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华女办商婚,$7万打水漂还丢学签! /

华女“正规渠道”办商婚,$7万打水漂还丢学签

悉尼华女Nadia(化名)委托中介办理商婚移民,岂料对方收钱跑路不办事,$7万澳元打水漂,合法学签也被取消。

追债无门,签证也即将到期。Nadia表示,走到这一步,只因对申签不了解,“错信了他们的‘正规渠道’。”

“我不懂,以为是正规渠道”

Nadia来澳读书3年多,其间结识男友,并育有一子,二人均持学生签证。据她说,期间两人分手。

由于学签需逐年更新,且支付较高学费,她想尝试转签临居(TR)或永居(PR),“把省下来的学费供自己和小孩生活。”她说。

2019年8月左右,她浏览到一家留学移民中介,查询是有资质的注册公司,便咨询对方移民途径。

工作人员Eric(化名)告知,可走“正规渠道”办理,但需先付$1万定金,才能介绍和安排后续流程。

支付$1万定金合约(图片来源:供图)

“不知道他们指的是什么正规渠道,想着只要换个签证、不续学生签就行。”

Nadia告诉记者,在签完合同和支付订金后,才得知对方将为其申请配偶临时永居签证(820签证类别)。

该签证申请条件是,凡是已与澳洲公民、永久居民或新西兰公民结婚或处于同居状态的真实伴侣,其中一方非澳洲永居者,即可申请。双方事实婚姻关系维持满2年后,可获得配偶永居签证(801签证类别)。

因此中介所指“方法”,即找一名有“身份”的伴侣同她办理“假”结婚,从而获取永居权,俗称“商婚”。

当记者询问Nadia,是否了解此为“商婚”时,她称,“我也不懂,以为是正规渠道。”

不过,时过两周,Eric以时机不佳、配偶难找、等待时间长和移民局严查为由,告诉她商婚不可行,遂改建议申请独立技术移民签证(189签证类别)。

“当时不了解这些签证,他也没说全。”她说。“但还是相信他可以按‘正规渠道’办。”

Eric告诉Naida,会给她找一名已够资格申请独立技术移民的男性。二人只要办理同居手续和证明,例如开通联名账户、拍摄交往照片等,即可申请。

听上去像是换个名堂,其实换汤不换药,核心还是“找伴侣”。

与此同时,Eric要求先收取$6万澳元作为“配对”费和业务费,且需现金支付。

中介提供的介绍对象EOI申请(图片来源:供图)

Nadia于今年初缴付了这笔现金。

“交钱的时候,只看了一眼那男的照片。”她说,“后来还发给我一份那人的EOI申请,但根本查不到。”

“中介申错了,害我丢签证”

“我平时除了偶尔打零工,就是在家带孩子,很多都不懂。”Nadia说。

由于她长期在基础英文班就读,按规定需要升学,否则“移民局会怀疑有移民倾向”。因此在等待“配对”的过程中,也委托中介帮忙转校。

于是她通过该Eric在2019年12月递交了转校申请,并于今年1月获邀。尽管学校规定国际学生不得缺勤,但她说,Eric告知“不用上课”。

入学邀请函(图片来源:供图)

开学将将过了半个月,Nadia突然收到内政部邮件,称学签被取消,这让她乱了分寸。

“怎么还把我签证给搞丢了?哪还有心思搞其他的?”她说。

而此时,距离她交付的$6万澳元服务费,也间隔不久。

对于移民局取消签证一事,她认为与考勤无关,因为平时也偶尔会去学校报道、完成作业。她觉得完全是中介错申年级导致的。

“我让他们往高年级申,他们还是重复申的低年级,申错了,害我签证丢了。”她说。

双方微信聊天记录(图片来源:供图)

突发的签证取消,使她无暇关注移民。Eric也以她无合法签证为由,拒绝帮她办理移民手续。

双方微信聊天记录(图片来源:供图)

“订金加服务费,一共$7万,钱不退,微信和电话都被拉黑,根本找不到人。”她说。

“就跟老鼠见猫一样,吓得直跑”

事已至此,Naida认为自己可能被骗了。

她忙着向仲裁庭申诉,尝试挽回签证,同时去中介的办公室“蹲点”,希望能把钱要回。

“我孩子7月早产,体质一般,后来新冠严重了,也不敢再去他们办公室,怕感染。”她说。

而后,澳洲行政上诉法庭(AAT)鉴于她的个人情况和疫情形势,将她的过桥签证E从3个月有效期延长至6个月,并于11月到期。

眼看离澳的时间所剩不多,她觉得如果再不抓紧,钱会彻底难追回。

于是在疫情缓解阶段,她又时而去办公室查看,但听大楼的管理员说,该中介已多月未见人,也长期未交租金。

直至6月中旬,Naida再去办公室查看时,跟Eric撞了个正着。

Eric(图片来源:供图)

“他看到我就跟老鼠见了猫一样,吓得直跑。”她说。

之后,她在市中心火车站也曾“巧遇”Eric,但索款均未成功。

直至今日,她也未能讨回这笔中介费。

今日澳洲App记者尝试拨打该中介的官方电话,发现已销号,官网上的二维码也已无法识别。

记者搜索Eric和另一名工作人员的微信,均显示查无此人。

对于Nadia和移民中介的“商婚”纠纷,您怎么看?您认为责任根源在哪里?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采访后记

类似Nadia的遭遇,本网早先报道了好多。

不过,“商婚”纠纷仍此起彼伏,时不时有中介“跑路”。

其实也不叫“跑路”,不过是消失一阵子,

等申签者到期离境,自然又卷土重来。

值得注意的是,当“商婚”成为“买卖”双方口中的“正规渠道”,

这个世界,显然已经扭曲了。

注:本网再次郑重警示和提醒,商婚有风险,且不合法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