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永久在家工作不是梦 /

永久在家工作不是梦

居家办公(work from home)不再是新鲜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迫使全球大小企业推行减少社交接触的措施,包括要求员工居家办公。虽然部份地区疫情开始放缓,经济活动陆续恢复,但不代表一切将还原到疫情前的景况。居家办公或成为新常态,商业区人流减少甚至改写区内的经济生态。

美国科技巨擘Facebook上周宣布大部份员工可以继续居家办公,直至2020年底。Google母公司Alphabet计划最快6月让15%员工重回办公室,不过同时容许大部份员工继续居家办公,或直至年底。Twitter甚至准许员工自由选择居家办公“直到永远”。

一场世纪疫症迫使企业开拓新出路,成就居家办公的新常态。多得Zoom等工具,居家办公变得轻而易举。全球拥有198间办公室的繁德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Fidelity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s)有约95%员工居家办公。公司利用虚拟专用网络(VPN)容许员工遥距连接网络,并向缺乏可靠家居Wi-Fi的员工提供无线热点。

公司首席风险总监蒙塔纳(Greg Montana)透露,如果员工居家办公富有成效,公司想提供所需的工具。对于重开办公室的计划,蒙塔纳预计首阶段将于第三季末或第四季初开始,让不想感到与世隔绝或工作效率未如理想的员工率先重返办公室。

图为5月5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人踩单车横过纽约市曼哈顿的大街。(路透社)

“天价”办公室不划算

只是真的有必要让所有人回到挤迫的办公室吗?以美国纽约市的曼哈顿(Manhattan)为例,市内三大商业租户巴克莱(Barclays)、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高层不约而同认为,很可能不会要求所有员工回到写字楼办公。

三大银行是纽约市的经济支柱,雇用逾2万名员工,合共租用占地逾1,000万平方尺的办公室。巴克莱行政总裁斯塔利(Jes Staley)表示,将7,000人安置在一栋大厦的观念或者已经成为过去。既然居家办公可行,加上公共卫生风险仍然存在,花费“天价”租用曼哈顿的办公室自然变得不划算。

人流减少拖累周边经济

居家办公除了改变职场文化,也可能改写区内的经济生态。商业区人来人往,带动附近的经济活动,例如交通系统、基础建设、食肆等。房地产税同时贡献纽约近三分一的收入,支付基本服务的开支,包括警察、收集垃圾和修路。税收减少将引发市政府的财政危机,阻碍复苏,造成恶性循环。

位于曼哈顿的唐人街可说是最佳写照。唐人街虽然不时吸引游客到访,不过很多餐厅和商店还是主要依赖金融区以及附近法院和市政大厦的员工光顾。54岁的李先生(Jan Lee,音译)是区内两栋混合用途大厦的业主,有三个商业单位租户,其中一户化妆品店自1月起已经无交租,连同另外两户餐厅也无力缴交5月的租金。李先生的25万美元物业税帐单7月1日到期,也无力负担。他指,不知道疫情过后唐人街还会否存在,形容这样的说法一点也不夸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