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陷被动 调查病毒和调查中国的区别 /

中国陷被动之境 调查病毒和调查中国的区别

全球疫情爆发之后,追溯病毒源头成为了各国舆论关注的焦点,而在诸多舆论里,问责中国的声音不绝于耳,其中就包括“向中国索赔”,以及“中国制造病毒”的猜测。随着 “讨伐之声”越来越大,中国也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

中国陷入被动之境

作为最先爆发疫情的地区,中国被国际部分舆论定义为了“病毒发源地”,而随着全球疫情越发严峻,要“中国负责”的讨伐之声也越来越大。4月21日,美国中部的密苏里州总检察长就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对中国发起了起诉,成为了首位起诉中国的美国州;4月20日,美国、英国等40个国家约1万名市民向中国政府提出集体诉讼,追究中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责任;4月18日,美国共和党国会议员签署法案《2020年感染美国人法案(Americans Act of 2020)》,允许美国人就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起诉中国政府。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新冠病毒的起源科学界早在2月给出了答案。2020年2月,英国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刊出了一份来自8个国家的27名科学家的联署声明,认为新冠病毒和其他新兴病原体一样,源于野生动物,强烈谴责新冠病毒非自然起源的阴谋论。世界权威期刊《自然》也在3月刊登了一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专家共同撰写的研究报告,指研究了病毒的特征和结构后认定病毒“不可能是人工制造”。

“病毒并非人为,而是自然形成”的结论足以推翻“中国制造病毒”的猜测。而即便如此,调查病毒和中国的声音在国际舆论上还是络绎不绝,除了“中国制造病毒”的指控,还有更多人的论述是“中国隐瞒疫情从而连累自己连累世界”等。

调查病毒和调查中国之间的区别与关联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都相继表示希望能够调查病毒的起源。要调查病毒源头的目的无非是要用实际的调查行动和结果去找出引发这次病毒爆发的真正源头,弄清楚此次疫情的真相。这是每次疫情都会进行的循例工作,从表面上的目的看,这样的要求似乎合乎情理。在这一点上,西方国家的大部分领导人是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也有着一致的立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查所处的背景与以往历史有载的疫情调查有着较大的不同。此次开展调查的背景是建立在中美矛盾之下进行的,换而言之,美国呼吁的调查病毒其实就是为了营造施压中国的氛围,以此推诿川普(Donald Trump)政府防疫不当的政治操作手段,所以美方这一次鼓动的调查既是调查病毒,也是在调查中国。

只不过川普知晓难以就此追究中国,所以他在表述上也为自己留了余地。他说:“如果中国是故意造成(疫情爆发),那么应当承担后果”川普所言是政治正确的说法,按川普的说法,他补上了一句“如果中国是刻意……便”这样的话,就算无法证明中国是“刻意”,但是其试图营造“施压中国”的舆论效果却已经达到了。

需要注意的是,当中美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舌战之际,其他国家便不得不面临“选边站”的情况。为了互不开罪,即便知晓这样的调查根本难以成形,不少西方国家的领导人还是采用了:“既有争议便要调查”的保守回应。例如4月19日,澳大利亚外长佩恩(Marise Payne)关于呼吁对疫情进行独立调查的言论。至于法、德、英的领导人,也都对中国疫情数据和透明度有着或多或少的质疑,但并没有直言要调查中国,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就说:“认为中国已经很好地应对疫情是‘天真’的想法”来看,没有言明要“调查中国”的意味。而英国外交大臣拉布(Dominic Raab)也只是敦促“中国必须回应疫情如何爆发的尖锐质疑”。

“各国针对中国”的假象

面对如此被动的舆论境况,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4月2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对澳大利亚和美国进行了批判。耿爽表示,佩恩有关言论毫无事实依据,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他还呼吁美方个别人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尊重国际公论,停止对中国的无端攻击指责和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不可否认,此次“调查”事件发起的背后就是美方利用舆论施压中国的举措。美国国会议员签署法案《2020年感染美国人法案(Americans Act of 2020)》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中国有此激烈的回应也是有据可依。

虽然如今看似各国都在就疫情批评中国,北京落入颇为被动的局面,但其实美国对中国的态度,与各国对中国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各国虽然有不满,但其实目的与中国类似,都想更多地了解病毒。反观美国在此基础上,更希望将疫情化作对中国的舆论武器,而最终北京方面能否化被动为主动,转危为机,甚值得各界持续关注。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