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方方胡锡进再掀"骂战" 曝日记出版幕后 /

方方胡锡进再掀“骂战” 曝日记出版幕后

尽管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中国持续走低,但围绕湖北作家方方以及《方方日记》的争议仍在发酵。方方和北京资深媒体人胡锡进的“骂战”再度引发热议。

4月20日,方方在中国社交媒体微博转文《蠢要蠢得有道理,坏要坏得有底线!》时说,就目前形势看,老胡(胡锡进,编者注)的阴谋诡计几乎是得逞了,但是我真不知道,打倒甚至打死一个作家,对老胡有什么好处?

方方在微博指责胡锡进搞“阴谋诡计”欲打倒她。(微博@方方)

方方续说,作家其实就是说了真话,说了真实感受!没有配合表演,就为老胡所不容忍。老胡有时候也表现得忧国忧民,但在对方方的评价上,就暴露了其正值投机者的嘴脸。

在上述转文中,作者配发一张由“大尸凶”所画的漫画,其中将“围攻”《方方日记》的人画成“手举火把、大刀,头梳长辫子”的“网络义和团”。自日记引发争议以来,方方对于批评者皆以“极左”“文革”回应之。

随后的4月21日,中国官媒《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个人微博进行隔空回应。他说,“你被‘打倒’了吗?你不是都好好的吗?是官方处理你了还是主流媒体批判你了?我觉得,你总体上应当算是我们社会每一个时期的幸运儿,包括武汉封城的时候,甚至包括现在,是这样吗?”

胡锡进继续说,“你自己说,你的日记如果不是因为呼应了时政,就凭里面的文字水平和思想深度,它会在那么大的范围内被关注到吗?既然它是踏着时政上来的,就必然会在时政层面遭到争议,而且它有多大的关注度,争议就可能多大。这个道理你应该懂得。”

胡锡进回应方方的指责,言辞中被认为充满言外之意。(微博@胡锡进)

对于《方方日记》所引发的争议,胡锡进表示,一直主张中国社会要包容方方的写作,社会应有各种不同的声音。但他也称,“这也需要是你面对互联网上尖锐批评者时应有的胸怀。”

“但你好像特别受不了批评,表现出某种受迫害妄想症,看到哪个批评者都像是见到了‘红卫兵’,仿佛遭遇了‘文革’。其实,与你骂的很多年轻人相比,你自己的词库里有相当多‘文革’时代的畅销词”,胡锡进认为。

最后,胡锡进“劝”方方,“平静一下自己,不要有委屈感。你的名气比武汉封城之前大多了,人们说,厚德载物,你或许需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品格来承载今天的位置。而做人是需要一生不断学习的,别嫌我最后说,你和很多人的对骂,显示出你有继续学习做人的很大空间。”

对于胡锡进的回应,有好事网友总结其大意为“其一方方得便宜卖乖;其二方方日记文笔差;其三,方方才是‘文革’余孽;其四,方方不配做人”。对此,方方在最新微博中写道,“呵呵,对胡锡进这样的人,我已经懒得评价了。”

值得注意的是,方方还在4月21日的微博中援引已逝世的中共领导人胡耀邦的话称,“坚决不许对作家打棍子,人家打棍子时候我们要保护他们。”她还建议胡锡进学习相关文章,称“这次网络文革,极左团伙用各种谣言挑拨民众攻击我,胡总则为他们助了最大的力。这将会是胡总一生的耻辱”。2020年4月15日正是胡耀邦逝世31周年纪念日,他曾担任过中共总书记,但在1987年因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力而去职。

武汉作家周百义披露有领导找过方方谈日记出版问题。(微博@地瓜熊老六)

对于方方引用胡耀邦“不许打压作家”的讲话,微博首席执行官(CEO)王高飞在个人微博“来去之间”称,胡耀邦这个“不许”其实是指官方,不是“社会大众”,但对50年代生人(指方方,编者注),这辈子哪经历过“跟普通网友对线时政问题”,他们世界观里讨论时政的对象是“体制内”,网上这些网友,博主(指方方)是绝对不相信都是普通年轻学生,肯定认定了都是披着马甲的造反派。

围绕《方方日记》所引发的争议,此前知名的中共早期军事人物叶挺将军孙子叶大鹰亦在微博声援方方,认为这些批评者们是在对方方搞“文革”,但其在最新微博中称,“外国势力围攻中国最想看到的是,中国人自己打起来......对方方有不同的看法,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儿。争论一下也很好......”态度似乎比之前较温和的多。

与方方同处湖北作家圈的前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长江出版传媒副董事长周百义此前亦在微博中狠批批评者,并称所谓《方方日记》给他国送去“弹药”的说法不成立,其引用律师的话说,“方方的日记不可能成为证据,理由是方方不能成为承担国家责任的主体”。

不过,周百义在最新回应中指,自己对方方的争议持中立态度,并透露对于日记海外出版一事,“中央有机关不是没有找她,有领导专程到她家交流,但并没有阻止她将书拿到国外出版”。

围绕方方的日记出版一事,中国舆论场出现巨大撕裂。(微博@韩东言)

多维新闻稍早前在多篇文章均指,方方有权对体制与社会缺陷进行批判,这不仅是她的权利和自由,是她的职业,也是她身为一个国家公民的责任。任何一个正常社会都不能只有一种声音,任何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的个人或组织都应该被批判、应该引起社会警觉。

同时,身为一个批评与质疑者的方方,也要允许别人对她进行质疑与批判,要认识到自己的视野与思考深度也存在局限性,不能垄断了批评与质疑的权利。在政府决策与行为不当时敢于站出来批评是一种责任担当,在国家与民族利益需要时学会克制自己,也是一种责任担当。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