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本月发射收官之星 中国不日完建北斗系统 /

本月发射收官之星 中国不日完建北斗系统

即将于本月完工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比美国GPS、欧盟的Galileo和俄罗斯GLONASS等定位系统拥有更多卫星、定位更精准,提升对“一带一路”的太空服务能力。

资料照片:2020年3月9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送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入轨

随着最后一颗北斗卫星本月内进入轨道,中国将完成北斗全球导航系统,从而在此领域获得更大的独立性。长期以来,卫星导航领域一直由美国主导。

中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构想北斗导航系统的开发,其目的是在军事上减少对美国空军运营的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依赖。

2000年,中国发射了第一批北斗卫星,其覆盖范围仅限于中国。随着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2003年中国试图加入欧盟主导的伽利略定位系统(GNSS),但不久后撤出,专注于发展北斗导航系统。

人类进入iPhone时代,第二代北斗卫星于2012年开始运行,覆盖了整个亚太地区。2015年,中国开始部署第三代北斗卫星,目标是覆盖全球。

北斗三号系统"收官之星"将于本月发射。目前尚未公布准确发射日期。"北斗"最终将有35颗卫星,数量超过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31颗),也比欧洲的伽利略定位系统(GNS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要多。

据估计,北斗系统的投资达100亿美元,意在确保中国军事通讯安全,避免在极端事件和冲突中承受遭到美国GPS干扰的风险。武器的瞄准和制导能力将因此得到改善。北斗系统完成之后,它在亚太地区的定位将精确到10厘米以内,而GPS的精确范围为30厘米。

江苏海安:利用北斗定位系统进行控制的无人驾驶收割机

澳大利亚航天工程研究中心的丹普斯特(Andrew Dempster)认为,"北斗系统在GPS面世几十年之后诞生,显然能更上一层楼。"他说,"它发射的有些信号具有更高的带宽,带来更好的精确度。它需要较少的卫星轨道飞行器,整个系统更加容易维护。"

据美国国会美中经济安全评估委员会2019年报告,中国提升了太空领域的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打造的"太空丝绸之路",加深了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依赖,潜在地减弱了美国的影响力。

2013年,泰国和巴基斯坦是第一批签约北斗导航服务的国家。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