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台防疫合作惹议 特朗普为何打出台湾牌 /

美台防疫合作惹议 特朗普为何此时打出台湾牌

据台媒报道,台湾卫福部部长陈时中于当地时间2020年3月18日的防疫记者会中,通报新增23例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其中本土案例2例、亚洲境外移入2例、欧亚境外移入19例,累计确诊病例达100例。而在18日另一场记者会上,陈时中宣布,3月19日起将实施"入境管制”,试图最大限度地提高防疫工作的警戒程度。

而在日常的防疫工作之外,外交部长吴钊燮、美国在台协会(AIT)处长郦英杰于3月18日共同发表“台美防疫伙伴关系联合声明”,除了物资交换外,台美今后也将在药物、疫苗开发,以及各项防疫及抗疫措施方面加紧合作。

吴钊燮表示,“台美关系密切,抗疫中也在同一阵线。台美双方为因应未来防疫需要,在全球防疫抗疫物资发生缺料、抢料的情况下,美方已为台湾保留30万件防护衣原料,而台湾方面在口罩产能稳定后,也计划每周供应美方10万枚口罩,以利携手对抗疫情”。

对于口罩的供应,陈时中则补充一个“但书”,他表示台湾口罩每日生产量能已达1,100万片,未来会持续增产至1,300万至1,500万片,考量台湾在实体贩售方面,还有民众仍买不到,会紧急处理相关情况,处理完毕后才会开始提供美国口罩。不过此举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争议。

由美国和台湾共同发表的“台美防疫伙伴关系联合声明”,除了在“口罩外交”上引发争议,另一方面也有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疑虑。

而台湾每周供应美方10万枚口罩的讯息则在大陆媒体上“疯传”,观察者网以“打脸”来形容这个台当局支援美国口罩的举动将会和台湾经济部1月底推出的“口罩禁止出口”以及在2月13日宣布将其延长至4月底的禁令“自相矛盾”,言下之意其实就是台湾当局的“口罩禁令”是针对中国大陆的疫情,而面对美国的疫情就没有所谓的出口限制。这个说法显然必然会引发大陆民众的愤怒情绪。

不过如果深入分析,则可以发现台湾在1月底的“口罩禁令”,是从防疫的角度禁止口罩出口以防台湾陷入“供需失衡”的社会恐慌,而且台湾在2月初的口罩每日产能因为适逢春节仅约有400万,和目前每日产能已是“不可同日而语”。另一方面,台湾每周提供美方10万口罩是政治行为,为“台美防疫合作”的六个项目之一,而对台湾来说,更重要的是未来有机会取得美国生产的疫苗和快筛。此外,它是属于物资交换的范畴,用台湾能够稳定生产的口罩换取防护衣的原料,对于台湾的防疫工作其实是互利双赢的局面。不过大陆民众从情感的角度仍然可能会对台湾当局的做法感到失望或“心寒”,也普遍认为台湾当局错过了“雪中送炭”挽救两岸关系的最好时机。

与其关注在台湾援美10万口罩的表面意义,更值得关注的其实是台美防疫合作的战略意涵,以及它对于冲击“一个中国”原则的背后意图。

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所长翁明贤指出,“台美高规格发布防疫合作联合声明,足以凸显双边战略同盟关系,并进一步制约中国在印太地区的扩张,美方也借此表态台美关系不受中美关系影响或制约”。

此外,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国防资源与产业研究所所长苏紫云则认为,“防疫和医疗属于非传统安全合作,敏感度相对低,但正当性很高,台美选择在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之际发布相关联合声明,可谓展现高度政治艺术,也为台湾争取更多包括拓展国际空间的筹码”。

台湾问题始终被中美的大国博弈所框架。而今,中美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扩散也陷入新的对立,不管它叫“媒体战”或“舆论战”。近来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在面对美国疫情扩散、股市大跌、经济下滑等连锁反应,同时伴随美国前副总统拜登(Joe Biden)即将在共和党内胜出所感到的“芒刺在背”,都让特朗普认为必须赢得这次疫情的“舆论战”,才不致于让2020总统大选提前“崩盘”。

其中的关键便是如何将美国的社会动荡成功“甩锅”给中国政府的防疫不力,这便可解释为何特朗普近来要“口无遮拦”的说“中国病毒”,就是要替当前的难堪局面解套。而美国在此刻接连打出“台湾牌”,便是认为台湾“亲美抗中”的社会情绪必然能在这场“舆论战”中成功扮演华语文化圈的“马前卒”,重新将全球疫情扩散的矛头指向中国,而这或许才是美台防疫合作的深意所在。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20-03-23 19:36
    您已点过赞
    美国现在自身一堆事儿都忙不过来,台湾还不老实点儿。大陆武统,美国也顾不上问啊
  • @ 2020-03-23 17:22
    您已点过赞
    美国耍无赖要甩锅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