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坏消息!新冠病毒零下80℃仍不会被冻死 /

坏消息!新冠病毒零下80℃仍不会被冻死

北京在56天零新增后出现本地病例,

是否意味着第二波疫情来袭?

在6月13日之前,北京已经56天没有出现本地新增确诊病例,大家感觉病毒的阴影正在逐渐消失,生活正在恢复正常。但是,这似乎只是一个假象,突然被这4个病例的出现打破了。

中国各地一直有一个“零新增”指标,似乎只要多少天保持这样一个指标,疫情就消失了,因为17年前的“非典”就是这样消失的。

但是今年不一样,目前全球还处于每天新增病例10多万人的状态,中国很难独善其身,疫情是没有了,但是压力不少。为了保持“零新增”的指标,中国已经把无症状者在统计上区别对待,不归入确诊病例数,然后也区分开本土病例和输入病例。为了严防输入病例,中国甚至严格控制入境航班和入境人数。

但是这些手段,依然没有能够获得一个疫情的世外桃源。

不过,“零新增”无法做到,并不意味着第二波就会爆发。只要尽快诊断出感染病例,尽快切断传染源,零星的病例就不会星火燎原。

防止第二波的出现,北京可以做到,这个不是问题,问题只是代价有多大。

惊人巧合,北京韩国美国海鲜市场同步发现疫情

6月12日,北京新增的不只是4个病例,还有45个无症状感染者。按照规定,无症状感染者并不属于确诊病例,所以是分别统计了。

统计数字可以人为地进行分类,但是从病毒传染的角度上,有症状者和无症状者都能传播病毒,虽然传播能力有所不同,但是从控制传染病的角度来说,没有本质的区别。

这4个确诊病例,都与“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有关:1个病例曾到新发地采购,3个病例工作地、居住地在新发地。45个无症状感染者,都来自新发地采集的517件样品,说明这个地方的新冠病毒感染率达到了9%。新发地批发市场多人感染,说明加工流通环节出了问题,没有消毒措施的批发市场加工环节,最容易发生聚集性传播。

很显然,“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不会是新冠的源头,因为在此之前,新冠已经在全球感染了7百多万人。但是,目前有消息表明,新发地的感染主要跟海鲜有关,让人不禁联想到在武汉疫情爆发时,最早的患者也大多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

但是,华南海鲜市场也不太可能是新冠的源头。从研究报告的数据来看,最早的两个患者,分别于2019年12月8日和10日出现症状,都不是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的人员[1]。

武汉最早的新冠患者发病时间

可是,疫情确实又跟海鲜市场有关。根据海鲜产品新闻网站Intrafish的资料,目前世界各地海产品从业人员有504人确诊感染新冠。

6月4日,美国阿拉斯加的冰柱海鲜公司,也确认有3名员工确诊新冠。美国目前疫情虽然严重,但是阿拉斯加病例很少,在50个州里排名倒数第二,只有625个确诊病例。

巧合的是,同样是六月,韩国世宗市的海洋水产部有27名职工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感染路径尚不明确。而法国的“零号病人”,被发现是一名鱼贩。他的妻子也是一名海鲜市场的工作人员。最新消息说已确定病毒基因检测证实为欧美类型。如果这个病毒在低温高湿条件下能够长时间存活,那么这种输入途径就可以理解了。进口生鲜食品都有病毒污染可能性,但一定要找到污染的源头。

可以确定的是,海鲜市场不是疫情的源头,但可能是病毒的集散之地。

目前惟一确定蝙蝠穿山甲为冠病毒携带者

应及时公布三文鱼会否是病毒源头的确切证据!

因为出现了新增病例,北京疾控中心对全市的农贸批发市场、大型超市进行了排查,共采集海鲜、肉类等食品及外环境涂抹标本5424份,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在排查中,新发地市场有40件环境样本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余农贸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均为阴性。

根据新闻报道,在一个切三文鱼的案板上,检测出了病毒。据此消息,北京的超市发、物美、家乐福等连锁超市都已连夜下架全部三文鱼。

听到这个消息,蝙蝠、穿山甲都松了一口气。

三文鱼会不会是病毒的源头呢?这个可能性非常小。

新冠病毒感染依赖于宿主细胞表面的ACE2蛋白,有研究系统分析了各种动物中的ACE2蛋白,发现只有哺乳动物的ACE2适合新冠病毒感染,鱼类、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都不适合[2]。如果要感染这些动物,病毒需要通过其他的受体蛋白。

