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疫情中,这些澳洲“黑科技”或拯救世界 /

疫情中,这些澳洲“黑科技”或拯救世界!

澳大利亚身为医药科技领军国度

澳大利亚在本次疫情下的

几大科技发明

也正在拯救全球

“人工智能”病毒检测

目前,测试新冠的方法有核酸检测和胸部CT影像,二者各有优缺点。

澳洲开发的这款“人工智能”检测工具,就是针对胸部CT影像的辅助。

用武汉作为例子:此前武汉部分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全院一天CT量曾超过1000例如果按照一个病例一次CT要拍300张照片算,意味着一个医院的影像科医生要一天要看30万张片子

临床诊断中,医生肉眼辨别CT影像效率较低,每一病例需要耗时5~15分钟。

计算下来,医护人员面对难以想象的巨大工作量。

这种情况之下,人工智能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澳洲开发的这款人工智能诊断工具,将帮助世界各地的医务人员快速识别患有新型冠状病毒的人。

这项名为COVED的技术由悉尼大学附属初创公司Detect-X发明,最初是为检测乳腺癌。但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和欧洲新冠患者的CT扫描,很快对该技术进行了改造,以识别该病毒,并且可以在短短1个小时得出结果这是因为从技术层面,该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提升效率,为经验还不丰富的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使得整个诊断速度加快。

该公司的医疗辐射专家兼首席执行官Patrick Brennan教授说:这项技术不仅提高了速度,还提高了精确度。人工智能可以向医护人员解释肺部的扫描结果,从而实时检查每项诊断的准确性,并挽救患者的生命。

更好的消息是,

澳洲这项技术

将免费提供给世界各国

凡是有需求的机构和政府,都能免费获得,成为所有患者的福音。

Patrick Brennan教授说,这项技术对缺乏放射科医生的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这使得远程“云检测”成为可能。他说:“我们的测试不仅能帮助人们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而且还能识别人体任何部位出现的可能危及生命的病症。”COVED平台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互联网连接访问,并得到了大量医疗专家和跨国公司的支持。呼吸机“黑科技”

呼吸机——新冠重症患者的救命稻草,今年以来变成了高频词汇。

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这场危机已经给全球呼吸机供给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全球都面临着医疗物资短缺的问题。

近期,各国纷纷抢购呼吸机,各种外交手段都用上了,大量非医疗用品制造业(比如汽车制造业)也都纷纷转行生产呼吸机。一夜间,呼吸机价格飞涨一台原价25万呼吸机在一小时内涨到30多万很多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本买不起这么多呼吸机,导致健康危机日益严重。

而且,即使加大了生产规模呼吸机的生产交付周期一般为两个月按照目前的全球疫情发展速度患者无法等待这么长时间

据《每日邮报》4月14日报道,澳洲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方法,

可以让两名患者

共用一台呼吸机

以应对呼吸机不足的问题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来自莫纳什大学、The Alfred和墨尔本皇家女子医院的研究人员在模拟模拟环境下,实验了呼吸机分离使用并取得成功,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周二的《麻醉学》(Anaesthesia)国际期刊上。

这一发现被誉为是一项突破,这对全球来说,是最及时的救命稻草。

例如在欧洲和美洲的疫情爆发中心,就经常出现呼吸机供应不足而被迫放弃病人的案例。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上个月,美国密西根州诺维市(Novi)Ascension Hospital急诊室护士麦唐纳(Mary Macdonald)发出一段公开影片。

她说:“我的病人,在清晨用掉了医院最后一部呼吸机,接下来我必须替入院的重症患者决定他们的生死,真的非常可怕。”

这位医生在视频中表示:

“我们医院的情况就像意大利,从晚间10时到隔天早上,帮了几个病人插管,当时有十名病患都在用呼吸器。

我的病人在早晨7时,用掉了医院最后一部呼吸器。医院资源已经非常有限,包括tylenol等药物均用空,呼吸器也没了,这代表着接下来我们必须做出病患死或生的决定。”

而不得不“决定病人生死”是目前很多医生面对的残忍事实。

研究负责人Alexander Clarke表示,新冠患者可能会发展成渐进性病毒性肺炎,导致严重的呼吸衰竭。

在对抗新冠病毒时,呼吸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设备,用于治疗患者的肺功能衰竭。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自疫情爆发以来,澳洲大约有2200台呼吸机,如果配合该项新技术,最多将有4400名病患可以同时使用到呼吸机,但联邦政府将目标定在1万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