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和美国差距有多大?C919面临断供威胁 /

和美国差距有多大?C919面临断供威胁

航发难,为什么难?门类多是一个大问题,相对其他发动机而言,比如搞定一个柴油机,很多载具可以通用,搞定一个燃气轮机,大驱吨位直接飙万吨。但是航发就不一样了,小涵道比的太行有眉目了,大涵道比依然吃紧,还有什么涡桨、涡轴,都要大笔的钱砸进去,可以说航发研究是耗时、耗钱、耗人,国力不是如中、美,或者当年的苏联,以一国之力很难去推进。

目前国内的第四代大型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太行”已经研制成功,虽然接近13吨的推力和F22用的F119加力型还有差距,但是相比AL-31而言已没有代差。而为了完成太行的要求,已经花费了40年和上千亿资金,几乎一代人都白了头。

那么如今我们的航发技术和美国差距到底有多大呢?

以“太行”发动机为基础研发的WS-20发动机为例,这种大涵道比发动机最大推力为16吨。2014年在伊尔-76实验机上进行了测试,目前已经全面装备了运-20运输机,成为国产空中平台的主要动力,也将直接用于大型预警机、反潜机等机型的设计工作。

但是如果进行横向比较,WS-20的水平和通用电气等航发大鳄比起来还有一定差距。目前通用最大的GE9X发动机,单发推力可以达到62吨,将成为未来波音777X的发动机。当然,这种大推力发动机也可以随时用于军用平台,而62吨的推力相当于WS-20的5倍,可见国产航发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向上还有很大的突破空间。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航发领域,有部分零部件依然依靠世界供应链采购,在如今美国频频限制国内高科技领域的情况下,有严重的潜在“断供”危险。实际上在今年2月份,就传出了美国考虑取消通用向国内出口LEAP-1C发动机许可的事件,而这将严重影响C919的商业化进程,也影响国内涉足高端工业领域的进程。另外C919的飞控系统也是来自美国。

这种潜在的,时不时就来一下的威胁,将是国内航发和航空领域的心头大患,虽然航空工业在世界供应链之下的整合已经是常态。但是在如今的大变局之下,独立自主将是被逼出的,否则关键时刻不仅是安全问题受到影响,也将在商业上蒙受巨大的损失。

当然了,解决这一切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自己的航发搞上去,从依赖别人转变为让别人依赖你。虽然这说起来简单,但是在工业制造水平、材料加工水平上恐怕还有20年以上的差距。这需要青年一代有更多数理化的人才,搞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在全世界都通用,在航发领域那更是至理名言。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20-06-01 17:23
    您已点过赞
    小粉红出来呀,《厉害了,我的国》里提到到高铁,大飞机,有几样如果脱离了国外的供应链,能跑得起来,飞得起来?华为已经算厉害了,不是也被掐脖子,大飞机,中国就只造了个壳,而且设计飞机的软件,机床都还是靠进口的,以为有钱了,牛逼了,你的钱也是欧美给你订单挣得辛苦钱,人家不原因给你订单了,不愿意给你技术转让了,不让你留学了,你怎么山寨》?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