新冠病毒属于冠状病毒,新冠病毒也存在于很多动物身上。病毒要获得跨物种传染的能力,需要进行突变。如果动物携带着很多类似的病毒,就容易通过重组,产生所需要的突变。三文鱼有没有携带冠状病毒呢?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三文鱼携带病毒,但是为谨慎起见,超市暂时下架三文鱼商品,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与此相反,有证据表明,蝙蝠、穿山甲都携带着多种冠状病毒。

中国如今走向信息公开,很多并不完整的信息会在第一时间传播开来。作为吃瓜群众,应该学会对信息有所判断,不能听风便是雨,否则会把中国倒逼进入一个封闭的社会。一个混乱的社会,会充满各种噪音。

有关部门如果能够及时清晰、科学地公布证据,不但可以消除噪音,也可以提高信用度。

115个肉类工厂4913个新冠感染20人死亡

为何肉类与海鲜市场从业者易感染新冠病毒?

因为北京新出现的病例,基本没有外出旅行史,传染源就聚焦到了海鲜产品。

香港在5月31日新增的一个新冠确诊病例,是一个34岁女患者,工作地点为嘉里物流温控货仓的包装工场内,负责为英国输入水果及蔬菜的包装贴标签。香港中心追踪了该患者的同事,发现有二人有伤风咳嗽的症状,病毒测试结果呈弱阳性。因为英国疫情比较严重,自然有人怀疑是接触了被污染的水果、蔬菜而感染。

但是,因为北京新发地有45名无症状者,不能排除通过接触其他感染者而引入病毒的可能性。目前已经知道,有人感染新冠病毒之后,会在较长时间内无症状,但是却会有传染能力。也许感染了病毒之后,因为工作人员之间接触比较紧密,就容易传播病毒。

肉类加工厂的工作人员,也容易爆发感染。

5月初,美国德克萨斯州确诊患者最多的地方,并不是达拉斯、休斯敦等大城市,而是北边一个比较偏僻的小地方:摩尔县(Moore County),1.9%的该地人口,都确诊为新冠感染,感染率是德州大城市的10倍。

摩尔县有美国最大的牛肉处理工厂,每天要处理5000头牛。德州的卫生部门,发现在该地的一家叫JBS的肉食品加工厂,出现了聚集性爆发的新冠病例。不过,疫情并没有局限在摩尔县的肉食加工厂。在4月底,美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商泰森食品(Tyson Foods) ,关闭了两个猪肉加工厂,其中一个在爱荷华州滑铁卢县(Waterloo), 雇佣有2800名工人,但很多人都在请病假。当地卫生部门确诊了182个与加工厂有关的病例,这个数字几乎占了该县总病例的一半。

在5月8号,美国疾控中心发布了一份报告,表明在美国19个州的115个肉类加工厂中,确诊了4913个新冠病例,其中20个患者死亡。这些工厂总共有13万员工,感染确诊率因此达到了3.8%。

这个问题也不只是美国才有,在加拿大、西班牙、爱尔兰、巴西、澳大利亚,都有肉类加工厂爆发疫情的报道。

目前没有确切证据表明,肉食品工厂的传染,是因为肉制品成了传染源,还是因为工作环境人口密度太大,与没有充分的病毒防护?

但中国目前从疫区国进口的海鲜肉类冷链安全,有必要在流通环节加大检疫力度。

坏消息:冠状病毒在零下80度仍不会被冻死,海鲜肉类食品低温长期冷冻,仍能测出阳性,虽乐观预计七月初恢复零增长

因为新发地的疫情,北京进入临战状态。现在人们普遍的担心在首都爆发第二波病毒。纽约每天上百确诊病例,却在讨论解禁、复工。北京有没有小题大做?按照抗体检测的数据,纽约有20%的人口已经接触感染过病毒,虽然尚未达到群体免疫的比例,但是已经在群体免疫的路上,如果配合必要的防护措施,注意社交疏远,疫情应该还是在可控状态。

北京的防疫工作人员,正在加紧对近千名接触者进行检测。

相反,中国疫情是靠社会组织能力强有力的压制下去的,对于病毒来说,仍旧是一堆干柴,只要一点火星子,就能燃起一片火海。而一旦再次爆发,之前巨大的努力,将付诸东流。只要谨慎对待,有之前抗疫的经验,北京应该有信心尽快扑灭这些零星疫情。北京这波疫情乐观的估计,应当两周左右的时间就会过去,虚惊一场而已。

因为有这个信心,北京应该采取更有科学性的具体措施,不能以当初不惜一切代价的心态来硬性对待,毕竟我们现在对病毒的认知,已经不同于半年前。北京在七月初恢复零增长是大概率的事。因为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疫情压力,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有疫苗来救驾,与病毒的斗争,可能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都是常态。所以,在对待疫情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社会代价。面对病毒,我们秀过了肌肉。也许,现在是秀智慧的时候。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