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研究基因获奖:父母系相同领域研究员 /

小学生研究基因获奖:父母系相同领域研究员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陈灵石的获奖论文,与父母的研究属同一领域。

文 1587 字,阅读约需 3 分钟

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实习生 薄其雨 编辑 王煜 校对 吴兴发

云南昆明六年级小学生陈灵石,凭借一个关于结直肠癌基因研究的课题,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三等奖。新京报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陈灵石的父母均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领域与陈灵石获奖课题所属领域相同。

━━━━━

5 天学会专业知识

风波缘起一则获奖信息。

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官网显示,一个名为《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课题,于 2019 年 3 月 9 日参加第 34 届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决赛,获得一等奖,并于 2019 年 12 月获得第 34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三等奖。

官网同时介绍,陈灵石是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六年级的一名六年级学生。

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官网 " 在线展厅 " 页面,同时展示有陈灵石参加实验的照片,还有一份实验记录本,记载有其研究过程。

新京报记者看到,陈灵石自称于 2018 年 1 月 6 日,在一名老师带领下,来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研究人员商量开展参与研究工作。

▲陈灵石的实验记录。

"2018.1.9 老师们给了我一个基因,叫 C10orf67。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 ","2018.1.13 了解 PCR 技术的原理,知道 PCR 引物的设计、PCR 扩增 mRNA 底物和荧光基因的概念,大概了解为何通过荧光强弱的比较就能知道哪些基因的 mRNA 表达水平,进而判断一个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和功能强大与否。"

通过网络了解何为 " 基因 " 后,5 天之内既可以操作 " 高大上 " 的课题,并获得全国大奖,陈灵石的获奖过程引发外界质疑。

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一位神经生物学博士后向新京报记者表示,陈灵石所完成的 Western-blot,qRT-PCR,genetic knockdown 等分子实验," 相关专业研究的本科生需要经过大半年的训练才能操作,但实验结果并不能做到陈灵石同学那样完美,很难相信一个小学生会有如此精准的手法。"

7 月 13 日,陈灵石论文的推荐方、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相关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已关注到上述争议事件," 当时这位同学答辩过了,所以我们把他推进了全国赛 ",其同时表示,协会实际上更倾向于一些构思巧妙的、创新性比较强又有实用价值的课题,陈的论文有些 " 高大上 "。

父母研究同一领域

" 这种专业的项目,指导老师应该是专业人员,比如大学教授或研究员。" 上述研究人员表示。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陈灵石的指导老师是吕冬梅、马倩、时燕萍,其中吕冬梅、马倩为昆明市盘龙小学的老师,时燕萍为现任校长。

不过,陈灵石的背景依然引发诸多猜测。

13 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发布声明称,经初步核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 获奖项目学生,是其所内研究员之子。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发布声明。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多名研究人员证实,陈灵石是研究员陈勇彬与杨翠萍之子。一位研究员表示," 他们是一家子,他们肯定和这个课题有关系。"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陈勇彬是研究所肿瘤信号转导研究组负责人,曾承担《肿瘤发生机理研究》、《Hedgehog ( Hh ) 与 Hippo ( Hpo ) 信号通路在肿瘤与干细胞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等科研项目;杨翠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细胞信号通路转导研究、对肿瘤发生和干细胞功能进行解析,以及筛选治疗肿瘤或提高干细胞功能的新药。

其中,杨翠萍曾承担过一个名为《C10orf67 在低氧适应及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研究项目,与陈灵石获奖的结直肠癌课题十分接近。

7 月 13 日,新京报记者多次联系陈勇彬与杨翠萍,均未得到回复。

目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已成立调查组,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