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眼见高楼塌了:ofo梦碎共享经济 /

眼见高楼塌了:ofo梦碎共享经济

中国共享单车巨擘ofo,尚欠债务20多亿人民币,办公室却已人去楼空。 图/路透社

多年前风光一时,估值曾经超过20亿美元的中国共享单车巨擘ofo,2017年起传出营运危机,缠讼至今。近期用户与媒体惊觉,尚欠债务20多亿(人民币,下同)的ofo,联系管道全断,办公室早已人去楼空。

近日中国共享单车用户发现,ofo的官网、App、微信、客服等服务全部中断,据悉ofo还有超过1,500万用户在排队退款。中国媒体指出,依据消极的退款进度,这些用户要等572年才能全数获得退款,等于无望。上个月也有媒体记者探访ofo两处前办公地点,以及两处ofo宣称的新办公地点,次次扑空。

高额负债,人去楼空

目前失联的ofo,成立于2014年,约当是中共政策领衔投资烧钱、为共享单车等共享经济产业"造神"之际,从2018年开始,ofo内设党委掌握实权。

本弊案涉及金额之高,崩塌之迅速,令舆论与用户忿忿不平,抨击当局与业者针对上千万用户和供应商"割韭菜"。如今ofo一干负责人跑路,多达20亿元的用户押金和供应商货款终难取回。

根据美国财经媒体《Quartz》报导,ofo曾在2015至2018年的八轮融资中,筹资超过22亿美元,投资者包括阿里巴巴集团以及中国叫车业龙头滴滴出行。

ofo在中国暱称小黄车,鼎盛时期的营运据点曾经遍及全球250多个城市,包括美国、日本、澳洲、德国、新加坡、西班牙等21个国家,投放自行车逾千万辆,用户超过两亿,估值曾经超过20亿美元,是典型的数位科技独角兽企业,也曾是媒体吹捧的"共享经济"当红炸子鸡。

直到2017年底,市场传出ofo因为过度扩张资金断链,涉嫌挪用用户押金,共同创办人戴威紧急出面灭火"辟谣",强调"ofo不会动用任何一笔押金"。

然而,从此ofo噩耗连连,2018年9月,科技商业媒体《全天候科技》报导,ofo因国际市场失利,并在8月底爆出积欠厂商"凤凰自行车"高达6,815万元。内幕人士更指出,ofo为了发薪急向阿里巴巴借款6,000万,但是ofo和阿里巴巴当时皆否认。《全天候科技》并指出借款发薪之前,戴威在当年3月已向阿里巴巴借款17.7亿。

而在2018年8月,ofo共同创办人于信曾经驳斥ofo"将被滴滴出行和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联手收购"的市场消息,然而,当时市场也已传言ofo已经开始筹备破产重组程序。

2018年10月底,上海媒体《界面》根据ofo资产负债表,指出ofo负债高达64.96亿元,其中包括积欠用户押金36.5亿元、积欠供应商10.2亿元。ofo则称此报导为无稽之谈、将对《界面》诉诸法律。当时ofo在国际节节败退,已经退出美国、澳洲、德国市场,并将退出日本。

ofo曾是媒体吹捧的"共享经济"当红炸子鸡,如今却欠债数十亿。 图/路透社

一年多前早已撑不住了

2018年底,ofo几乎已经撑不住了,《界面》报导一个月后,共同创办人兼执行长戴威,面临市场信任与资金告凿的双重危机,在11月28日发了一则令人起鸡皮疙瘩的"鸡汤文",表示"哪怕是跪着也要活下去,只要活着,我们就有希望!"强调"所谓危机,就是危险和机遇的并存。当你认为它是危险,那么危险已经来临,当你认为它是机遇,那么机遇即将到来!"

对于这种八股喊话,要求退押金的用户并不买帐,反而加剧信任危机,纷纷表示"别整些没用的,先把押金退了再说!""活下去不难,有尊严地活下去太难了!连个押金都不能自由退出,ofo你还能给自己留点儿尊严吗?"

再过一个月,戴威12月19日终于发文面对ofo的严峻困境,承认已背负现金压力一整年"全力融资而无果",深感力不从心,自称想过无数次"解散公司,申请破产",但又感性地表示,当看见路上用户骑着小黄车赶去上班,或是推着小黄车乘放重物,就认为仍有百万用户需要ofo服务,因此"再大的压力我们也要扛着,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想办法克服"、"不逃避,勇敢活下去,为我们欠着的每一分钱负责。"

资本市场明眼人都知道,这种"失控的正向思考"话一出,几近废话,代表负责人难以负责了。当时ofo压力山大,面临千万用户要求退押金,"挤兑"总额高达20亿,之前许多用户也指控押金未能依规定日期取回,等于违约。

此后一年多,ofo几乎处于司法程序、濒临跑路的"崩而不溃"僵尸状态。中国天津法院去年六月裁定,ofo已经"基本上没有资产",无法偿还原告供应商巨额债务。此外,大量用户抱怨押金迟迟不还,APP却还能接受用户付款,有诈骗之嫌。当时据媒体计算,向ofo申请退押金的用户多达1,500万人,累计金额将近30亿。

早在2018年底,《路透社》访谈科技业者,即指出ofo的惨况是对科技业投资者的郑重警告。巨厦之将倾往往有迹可循,回顾ofo楼起楼塌的脉络,以及主事者应对危机时的花言巧语,不仅冲击中国一度高歌勐进的"共享经济",也让无数创新创业者的淘金美梦随之破碎。

ofo不仅冲击中国的"共享经济",也让创业者的淘金美梦随之破碎。 图/路透社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20-08-20 00:07
    您已点过赞
    一开始就是闹剧,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无脑吹捧。天朝骗子多,从上到下基本都是。
    还“中国新四大发明”,恶心至极。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