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理财 /
  3. “涨”声四起的后疫情时代,准备现金吧 /

“涨”声四起的后疫情时代,准备现金吧

“涨”声四起的后疫情时代

解封和复工使在家苦熬的人们窥见一丝曙光,但对于相当多数人而言,财务方面依旧曙光难现。

最近论坛上有一位网友发帖称:“昨天在网上买了一款我一直吃的花粉,250克含税24多元。由于我对重量没有多少概念,所以拿到实物时才发现比原先的贵了一倍还多,而且质量还差。现在商家多数亏损,所以往往通过涨价来弥补损失,大家购物的时候要小心。”

涨价,已经成为疫情期间的一个关键词。以前去一次超市花费6、70元的东西,现在则至少要100大洋,选择网购的话则干脆连那些价格相对便宜的特价商品也全部自动屏蔽,这样最后算下来花费还要高不少。

特别是四月下旬到五月中旬这段时间,一些华人超市涨价尤其迅猛,几乎是两周就变了一个价格。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很多华人选择不去风险相对更大的西人超市,需求旺盛,因而有恃无恐。当然这种行为有短视嫌疑,价格大涨带来的自然是顾客流失,特别是一些原来青睐华人超市价格便宜的非华裔人群。

涨价不仅仅反映在商品方面。最新新闻披露,日前多伦多市长庄德利再次强烈呼吁上级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否则就需要大幅度削减服务,或提高地税,来填补高达15亿元的预算缺口。

庄德利表示,如果多伦多想仅通过收税的方式来填补,那么地税需要增加47%。这么做不现实,对纳税人来说也太不公平。如果不加税,那么本市就只有削减大量服务了。

47%,这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尤其是目前很多房东本来就度日艰难,不仅工作或生意受到很大影响,还要承担租客欠租的压力,那么地税一旦大涨,基本上财务底线就被击穿了。

可以预见,随着大量的补贴资金直接进入终极消费领域,而生产领域因疫情影响能够吸收的增量资金却越来越少,生产能力严重不足,部分商品面临供不应求的压力,后疫情时期综合物价上涨的动力依然强劲。

而且,政府在支出了大量的补贴金和无息贷款之后,“国库”空虚,未来政府税收这一块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加税和各项费用增加似已难免。

因此,未来加拿大国民家庭债务预期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上升。

纽约联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美国家庭债务总计14.3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较上一季度增长1.1%,比2008年第三季度金融危机期间的高点12.7万亿美元相比还要高出1.6万亿美元。

具体看来,一季度学生贷款增长270亿美元至1.54万亿美元,其中,约有10.8%的债务拖欠了90天或更长时间,整体债务拖欠率下降至4.6%;汽车贷款增长150亿美元至1.35万亿美元,信用卡贷款下跌340亿美元至8900亿美元。抵押贷款增长1560亿美元至9.71万亿美元。

根据CMHC的估计,加拿大家庭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在今年第三季度可能达到130%,这比新冠病毒大流行前的99%大幅增加。与此同时,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比例可能从176%急剧上升至第三季度的230%。

CMH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Evan Siddall说,这个比率已经远远超过了80%的临界门槛,高于80%则会加剧对GDP增长的拖累。

所以,未来对自己的财务状况不可过于乐观,要准备好一定的应急资金,在消费方面也应该有一个比较理性甚至保守的规划。当然,用投资来增加被动收入,这一点不会改变,但投资方向和规模同样需要慎之又慎。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