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后疫情时代 台湾与陆供应链脱钩 /

后疫情时代 台湾与陆供应链脱钩

在贸易战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等大背景下,企业分散风险成为市场布局的显学,不再一味将生产基地押注在大陆市场,全球产业供应链变局走向为何?学者表示,后疫情时代不再是大陆生产全球产品,企业将分散区域会有好几个供应链,将越来越短链,不过,学者强调,企业不会撤离大陆,而是在其他市场增加生产基地,减少大陆比重。

中经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员王国臣表示,过去大陆是最大的世界工厂,在如今后疫情时代,企业将会分散区去将会有好几的不同的供应链,不再是大陆生产全球产品,比如半导体在台湾一个生产基地、大陆一个、美国一个,若一个市场出现断链等问题,企业至少能以其他地区来替代。王国臣说,企业将会到邻近的目标销售地区去组装产品,“尽量在那边客制化生产。”

红与非红 台商选边站

不过,中华采购与供应管理协会采购与供应研究中心执行长赖树鑫强调,企业并没有撤离大陆,只是转移,在大陆生产比重可能降低,但永远不可能撤离大陆,企业会在别的市场增加产能或生产基地,赖树鑫说,后续大陆消费需求仍会逐步成长,因此企业一样会维持在大陆生产,但不会再增加,会在其他国家开辟新产线。

在越南做生意10几年的越南台湾商会联合总会青商会名誉会长、立委邱臣远则提到,毕竟大陆还是第二大经济体,因此未来会切成“红色供应链”及“非红供应链”两部分,而由于贸易战、反送中加上此次疫情,加速了台商在红色及非红供应链选边站。

邱臣远说,现在非红供应链的企业,若主要客户为美国、东协等国家的内需市场,就会慢慢移转到越南、泰国、印尼等国家,也就是说,现在企业设厂会越来越接近他的目标市场,也是所谓的“短链革命”,供应链缩短。

应长期布局 提前部署

而赖树鑫提到,事实上,柬埔寨、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消费需求将随着现代化逐步增加;南欧、非洲国家在未来5年、10年需求也会非常大,这些都是台商可以布局的方向,但台商思考永远缓慢,还没有思考到这个地方,日本在这方面脚步就非常快,日本是全世界第一个开拓市场的领先者。

赖树鑫补充,企业设厂或增加生产基地当然可以选择他提到的欧洲、非洲等国家,他建议,由于西欧、中欧市场已发展成熟,所以可从南欧、东欧着手,而非洲60国中前10名的消费力较强国家也可以发展,赖树鑫说,但台商能不能跟上这个先机仍需观察,因台商从不长期布局,而是看短期利益,此次疫情后,企业须重新思考较长期的布局,不仅要打全球战略,更要“提前部署”。

台较难晋升企业总部

至于未来台湾是否有望成为企业总部或高阶制造研发中心?王国臣不乐观看待,一方面,目前台湾虽正做高阶人才的技术移入,但看起来进度并不快;另一方面,台湾的国际化程度不如新加坡。王国臣说,目前有部分企业回流台湾,有台商回流的商机,但互联网、高科技外商如谷歌(Google)要增加台湾投资,能够增加多少,恐怕也无法太过乐观。

不过,邱臣远仍建议要回台的台商,尤其是升级较有优势的企业把总部设回台湾,朝新创力、IoT、AI、大数据等方面发挥,在台湾设立品牌或研发专利中心,后端生产则在东南亚市场铺线。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