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病毒政治化可怕,总统的掩盖更可怕 /

病毒政治化可怕,总统的掩盖更可怕

可能是担心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在2010年大选年对美国经济与自己的选情带来冲击,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似乎一直在尝试淡化甚至掩饰疫情的负面影响。他不但继续将此次病毒和疫情政治化操作,将矛头对准民主党,而且还公开发表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美国医学专家和医护人员相矛盾的言论,一定程度上是在误导美国整体疫情防控工作。

特朗普(右)3月3日听取关于冠状病毒的简报。(AP)

WHO一直以来都在强调新冠肺炎与季节性流感的不同,后者致死率一般不到1%。而新冠肺炎还没有疫苗,感染数和重症数都会增加。但在3月5日,特朗普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提到新冠肺炎的致死率不到1%,称基于自己直觉,WHO发布的3.4%的致死率“太假”。他还说,新冠肺炎就是“新冠流感”(corona flu),暗示被感染的人也可以照常工作,无需就医就可能痊愈。

可以看出,特朗普根本没有搞清楚冠状肺炎和美国流感二者的区别。

实际上,新冠肺炎在美国的致死率是在上升的,目前已经导致加利福尼亚州和华盛顿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另外,佛罗里达州也因为病例增加而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截止3月5日,美国确认感染新冠肺炎病例163例,分布在18个州,其中死亡12例,致死率为7.3%。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决定,再次放宽接受新冠病毒检测的条件,允许出现发烧、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在医生批准后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3月4日,特朗普与航空公司高层开会时还将美国病毒检测工作不力归咎于前任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他提到,奥巴马执政时的决定导致美国缺乏大范围高效进行病毒测试的能力。自己撤销这一决定后才让病毒的检测更快、更精准。特朗普这一指控遭到主流舆论的普遍批评。

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呈现爆发之势,特朗普近日来接连召开会议予以积极应对。图为3月4日在白宫召开与疫情有关会议的情景。(AP)

美国公共卫生实验室协会发言人福尔曼(Michelle Forman)表示,特朗普所指的那些奥巴马决定最终“没有一项被落实”。该协会不认为奥巴马时期有任何规则改变了对实验室的监管方式。

特朗普这种个性化和差异化的表现让负责疫情防控工作的副总统彭斯(Mike Pence)工作很难平顺开展。彭斯正在和国会及医疗部门紧密接洽,对外的传达的信息是“政府完全做好准备”,完全可以应对病毒蔓延对商业和经济运行的潜在影响。特朗普轻描淡写的表态迫使彭斯幕后不得不对国会做出真实情况的说明,并以此促成国会参议院针对疫情防控通过了83亿美元的专项拨款。

特朗普淡化病毒风险,一方面可能真是因为他的知识盲区,没有分清楚肺炎病毒和流感病毒的区别,另一方面他这样做就是为了掩盖自己团队在病毒检测及疫情防控方面的不足。

2020年2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新组建的的冠状病毒工作组成员离开新闻发布会现场。(AP)

2020年2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副总统彭斯领导疫情防控工作。(Reuters)

当然,特朗普掩饰病毒的严重性,也和右派应对疫情的整体氛围有关。

全世界都公认新冠肺炎病毒具有很高的传染能力,致命性高过美国近年来的流感。但是,特朗普共和党政府和美国保守派媒体和专家则淡化其中的风险,甚至说这是左派的骗局或者自由派媒体扳倒特朗普的阴谋。国会当中的极端保守议员柯顿(Tom Cotton)甚至宣称肺炎病毒是中国武汉实验室泄露的生化武器。保守媒体福克斯新闻的主持人甚至认为中国食用野生动物才导致病毒蔓延,要求中国人做出道歉。

特朗普3月5日接受采访时似乎也在附和这种右派言论,强调没有人指责中国,病毒“源于”中国。之前面对肺炎疫情在中国的蔓延,特朗普政府首先考虑的也是自己的利益,而非考虑如何共同应对这一“全球危机”。白宫经济团队当中的罗斯(Wulbur Ross)和纳瓦罗(Peter Navarro)等鹰派幕僚甚至主张借机转移产业链的问题。

虽然美国左派也有政治栽赃和各种阴谋论,但作为当权的保守派,特朗普和他的共和党政府似乎更倾向于让各种反科学、无视科学证据的言论传播开来。这对美国社会的危害最大。

疫情或病毒的蔓延毕竟关系到民众生命健康与安全,虽然名义上不属于国安威胁,特朗普政府也应该像应对国安威胁那样升级应对举措。特朗普从最初保证“政府有充分准备、病毒风险非常低”,到指责民主党与假新闻“夸大疫情、造成股市恐慌”,再到CDC承认“情况可能会变更糟”、检测试剂存在不足,最后再到把检测能力不足指向奥巴马,都可以看出共和党政府的防控漏洞。

对于针对这种漏洞的合理批评,如果特朗普及保守媒体继续将它们视为阴谋论或者政治迫害,那就是偏执与无知,这比肺炎病毒更可怕。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20-03-08 11:36
    您已点过赞
    养成一个习惯,在读51转的文章前,要看是转的谁的。如果转的是多维,参考消息,牛弹琴什么的,我从来不读。读他们的东西还不如直接读人民日报。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