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疫情照常度日 数字使瑞典佛系抗疫蒙阴影 /

疫情下照常度日 数字使瑞典超佛系抗疫蒙阴影

酒吧、餐馆照常开放,公园、市场依旧满是人潮,三五好友在露天咖啡座享受阳光与新鲜空气、年轻人在拥挤酒吧内狂欢......在新冠肺炎风暴席卷全球之际,瑞典民众基本上一如往常的生活,与其他祭出禁足令、几乎处于全境封锁状态的欧洲国家形成鲜明对比,也让瑞典政府强调民众“自我负责”、尽可能不下达强制规范的“佛系”抗疫路线引发关注。

目前为止,瑞典当局除了禁止民众赴安养院探视长者、取消50人以上的大型集会与体育赛事外,仅呼吁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落实“社交疏离”(social distancing),尽可能居家远端办公,发廊、酒吧、健身房甚至部分电影院都仍照常营运,违规者几乎不会面临任何处分。

“很高兴我们没有进入封锁状态,生活还是要继续过下去,”44岁的马特森(Johan Mattsson)告诉《纽约时报》(NYT):“我对死去的患者表示敬意,但瑞典做的对。”

截至台湾时间29日下午,“不封锁、不禁足、不停课”的瑞典累计逾1万9千起确诊病例,2355人病故,表现胜过许多疫情失控的欧洲国家,也被视为无须实施严格封锁,即能有效控制疫情的成功范例。

相较之下,其他北欧国家实施的封锁措施则严格许多—丹麦早在3月11日便率先全欧封锁国界、禁止10人以上聚会,也是欧洲最早停课、关闭商店的国家之一,芬兰及挪威也在3月中旬陆续进入紧急状态并祭出多项禁令;芬兰的的紧急状态至少将持续至5月13日,挪威、丹麦则已开始逐步放宽相关限制。

“瑞典模式”神话背后:死亡率比美国还高!

不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与网媒“VOX”皆指出,虽然瑞典迄今为止看似幸免于疫情失控爆发,但一旦深究统计数字,就能发现北欧国家两种防疫路线的差异,似乎也反映在新冠肺炎的死亡人口比例上。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HU)数据,瑞典每10万人平均有22起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虽然不及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但却比地理位置、文化社会背景相似的北欧诸国高出许多—数值是丹麦的3倍,更较挪威、芬兰高出逾5倍—甚至比全球疫情最为惨重的美国还要高。

而在与瑞典人口数相近的捷克,当局在3月12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后,明快祭出旅游限制、禁止大型活动、关闭非必要商家等措施,更是欧洲少数要求民众上街须用口罩或围巾遮脸的国家,平均每10万人仅有2起死亡病例,仅是瑞典的10分之1。

强调公民自律的瑞典式防疫

英国广播公司(BBC)曾分析,瑞典政府将“个人责任”置于防疫政策的核心,期许公民对公众利益负起责任、遵守防疫准则,政府也得以在不采取强制性措施下防堵疫情,却也引发学界批评声浪。包括诺贝尔基金会主席赫汀(Carl-Henrik Heldin)在内的2000名学者,在3月28日联名发表公开信呼吁政府立即采取行动,实施严格限制社会人际接触的措施,强调“我国不该在遏制大流行疫情的工作中成为例外。”

“瑞典目前为止的死亡人数,很明显地比不少欧洲国家还要多,”卡罗林斯卡医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教授艾伯特(Jan Albert)告诉CNN,尽管全世界没人能确定何为最佳防疫策略,但“至少有部分原因是缘于我国没有法律规定的严格封锁措施。”

瑞典卫生经济研究所(IHE)的林格伦(Peter Lindgren)则认为,瑞典在加护病房的新冠肺炎患者人数,在过去数周相当稳定,还有20%的空床率得以收治重症病患,显见该国医疗能量目前足以应付疫情,当局的防疫败笔在于使病毒蔓延至老年安养机构,导致大量患者死亡—瑞典至少有50%的死亡病例为居住在安养院的高龄人口。

面对外界质疑,瑞典卫生部长哈伦格伦(Lena Hallengren)强调,瑞典虽未全面封锁,但不代表民众的生活一切如常,当局也在专家襄助下持续评估相关措施,并称要在此刻评估瑞典防疫路线的成效仍为时过早。

外交部长林德(Ann Linde)则向《卫报》(The Guardian)坦言,如此高的死亡人数在政府意料之外,但澄清外界对瑞典的防疫政策有许多误解:“我国的目标与各国政府几乎并无二致—拯救生命、阻断病毒传播、确保医疗体系足以负荷、减轻对工商业的影响—我们希望在公众与政府间建立长期、牢固的信任关系,而如同我们一向秉持的立场,若人们不遵守相关准则,政府完全准备好实施约束力更强的规范。”

“这(抗疫)是一场马拉松,并不是短跑,”林德说道。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