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香港国安法 激化中美金融战 /

香港国安法 激化中美金融战

2018年开始的中美冲突,已逐渐由贸易战、科技战转向金融战。虽然两国在1月已签署第一阶段协议,形势应有缓和。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马上又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且美国又是重中之重的重灾区。川普因而对大陆极为不满。而6月30日通过的香港国安法,更加剧中美冲突,因香港特殊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将可能激化中美金融战更加的深化,对中美两国、甚至是全世界之冲击,恐不亚于贸易战。

恒大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曾归纳历史上美国所发动之金融战,包括攻击金融制度、制裁金融主体和攻击金融工具三大层次、九大手段。

美超发货币 输出通膨

第一,在攻击金融制度方面,逼迫他国过快过急开放金融市场;第二,在攻击金融主体方面,利用SWIFT、CHIPS与Fedwire等系统发起金融制裁,切断其清算、结算与支付管道,冻结在美资产,逼迫缴纳巨额罚款;第三,阻止被制裁国赴美融资,制裁目标国重点发展战略或经济命脉等;第四,利用信评公司之全球影响力大幅下调目标国主权与企业信用评级等。

第五,在攻击金融工具部分,以认定“汇率操纵国”要求目标国大幅升值汇率;第六,迫使目标国货币大幅升值,引发“升值萧条”;第七,利用资本做空并促使非美货币大幅贬值,资金恐慌外逃;第八,恶意做空目标国的股票和债券市场;第九,利用其美元国际货币地位超发货币、输出通膨,使新兴市场外债增加后再收紧刺破金融泡沫。

读者可以不意外的发现,美国已经开始针对大陆展开上述许多的攻击了。首先,2019年8月人民币贬破7元大关后,美国即将大陆列入“汇率操纵国”,即使当时大陆并未满足美国对“汇率操纵国”的定义。后来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签署前美国即将大陆由“汇率操纵国”名单中除名(事实上名单中亦只有大陆)。然后,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与香港国安法之立法提上议程后,美国对大陆的金融战更加的频繁出招。

美出拳打陆 越来越重

首先,5月美国联邦退休基金委员会宣布无限期延迟投资大陆企业,7月再加码要求铁路退休委员会不要投资中资企业。5月20日通过要求在美国上市之企业财务公开透明,且接受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之审计,否则将从美国资本市场下市。6月4日美国总统川普签署备忘录,要求加强审查在美国上市的陆企。

在中国人大常委会于7月1日正式实施香港国安法后,美国众议院火速在隔天通过《香港自治法案》,可说是《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的加强版,具有更强效力与范围更广,但最重要的是其制裁将金融机构包涵在内。其中要求美国国务院每年提交报告,列举“实际上协助中国违背责任”人士和机构,且赋予美国总统冻结列名官员与机构资产与禁止入境等。而若与列名官员和机构有“显着交易”银行亦会受到制裁,形式可能包括限制与美国交易、使用美元结算、高层不能入境美国等。不过,最后版本对于金融机构的制裁略有放松,规定只在中方官员或机构已经受到制裁后,银行再于知情下与相关官员或机构交易,才会连带制裁银行,并且给予银行1年宽限期。

迎金融战 陆有所准备

尽管如此,在香港的众多国际银行亦感受到相当的压力,并面对中美两国角力之两难困境。最明显的例子即汇丰银行,在美中两强对抗中即处在相当大的尴尬局面。

事实上,大陆亦已经针对美国发动的金融战有所准备,例如许多在美上市企业回香港第二上市或是直接在香港上市,积极推动数位货币并加快其人民币国际化速度,另组美国跨国清算交易机制等。然而,以目前的状况而言,大陆要与美国在金融领域上硬碰硬还是力有未逮,若美国持续步步进逼,两国之间金融战的激烈程度恐怕会愈来愈严重。届时,对整体国际金融造成的冲击将会非常大,势必超越仅对双方相互拉高关税的贸易战,不可不慎。

作者吴明泽,台湾大学经济学博士,国科会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博士,现职为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大陆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亦为中央大学财金系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主要为大陆经济改革与发展、金融、贸易与国企改革。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