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阿里暂停对印度投资!手握5大独角兽 /

阿里暂停对印度投资!手握5大独角兽

8月26日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

“阿里巴巴已暂停了对印度公司的投资计划,至少六个月里不会投入新资金扩大印度的投资,计划不包括减持已经投资企业的股份或退出投资。”

根据IT桔子数据,2020年阿里公开披露的在印度投资仅有2笔。

1月,蚂蚁金服以1.5亿美元战略投资印度“美团点评”Zomato;4月,阿里巴巴以6000万美元战略投资印度“网上商超”Bigbasket。过去4个月时间里,阿里并没有在印度出手,且未来至少半年不会在印度投资。

近期中印局势紧张,边境冲突不断,地缘政治的风险带来投资的高度不确定性。

今年4月,印度政府修改了对境外投资的限制——“对来自与印度陆地边境接壤(包括中国)的国家的投资采取限制措施”,将矛头直接指向中国资方。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周蚂蚁集团提交的招股书中,也提到由于2020年印度对于外国投资监管政策的变化,使公司不得不重新考虑对印度餐饮点评及外卖公司Zomato增资的时机。

此外,由于政府抵制,阿里宣布决定停止UCWeb及其他创新业务在印度的服务,同时还有消息称 UCWeb 正在裁减印度员工,甚至完全解散相关团队。

事实上,国内资本(包括 BAT 及 VC)在过去对印度这片“神奇的土地”表现出了超高的热情。

阿里、腾讯自2015年起就频繁在印度投资。据印度公司 Tracxn 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12月11日,中国在印度的总投资已经达到80亿美元,相比十年前增长了40倍。

据孟买投资公司 Iron Pillar 发布报告称,印度到2019年底的31家独角兽公司中,近半被这阿里和腾讯瓜分。不过,相比腾讯作为社交&游戏类公司,则寻求更大范围的投资,少量持股,更像财务投资者。阿里更集中地押注 Paytm 等几家公司,并持有多数股份,以战略投资为主。

那么,阿里到底在印度投了多少项目呢?

根据 IT 桔子数据库,阿里共投资了印度本土9家科技公司,出手21次。

这些公司涉及电商、政府、文娱、出行等高频领域,其中有3个项目是阿里着重押注投资4次以上的,包括支付工具 Paytm 及旗下在线零售网站 Paytm Mall、在线杂货商 BigBasket、餐厅点评与外卖配送平台 Zomato;这几家公司也都已经发展成为了印度独角兽。

印度“支付宝”Paytm 融资320亿元,蚂蚁金服是大股东

Paytm 成立于2012年,距今8年内融资11次,总融资额达到320亿元(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按7计算,下同),与快手的总融资额接近,可见资本对印度的狂热丝毫不亚于过去的中国。

2019年底,Paytm 完成了 E 轮10亿美元融资,蚂蚁金服、软银中国跟投,这是蚂蚁金服(现更名为“蚂蚁集团”)第四次参与 Paytm 融资。蚂蚁集团在招股书中披露在支付平台 Paytm 的投资中,蚂蚁集团投资总额约为29亿元。

蚂蚁集团早在2015年2月即成为 Paytm 的股东,也是 Paytm 早期的风控与云技术合作方。彭蕾2010年接任支付宝 CEO 后,主导打通水电煤等公用事业付费,跟国有大银行打通,又在2013年推出余额宝搅动市场。Paytm 作为印度本土“支付宝”,试图在印度复制支付宝的成功经验,Paytm 也可以缴纳水电煤,2017年 Paytm 的用户数快速增至2亿(支付宝用户5.2亿),线下商户覆盖量达到1400万,在印度餐厅、加油站、杂货铺,大街小巷到处可见贴着二维码的“码商”。Paytm 还开发出黄金版“余额宝”,一个卢比(约0.1人民币)起购买黄金,用户数超4500万;而余额宝用3年时间就积累了3亿用户。

Paytm 创始人 Vijay 还表示,“下一步,Paytm 希望把“蚂蚁森林”引到印度,为印度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不过与阿里在电商体系内成立支付宝不同,Paytm 反其道而行之,在电子钱包中孕育电商业务;根据蝉大师4月23日数据,Paytm 在印度购物榜-免费(IOS 端)排名第3名。

