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国开始重视社会隔离 但难实现真正隔离 /

美国开始重视社会隔离,但难实现真正隔离

籍贯在重庆的常住美国麻省的黎某,在3月13日带着丈夫和孩子从洛杉矶乘飞机赶往北京后,于3月16日被确诊为新冠肺炎,17日其丈夫也被确诊。这一事件的背后,更多地反映了美国的抗疫演变史。

报道称,黎某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渤健公司,在阿尔兹海默症药物研究上具有巨大的成就。该公司表示,黎某回国是她的个人决定。

2月26日至27日,该公司举行了“领导力会议”,来自世界各地的175名员工参加了会议,黎某是其中一位。至此,麻省最大规模的一起聚集性感染事件在此爆发。在麻省确诊的218例患者中,有102例与渤健会议相关。由于缺乏警惕性,参会者可能已将病毒带到了更多的地方,从美国各州的案例来看,多起确诊病例与这次的参会者有直接关系。

据悉,美国疾控中心规定的核酸检测标准非常严格,没有旅行史、无法证明自己是“密切接触者”的人们申请检测都会被拒绝。随着疫情的蔓延,很难达到“密切接触”的标准。于是在2月28日,疾控中心将检测权下放至州一级。

3月3日,该公司内部50名员工出现了流感症状,但被告知不符合核酸检测标准。3月4日,一部分渤健员工要求做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但当地医院表示没有做好准备,但根据当地的检测标准,部分人员接受了检测,3月6日,当地建立了临时检测站,以满足不断增加的渤健员工检测需求,大部分与会人员都有接受核酸检测的资格。

3月10日,麻省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当天全州92起确诊病例中,有70起与渤健会议有关,参会人员几乎都可以进行核酸检测。然而在3月12日,黎女士一家却选择回国。

美国相关部门表示,美国的居家隔离没有强制性,也没有中国式的大范围隔离监督。但自3月以来,美国确诊病例激增,各州开始采取更严格的手段,防止病毒扩散。但居民被允许购物和看病,访客也可以随时进出该地区 ,还可以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对于那些被隔离的人群,美国缺乏足够有力的后勤保障系统,来实现大范围的物资调配。因此在美国难以实现“隔离”。

随着疫情肆虐,美国政府对社会隔离越来越重视。3月16日,特朗普首次建议取消大规模聚集性活动。减少10人以上的集会,避免外出旅行,去公共场所进餐。并表示,如果有人确诊,全家人都要留在家中。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