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军带毒"是污名那"中国病毒"该骄傲吗 /

"美军带毒"是污名 那“中国病毒”该骄傲吗?

近期,新冠肺炎持续肆虐,欧美等国陆续陷入疫情胶着,但总有人惟恐天下不乱。自世卫组织(WHO)为新冠肺炎正名以后,全球各国无不遵守,然而,以川普为首的美国政府官员,以及美国的小老弟台湾,依旧使用“武汉肺炎”,川普甚至将此传染病直称:“中国病毒”,显然将WHO建议当作耳边风,不甩“地域”命名可能招致的社会恐慌与冲突。

川普在推特上为新冠肺炎“正名”为“中国病毒”(Chinese Virus),并指责中国大陆“美军带毒”说法是污名化。(Reuters)

3月16日,川普(Donald Trump)突然在网络平台“推特”(Twitter)为新冠肺炎“正名”为“中国病毒”(Chinese Virus),此举引发中共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不满,称川普的发言是在“污名化”中国大陆。

尽管如此,川普继续加码演出表示,“他不认为‘中国病毒’一词会造成污名化,病毒确实来自中国,这是一个非常准确的用词,并指中国说美军将病毒带入中国的讯息是错误的,这才是污名化。”

然而,当川普一面“自觉”说出“正确”说法,但美国社会本就不时传出亚裔遭到歧视、霸凌的情势,随着疫情加温更显严峻。3月18日,记者江维佳(Weijia Jiang, 华裔美国人)在推特上写道,“今天早上,有白宫官员当着我的面,说新型冠状病毒是‘功夫流感’(Kung-Flu),真想知道若不在我面前,他们会怎么称呼它。”

对于美国政府官员的态度,也点燃华裔前NBA球星林书豪的怒火,并在其推特反呛:“我希望你能大力支持那些因为对这病毒管理不当而遭受苦难的弱势群体,包括被你的种族主义影响的群体。”林书豪说,他也不想听到德国麻疹、西班牙流感这样的用词,“因为我知道亚裔美国人每天都会受到威胁和人身攻击,我不会胡扯这些历史名词,我只知道这种反华信息只会为亚洲人带来更多仇恨。”

不过,即便身为“黄皮肤”的林书豪都这么表态,但在太平洋的彼岸──台湾可不这么想。民进党政府自疫情爆发以降,除了持续称“武汉肺炎”,甚至根据最新美台间的官方文件显示,双方还刻意加入了“源自中国武汉”的新冠肺炎病毒。鉴于台、美官方的举动,也有意无意让台湾民众加深印象、甚至习惯地使用“中国病毒”、“中国武汉病毒”等具深层“意味”的用词。

但值得留意的,无论是台湾总统府,或是其他政府单位的英文稿件,却是延续WHO的规定,使用了新冠肺炎病毒正式外文(COVID-19)统称,两者表达方式的差异,令人合理怀疑民进党政府是否又在“名称”上操弄政治(仇中)情绪。

图为台湾外交部发布第070号新闻稿,红圈为中英文版本针对“新冠肺炎”的称谓。

众所皆知,WHO之所以表明强调全球各国不该再使用“武汉肺炎”,是秉持排除“地域、族群”命名传染疾病所带来的社会仇视、族群歧视,更指向感染者不受制于社会压力,进而主动通报病情,达到抑制疫情之果。

举例来说,盛行于明清时代的汉生病(Leprosy, 又称痲疯),由于当时医疗资源的限制,加上社会对于痲疯病是“个人道德罪行所引发”的诠释,以及“认为‘卖疯’也就是与健康(无罪)人士性行为能减轻病症”的谣言,容易造成染病患者担忧失去地位的焦虑、名誉扫地的情况下隐匿病情。而当恐慌坐上了隐匿的温床,传染疾病当然犹如“尸速列车”般的横扫中国。事实上,现今艾滋病(AIDS)的扩散,无不与疾病的“污名化”息息相关。

其次,当川普与台湾官方口口声声指称“新冠肺炎”是来自“中国武汉”,但问题是,根据现有医学研究结果,都仍未确定“新冠肺炎病毒”源自何方;且美国疾控中心(CDC)专家近期也承认,境内流感死亡病例中,有些属于“新冠肺炎病毒”。也因此,关于新冠肺炎病毒的起源,还是需要通过科学全面客观地探讨。

民进党政府过度操弄反中,加上舆论与部份媒体推波助澜,反使蔡英文政府难以缓和两岸关系。(台湾总统府供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疾病“污名化”背后的解读。英国科学家保罗.斯皮克(Paul Spicker)于1984年的研究指出,“污名化”是一种社会控制的表现,与权力密切关连,谁拥有意义生产权,就拥有了控制权。换言之,人们可透过贴标签与谴责(污名化)的方式,来强调所属生存空间、资源分配、竞争体系的区隔,这时就会产生、并维持彼此之间的“距离”。

而这般疾病“污名化”的诠释,如若放置现今中美两国关系看来,则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好比川普执意叫骂“中国病毒”,不正表现通过疾病“污名化”来削弱中国大陆的国际地位,以及以“人人恐惧病毒的心态”达到国际社会孤立大陆的效果,继续推动美中经济与科技领域的“脱钩”。这也是为何川普的政府官员喜爱“污名化”中国大陆,因为可借此重新打回“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诺言。

再者,“污名化”也可达到权力的巩固。一旦“个人(或国家)”被予以污名的标签,社会便自然而然建构出一套贬抑、排斥的机制,来合理化所有的歧视行为;相对“被污名者”来说,其薪资、社会地位、权力将面临被剥夺的情况,进而区分、巩固“污名者”的权力地位。否则,2003年中国大陆发生SARS疫情,为何美国政府官员不跳出指责“中国病毒”,因为那时中国还未强大到足以威胁美国的国际地位。此外,这类“污名化”又可将“疾病发源地”作为所有问题的症结,借由问题的简化,让老百姓忘了去追究相关机构应该担负起的责任,就像美国境内正面临“新冠肺炎”大爆发,而医疗可能面临不足的窘境。

台湾学者范世平在脸书引以为傲的宣称,川普有看他的脸书(Facebook),所以进行肺炎病毒“正名”运动。(Facebook@范世平)

同样情况,也可在台湾一窥踪影。当民进党政府不断指称“武汉肺炎”,另一方则下令“执行台商回流及投资台湾方案”;当台湾官方宣传“源自中国武汉的肺炎”,一边则是一刀切与中国大陆的往来,但却也疏忽了对欧美等地入台人士的严格筛查,造成现今台湾确诊案例突破百例的情况。

坦白说,当老百姓脱口说出“武汉肺炎”等词,其实并无他义,毕竟此次疾病一出,多数传播管道均使用“武汉肺炎”代称。但当WHO为该疾病“正式”命名以后,身为WHO一员的美国,或是亟欲争取加入WHO的台湾,也该顺应国际游戏规则,而不是刻意在公开场合拒绝更替,甚至加油添醋的将新冠肺炎“污名化”,并纳入族群、国与国、与两岸冲突竞争之中。当政治人物加以渲染,可想而知社会的情绪将变得更加剧烈,冲突暴力更是因此而生。

当川普再三要求美国药厂及科学家们务必在数月内研发出新冠病毒疫苗,但对待疾病名称却采“不科学”的态度;当台湾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宣称“防疫工作都有科学的根据”,但在防疫策略上却“只”针对中国大陆。若说这不是“污名”,难不成是理性又客观的“科学”?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