消息来源:澎湃新闻

相关部门说,处罚有理有据。

理据,当然是《价格法》。

Sir查了一下,《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三)项:“经营者不得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不正当价格行为。”

但,哄抬价格的度在哪里,还缺乏明晰的解读。

各地情况不一样,洪湖市场监管局就把线定在进价的“15%”。

但广大网友的反应,有点耐人寻味。

好在,官方及时反省,开启复查。

背后的心态也是因为“匮乏”导致的无奈、妥协。

商家不敢私自抬价,触及红线。

有人凭着“良心”,艰苦经营,要赞。

但也有不少,害怕生事,只能干脆关门,也不能骂。

口罩问题,不仅仅是口罩问题。

于是微商如蛀虫,盯住了管理的漏洞。

你问Sir:该怎么办?

很简单:不要与虎谋皮。

遇一次黑,举报一次。

微信记录千万要保存,如果收到假货必须拍照取证,而后拨打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热线12315投诉,或者在微信上点击“投诉”按钮,一键将违法分子曝光。

正规厂家生产的口罩,现在的销售渠道都是:定点机构,再到线下药店,再到电商平台或自有电商。

绝不会流到朋友圈里人五人六的微商手上。

各大城市都有线上口罩预约程序,紧盯最官方的渠道即可。

如果实在急需,线上无法预约呢?

首先Sir要强调:切勿寄托于“熟人”,只相信自己。

提高鉴别能力。

你得知道,你并不一定需要最高防护标准的口罩。

先上懒人图:

简言之,一般人只需用医用外科口罩即可,没必要和一线的医护人员“抢”N95/KN95的口罩。

其次,口罩买回来,怎么鉴别?

敲黑板:

通常较为正规的医用外科口罩外包装上都会标注产品注册号。

编号规则通常为:X械注准(X是各个省份的简称,如鄂、浙、粤之类的)+注册年份+264(表示属于二类医疗器械64分类)+编号。

可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来辨别。

点击“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查询”,根据你所得口罩的产地,选择是国产器械还是进口器械。

输入注册证编号,也就是带有X械注准+201XXXXXXXX那段。

根据产地选择对应的产品。

点进去主要看两个地方,一个是产品名称。

如果显示是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那么就可以放心使用,若不含“医用外科”字样,像写着“一次性无纺布医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普通医用口罩”等等不含“外科”字样的,都不属于官方推荐的医用外科口罩之内,医用不代表外科医用(“假”仅指非“外科”,非质量判断)

第二个是生产标准。

医用防护口罩(KN95/N95)生产标准:GB19083—2010,医用外科口罩标准号是:YY0469-2011,普通医用口罩则是YZB/的各类厂标。其他防雾霾标准是GB2626—2006,一般是工业级防护口罩用它防止飞沫也够。

△ 鉴别标准来源综合自:全国315产品防伪查询中心,“十分深圳”等

实操经验分享了。

最后,Sir还是回到这篇文章的最初。

也是这段时间我们绕不过的一个词——

“魔幻现实”。

究竟什么是魔幻现实?

它本是一种文学流派。

定义为:在高度细节化的现实背景环境中,嵌入奇异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东西。

之所以广为流传,因为我们面对这段时间发生的现实,频频陷入自我怀疑。

Sir写过太多电影被照进现实了。

我们曾以为韩国电影《流感》里种种极端的混乱,是夸张,是虚构。

但它发生了。

我们曾以为好莱坞电影《传染病》里那些不顾人命的自私自利,是粗暴,是烂片的意淫。

但它发生了。

我们曾以为俄罗斯电影《危楼愚夫》里那个被压在裂缝中悲催的小人物,只是为了被戏剧歌颂。

但它也发生了。

这正是“魔幻现实”的纠缠。

它的现实不完全真实。

它的魔幻也不完全是虚构。

但Sir不希望它仅仅成为我们表达不可思议时的刻奇词汇。

它更应成为一次警惕——

还有多少魔幻正准备吞噬现实。

还有多少现实,缺少一面照妖镜。

最最不济,它也应该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提醒——

不要让那些在现实里掺杂鬼祟的人,再次蒙混。

不要让那些在集体魔幻的日子里坚守清醒的人,再次失望。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