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本地大陆富豪漠然冷对「上海首富」落马案 /

本地大陆富豪漠然冷对「上海首富」落马案

「上海首富」周正毅夫妇最近成了中港最「红」的新闻人物,涉及巨额贷款及贪污丑闻案不仅上了头版,而且也让一般小市民「管窥」到中国富豪发迹史,一个小学学历的普通人,是如何在中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中,从小食摊发达而起。新闻热炒再加上些香艳绯闻,极大吸引了读者。而在本地百万仍至亿万大陆新移民富翁中,也不乏有部分相同经历者,但他们普遍对「上海首富」案淡然视之,对於大陆波涛凶涌的富豪命运见怪不怪,有人认为无论周正毅是好是坏,都是大陆制度下创造出来产物,本来在大陆资本市场就是一个残酷的战场,输赢就是自己都看不清,光辉可能只是一线间,但无阻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

光辉之中往往是黄粱一梦

现在加拿大一年要接纳约2千个大陆富有商业移民,约半数会选择定居於安省,特别集中於大多伦多地区,不少身家在千万甚至上亿人民币,而他们暴发经历中不少有与周正毅部分相同之处,或从小生意开始,或炒股然后在资本市场大展拳脚,他们利用大陆政策及本身的敏锐判断,在几年中成为巨富。

42岁的周正毅只有小学学历,这位出生於杨浦工业区的上海冒险家,17岁遇上改革开放时机,先开小馄饨店,接著设摊卖廉价服装。慢慢开始穿梭於广东、福建,自己提货、出货,运输。1987年漂洋过海去了日本。当时101生发水在日本大卖,他嗅出发财味,就抢卖生发水,累积了第一桶金。

1989年他回上海开饭店,经济新式餐饮,接著又开桑拿、卡拉OK。他太太毛玉萍与香港人合夥做地毯生意也得很顺利,几年生意下来,他们的原始积累已颇为丰厚,并常常往来与香港於上海之间,颇有跨国生意人的意味。 1994年,夫妻两在上海国际饭店后的黄河路美食街卖下一栋五层楼房,开起了高档的「阿毛炖品」,年利一千万,在上海滩打下名气。

此后,他开始经营股票,最早买的是国有企业员工股,周正毅专捡便宜货,让他翻了好几番,资本累积到近十亿。 上海股票尝到甜头后,正好遇上金融风暴,香港股市大跌,他立即调集数亿资金入股香港蓝筹「和黄」、「长实」等股票,一年多后大涨,令他再度尝足了胜利的果实。1997年,他成立「农凯集团」,将手头膨胀的热钱进军上海最低档时期的房地产,他研究和总结了那些做房地产失败的教训,专门收购「烂尾房」,经过整修,装璜,房价好时,又是以数倍价格抛出。后来他开始收购上市公司股权、证券公司、大笔盘下土地,农产品、高速公路、游船,甚至银行。

实际上周正毅在大陆商业圈并非红得发紫,知之详情者并不多,其名声跃起与香港传媒热衷於报导其徘闻有关,如与章小蕙、前亚姐杨恭如的关系,增加周正毅的知名度。

同样也是由买认购证、炒股发起的李云(假名),3年前移民多伦多,现又重返上海,投资成为上市公司老总,并继续在国内股市大展手身。他在长途电话采访中称,实际上周正毅是在海内外媒体炒作下才「红」起来,以往国内名声并不大,出事后虽有些股票跌停板,但总体上不会影响大市。

他非常认同海外对中国富豪「出事」的一些分析:他们都是民营企业家,通过炒股积累财富,进而滚动到房地产、农业、金融业、贸易、及高速公路等众多行业。官商勾结,以高手段豪派行贿,出事后案情复杂,数额巨大,牵涉面广。李云也不否认,在大陆巨富的球越滚越大,与政治的牵扯也会越来越强。

李云与周正毅有起步近似的经历,当年上海发行第一批股票认购证,30元一张,后来暴涨至100张达7、80万元,而先行持证购股,大多轻易发达,涨数倍还是小意思,有些面值1元的发行股,上市后暴涨至百元情况都有。李云当年就从中积累了50万元的原始创业资金。这批人成为早期的巨富,有些人就由此走向更广阔的生意圈。

他表示,实际上这些能上「富豪」榜的都是很有能力的高人,他们得益於时势、政策,但最终也可能因此陷於一个疯狂的圈子中,逃不出来,聪明反被聪明误,往往最光辉之时,就埋下了毁灭的隐患。但不能因此认为大陆资本市场前景灰暗,都是贪污行贿的情况,相反的是,市场在不断完善之中,更重要的是中国另一波的商机很快会到,所以他还会在大陆市场中奋战,但论生活质素,他还是最喜爱多伦多,将来还是会回多伦多生活。

在大陆股市战场「灭」了很多人

访谈本地一些大陆富豪,大多称不太了解周正毅,一位现「赋闲」在家的大款说,「真正有钱人是不敢吹得太多,像周正毅那样在香港如此高调,必然背后有其商业目的。就像在多伦多有钱的大陆「财主」不少,但能看到几个在社区中高调活动,无论哪个社区,依我观察,社区活跃份子都不会是很有钱的,到底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本地一位从大陆股市起家并有上亿资产的富豪张先生,非常了解大陆资本市场的情况,他认为,真正能在大陆股市常胜不败的不多,与周正毅相似,他发起就是从90年代初由一级市场原始发行股做起,拿著家中4万元,由认购证开始,逐渐做遍了全国各地股市发行股,面值1元的股票一上市就涨至1、2百元的情况也不少见,暴发是完全可能的。记得最惊险的是做西藏第一次股市,要求一定现金交易,用三个大箱子装了1200万元现金飞到西藏,全国涌进13个亿资金,因为机场离市内有100多公里路,最后出动军队保护现金运送。但最终在全国各地做第一批股票的人都发了,为日后发展打下了基础,所以哪里有开市就冲哪里,成天飞来飞去。

但张先生也称,很多暴发者后来还是「灭」在股市,有人在前两年大陆股市下滑时,一周就可失去数千万元,所以真正靠股票发家,又能在股市中长期生存者不多,移民海外更少见,现在大多数商业移民主要是靠经营企业、技术致富真本事积累财富。自然还有一种是依靠权力,以国有企业上市资源、额度,中饱私囊,这种情况也不少。

据一些熟悉本地富豪内情者称,在多伦多也有赖昌兴般被中国通缉的经济犯,有些案情与周正毅情况相似,贪污受贿,他们虽然在本地不缺钱化,但已永远无法重返大陆,只有「自生自灭」,一旦回去不仅是他本人可能人头落地,而且连带很多人会被牵连其中遭殃。

张先生称,在多伦多大陆富豪形形色色都有,英文一句不会的「土财主」也有,在国内风光的上市公司总裁也有,但基本上都不会看淡中国大市发展,且人民币有升值潜能,未来几年人民币会实现自由兑换,所以现在主要投资仍会放在中国,也不急於将钱通过一些如地下钱庄般的非法途径转出,将来一样可合法周转资金。

张先生认为,周正毅般的富豪案将来还会出现,本来就是制度、环境造就了这批人,他们最后扩张至上市公司、地产等行业,与一般炒股已很大不同,关系更为复杂,出了问题也很难理清,特别是在大陆政策变更之中,不像北美有一套严格的法律制度,但始终这是一个市场发展过程,中国一定会走向更健全的社会制度。(文/王迅雷)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