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学者:不必指望特朗普对黑人抱有同情 /

北京学者:不必指望特朗普对黑人抱有同情

种族矛盾一直是美国社会的一大顽疾,许多社会矛盾似乎都能从中找到根源。当前,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之死引发的集会和示威活动继续在全美多个城市举行,愤怒的民众在各大城市用身体模仿弗洛伊德去世前的姿势表达情绪。回顾整个事件发酵的过程,正逢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美国感染人数居全球首位,失业率居高不下,对于特朗普(Donald Trump)而言,大选当前,局面变得更加复杂。一场突发的疫情,叠加因种族问题点燃的民间怒火,会给美国社会带来哪些改变,随着美国两党内斗加剧,中美关系又将面临怎样的未来,围绕以上问题,多维新闻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袁征。以下为访谈实录,此为上篇。

5月29日,抗议者聚集在位于亚特兰大的CNN总部,场面十分混乱。(AP)

多维:美国非裔男子弗洛伊德遭暴力执法致死事件还在发酵,示威游行活动已经在多个城市蔓延。事件背后的种族问题一直都是美国社会顽疾,曾经也爆发过示威活动。从原因和表现形式来看,此次游行与以往事件有不一样的地方吗?

袁征:弗洛伊德几乎是在公众的眼皮子底下去世,警察的暴力执法和冷漠无情暴露无遗。当下社交媒体如此之发达,视频迅速传播激起了民众的怒火。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非常诧异,惊叹于警察的冷漠。

白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是个老问题,此次不同在于,受害者如同死在公众的目光之中,把警察的冷漠看得一清二楚,这是其一。

其二,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大规模扩散,愈发揭示了美国社会的不平等和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在染病救治的问题上,有钱人和穷人真的差别很大。或许有部分人,本来生活得还不错,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他们的生活一落千丈,于是民众的不满情绪上升,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理解,美国民众在家隔离太久了,而且还要面对各种复杂而严峻的形势,弗洛伊德事件成了导火索,人们积压已久的情绪找到了宣泄口,于是就有了轰轰烈烈的示威活动。

当然,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在于,这次事件发生在大选年,政治因素会更多地渗透到处理方式之中。

抗议者打砸CNN总部现场。(APP)

多维:有分析认为,由种族矛盾导致的示威活动早已有之,即便势头非常猛烈,也很难真正改变什么。这其中包括,少数族裔问题、以及与之有关的政治议题。但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还没有得到控制、美国失业率更是居高不下,再加上国际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各种因素叠加,这次示威活动可能会成为蝴蝶的翅膀?

袁征:关键在于后续怎么处理,特朗普本质上是一个持“白人至上”观点的人。他和“前军师”班农(Steve Bannon)志同道合,而班农早就被人指为彻彻底底的白人种族主义者。虽然两人也有矛盾,但价值理念大多相似。弗洛伊德事件发生后,特朗普并没有及时安抚民众,而是直接炮轰扰乱秩序的是低等生命和失败者(lowlifes and losers)。后来在各方压力下,才轻描淡写地表达了对弗洛伊德的哀悼之意。

只关心自己的选民基础,黑人对他而言无足轻重,这就是特朗普的竞选策略。特朗普的支持阵营大多以白人为主,这些人想要秩序、认为个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代表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不必指望特朗普对黑人群体抱有同情,就选票而言,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黑人是民主党的基本盘,差不多80%的黑人选民投票给民主党候选人,高达90%左右的黑人选民投票支持奥巴马(Barack Obama)。即便在2016年的选举中,黑人也以压倒性优势支持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

正因为如此,特朗普本人对黑人没有任何明显的同情心,也没有弥合社会巨大分歧的动力,他更强调尽快恢复秩序,不惜强硬地动用国民卫队,甚至是美国军队。从他的立场可以理解他的行为,特朗普不是弥合分歧的合适人选,种族问题只会在他的手上变得更加复杂。

最近四位前总统已经发声,没有直接批评特朗普,他们呼吁保障黑人利益,弥合分歧。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特朗普会按照他们的方向去做,接下来的局势发展还有待观察。

美国社会有一个明显特点,那就是白人直到今天还占据社会主导地位。我认为,本世纪中叶,白人的数量会降到50%以下,美国社会将会由白人主导渐渐变成白人相对少数,尽管白人或许还是最大的族裔群体。换句话说,随着人口结构出现重大变动,美国社会一定也会发生较大变化。

2020年到2050年之间,种族问题依旧会是美国社会的重大问题。在白人数量逐渐成为少数之前,种族冲突还会反复出现,甚至更趋激烈。如果白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种族问题其实并不会那么凸显,正因为现在社会处于转型期,少数族裔的抗争和白人群体的焦虑日渐明显,种族问题才显得十分突出。

目前很难判断黑人会掀起多大风浪,但可以肯定,如果种族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矛盾还是会时不时浮现。

洛杉矶市中心,一名黑人小孩举牌声援抗议者。(AP)

多维:面对越来越愤怒的游行民众,特朗普呼吁地方政府采取更强硬措施,并威胁会出动军队镇压。当前越来越多知名人士公开指责特朗普执政期间,依靠种族主义、煽动白人至上来巩固基本盘,由此将示威活动的导火索与特朗普关联起来,在你看来,这次示威活动,会给特朗普的选情造成多大影响?

