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在新西兰摆地摊,竟能年入百万纽币! /

在新西兰摆地摊,竟能年入百万纽币!

地摊经济,真的火了。

6月1日上午,地摊经济、小店经济被盛赞为人间的烟火,中国的生机。

于是,地摊经济彻底火爆全网,一大波关于摆地摊发家致富的秘籍,也开始安排上了:

P图大神们,也开始纷纷恶搞全员摆摊。

无论你是明星政要还是商界大佬,只要你是地球人,管它烤冷面、烤地瓜、糖炒栗子,总有适合你的那款摊。

图片来源,微博:@青红造了个白

互联网人转行摆地摊,程序员卖假发,HR搞算命,保证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中国的地摊经济,真的要被玩坏了......

其实,地摊经济并不是中国独有。在新西兰,摆摊也很喜闻乐见。

不过,在新西兰,摆摊可算是一门学问,玩得是不同的境界。

境界一:夜市摆摊

“我们是移民,为了讨生计”

来了新西兰,一定要逛逛这里的夜市。譬如奥克兰夜市,一周7天不打烊。

夜市遍布东西南北各区,大多在一些商场楼下的停车场里。

在这里,你能品尝到各国的地道小吃:韩国炒年糕、日本烤串、中国饺子、西班牙海鲜饭……

奥克兰夜市摊位,收费一晚40纽币到150纽币不等。据报道,一个晚上的营业额从500纽币到3000纽币不等。要是生意火爆,全年无休(一周干满7天),年销售额超100万纽币的小目标也不是不可能。

许多移民都会选择来夜市“讨生计”,发现君的朋友,就有下班后到夜市摆地摊,卖从淘宝批来的手机壳、睡衣以及各种化妆品。

对于许多老移民来说,新西兰的生活太无聊,夜市也成为他们体验人气的地方。

有意思的是,奥克兰夜市的创始人竟还是一名在上海住过的Kiwi。

境界二:周末集市摆摊

新西兰多元文化体验地

除了夜市,新西兰还有大大小小的周末集市。

而这些集市,因为有不同的主题,成了体验新西兰多元文化、享受Kiwi式悠闲生活的地方。

奥克兰市区的 La Cigale法式农贸集市,每周六早上开市,连续8年被评为“最佳美食集市”。

现烤面包、精美面点、法国奶酪、烟熏三文鱼、麦卢卡蜂蜜……在新西兰也能感受法国风情。

走出城市,新西兰还有大大小小的乡村集市。

奥克兰Matakana的周六集市非常出名,在这里可以采购到当地人自制的各种农产品。

当然,还有新西兰华人们最爱逛的一些集市,比如最有名的马场 (Avondale Sunday Market)。

华人们周末爱来这里买菜,更会把自己的二手货拿来卖,如今,马场也成为了小有名气的跳蚤市场。

当周末逛集市成为新西兰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时,这里便成了体验烟火气的最佳场所。

境界三:车库摆摊

与其说是卖东西,不如说是搞好邻里关系

新西兰还有一种地摊经济,叫Garage Sale,你可以简单叫做“车库仓储大甩卖”。

Garage Sale往往都会选在周末,新西兰人也会早早用硬纸板写上自家卖东西的时间,挂在街区里广而告之。

一方面,自己在家就能卖二手商品清理旧物。另一方面,还能满足人们不期而遇、淘到好物的快感。

到了日子,新西兰人一般会全家齐出动,商品都会摆放在车库门外,下面都会标上价格,都非常便宜。

售卖的东西往往有旧电器、旧玩具、厨房餐具、挂饰、书籍、CD等等。

与其说是卖东西,不如说更像是一种社交。

来来往往的邻居走过路过聊两句,瞅着好的高兴了就送了,让曾经陪伴自己的旧物继续发光发热,还能增进邻里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车库摆摊,是你的“菜”吗?

境界四:无人摊

给钱全凭自觉,吃不完还免费赠送

新西兰其实还有一种“无人摊”,通常形式有两种。

第一种就是无人售卖的地摊。

这里蔬菜、果子的售价往往都很低,收费的方式就更原始了,货物旁边通常放个“诚信箱”或者无线Pos机,你自己拿多少就给多少钱,全凭自觉。

诚信盒上会写着

“这是诚信盒,我们感谢您的自觉和诚信”

比如有4块一袋的梨

2块一袋的苹果和柠檬

比如有这种一袋袋装好的

胡萝卜、豆角啥的

也有卖花花草草的

比超市和花店便宜不少

当然不少人说

这种落后的方式相当符合纽村style

但Kiwi其实也与时俱进

搞起了“无人售卖的云支付”

虽然看起来的确很简陋……

还有一种就是免费共享地摊。

很多居民家里都有果树和菜园,到了收获季吃不完,本着共享的精神,会直接开放园子让大家上门免费采摘。

有人还专门建立了“蔬果共享站点”,为社区居民免费提供新鲜的蔬果、果酱、鸡蛋等,新西兰各地纷纷响应。

图源:Facebook Community Fruit & Veg Stands小组

乐善好施的Kiwi们让共享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境界五:小孩子摆摊

摆摊是为了赚学杂费,也为了公益

新西兰地摊经济的第五大特色,便是小孩子摆摊。

在新西兰北地,有一个名叫Issy Welling的小女孩,也是个地摊摊主。

Issy的摊摆在当地的农贸市集上,卖的是各种有机蔬果种子。

可如果你以为她只是个小小摊主,那就大错特错了。

Issy虽然只有十来岁,可已经是一家名叫Seedbox创业公司的老板了。

Seedbox不仅有线下销售,还提供网络订购服务。而从供应链到销售渠道再到销售执行,Issy都会亲自参与。

许多买过Issy种子的客户,都对她身上的那份创业精神印象深刻。

其实Issy创业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自己赚钱负担自己的学杂费。

现在她的这个小目标已经实现了,于是她又给自己定了个更大的目标:做公益。

说干就干,Issy立马就开始参与新西兰“Eat My Lunch”公益项目,给Kiwi小朋友免费提供午餐。

跟Issy一样,新西兰很多小朋友,从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摆过摊。

他们会卖一些自己做的手工艺品、闲置的旧玩具、自家种的瓜果蔬菜或是跟妈妈学做的果酱、蛋糕、柠檬汁之类的。

小孩子摆摊,有的是为了得到锻炼,而有的,是想要传递爱心。

新西兰的地摊经济,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新西兰人的生活方式,也让我们了解到了更多样的移民生活。

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大小小的地摊,我们看到了这片土地上,人们之间的互相信任、互帮互助、无私奉献。

这或许就是,我们爱上新西兰的原因吧~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