袁征:我不认为支持特朗普的基本盘会出现根本逆转,白人主导的基本盘还是会继续支持他。如果示威活动的打砸抢继续,将会有更多民众支持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恢复秩序,将有更多摇摆的中间选民会站到特朗普这一边来。从这个角度而言,其实是有利于特朗普竞选的。当然,党派之争中,民主党肯定会利用这个问题攻击特朗普,不过,想要撼动特朗普的基本盘还是会比较困难。

为了巩固基本盘,特朗普非常在意,也颇为短视。现在还不确定示威活动的最终影响,但局面应该不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弗洛伊德的弟弟已经公开表态称,现在的局面并不是他们想要的,因为最终不会改变任何事情,用手中的选票说话才是最好的方式,所以号召大家积极出来投票。

对民主党而言,黑人或者少数族裔的票其实十分重要。希拉里在2016年的大选中就没有能够充分调动这一群体的积极性。当然,她也没有奥巴马在黑人群体中的号召力,很多人并没有出来投票。在美国的选举人制度下,这种状况就会对关键州的争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从民主党的政治理念来看,相较于共和党,其实应该和中下层民众的关系更密切。仅就人数来看,中下层群体的人数要多于支持共和党的群体数量,但中下层群体由于多重原因而投票率并不高。因此,如何动员中下层选民出来投票,就是摆在民主党面前的重要任务。

如果这一次民主党利用弗洛伊德死亡及后续的示威事件,号召人们出来投票,就会提升拜登(Joe Biden)胜选的几率。现在民主党其实没有太好的办法,他们的竞选策略、政纲都没有新意,拜登的个人魅力也不足以吸引选民。只有等特朗普一错再错,拜登才有可能成功。

不过,拜登同样是一老人,并没有强大的号召力,个性偏于温和,不会造势,口才也一般,或许需要偶然的机会才能上位。总之,如果民主党阵营能够动员更多黑人出来投票,会给特朗普造成压力。

多维:在防控疫情和处理弗洛伊德事件中,特朗普的表现基本就是甩锅和态度强硬,甚至有些非常不理性的情绪化。有观察人士指出,特朗普是通过将自己包装成“强硬的受害者”来脱困,对此你怎么看?

袁征:如果没有疫情和弗洛伊德之死的突发事件,特朗普连任的可能很大,这是基本共识。以上事件给11月的大选增添了不确定性,也给特朗普竞选连任的前景抹上了一层阴影。

特朗普原本引以为傲的经济已经陷入衰退;二战以来最低的失业率当前也已经攀升为1929年以来最高;股市历经几次熔断,几乎抹平了他上任以来的所有上涨。所以特朗普非常焦虑,从四月底开始民调结果一直被拜登领先5到10个百分点。一些关键州的民调也变得对特朗普不利。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一直以来支持共和党的州也出现了问题,例如佐治亚州已经开始由拜登领先。所以特朗普越来越暴躁、强硬、到处甩锅,是因为选情出现了不利的趋向。

现在的危机最终都会渡过,但关键是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现在特朗普的首要目的是赢得连任。无论美国最终变成什么样,对他而言并不重要。一旦输掉连任,就会有一堆官司和麻烦等着他,而总统的身份可以给予他一些庇护,并赢得更多时间来寻求转圜。

距离投票还有5个月,示威事件应该不会拖得太久。只要注意处理的方式方法,这次席卷全美的抗议活动会慢慢平息。就像以往一样,只不过这次规模会更大、形势可能更严峻一些,过一两个月也就平息了。现在涉事警察已经被逮捕,罪名也由原来的三级谋杀罪升为二级。这也是平息民愤、缓和局势的一个举措。

民主党主流建制派其实也不希望示威的规模继续扩大,因为再疯狂下去所有人都会害怕。美国社会从来强调个人自由,不能将自己的自由强加在他人的自由之上,同时强调规则、秩序和法律、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如果事件持续升级,主流社会秉持的价值观就会受到冲击,主要恢复秩序的声音就会占据上风,所以最终还要回归正常。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