有意思的是,今年8月12日,也就是半个月前,Paytm 获得了来自微软的1亿美元战略投资。Paytm 当前估值达到170亿美元,位打印度独角兽榜首。

印度 Paytm 首页截图(网页已翻译)

印度“淘宝网”Snapdeal 早被 eBay 相中,或将被对手收购

Snapdeal 成立于2010年,距今10年内融资11次,总融资额达到117亿元。

Snapdeal 的模式与淘宝网一致,是典型的 C2C 平台模式,作为一家全球电商网站,“电商鼻祖”eBay 比阿里更敏锐地意识到印度市场的潜力,因而比阿里还早2年投资了这家公司。

据官网介绍,Snapdeal 平台入驻商家超过30万,覆盖印度6000多个城市,有超6000万种商品,平台主推商品是3C 电子。不过,印度电商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不逊于中国,前有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后有2018年8月以160亿美金“卖身”沃尔玛的 Flipkart,Snapdeal 一度深陷亏损泥潭,花4亿美金收购的支付公司 Freecharge 转手以6000万美元卖掉;2017年7月,Flipkart 甚至出价8至9亿美元收购 Snapdeal,但遭到 Snapdeal 董事会的拒绝。

截止2019年10月 Snapdeal 安卓下载量突破1亿次,同比增长37%;根据蝉大师4月23日数据,Snapdeal APP 在印度购物榜-免费(IOS 端)排名第33名,这或许与 Snapdeal 用户80% 是低端的“小镇青年”有关。

印度最大在线交易市场 Snapdeal(网页已翻译)

印度“一号店”Bigbasket 4月再获融资,疫情让订单翻了一番

Bigbasket 成立于2011年,距今9年内融资12次,总融资额达到83亿元;阿里从2017.9开始投资 Bigbasket,总共投资4次,最近疫情加速了线上购物需求爆发,4月10日阿里又领投了印度这家电商零售企业。

从3月下旬开始,印度部分城市也设置了限制出行的禁令,原本3月31日解除的禁令延迟到了4月14日;在禁令颁布前后两周内,BigBasket 的订单量翻了一番。“购物车内平均物品量增加了25%-30%,APP 访问量同期增长了60%-70%。”采购与销售部全国主管 Seshu Kumar Tirumala 说,“我们每天有2-3个 SKU 脱销,包括洗手液等洗手用品以及大米、木豆等基本主食。”根据蝉大师4月23日数据,Bigbasket APP 在印度购物榜-免费(IOS 端)排名第4名。

但爆发的需求也带来了供货及配送压力,Bigbasket 在3月下旬收购牛奶配送公司 MilkBasket 和 DailyNinja,并与 Uber 展开合作配送,同时还与印度国家餐馆协会 (NRAI) 合作,暂时雇佣那些因封锁而暂时关闭的餐馆的员工,增加员工收入的同时解决人手问题;这与盒马生鲜雇佣西贝上海餐厅作为临时工的做法不谋而合。

目前,Bigbasket 可以满足日订单量30万的需求,而封城前仅仅是15万。从模式上看,Bigbasket 非常接近于中国网上超市代表“一号店”,一号店上线于2008年7月11日,比 Bigbasket 早3年,主营大型超市货架上常见的日用品、杂货;但最终以被沃尔玛收购的结局而告终。

印度 bigbasket 网站正在推广销售洗手液产品

阿里错过美团点评,重金投资印度“大众点评+饿了么”Zomato

印度在线食品配送与餐厅点评平台 Zomato 成立于2008年,位于印度哈里亚纳邦,12年内融资轮次高达15次,总融资额达到127亿元;其中阿里也投资了4次,但与联合投资 Bigbasket 不同,阿里3次独家投资 Zomato。

阿里最早在2018年2月以2亿美元战略投资 Zomato,获得 Zomato 最大股份;4月又以95亿美元溢价收购饿了么,阿里充分展现了对本地生活领域的野心勃勃。也许是在中国错过投资美团点评的机会,饿了么与美团外卖竞争时又难以占据上风,阿里才在印度市场花10亿多美金砸 Zomato,虽然相比饿了么少,但投资是少量占股与全资100% 收购不同,且印度整体生活水平相比中国更低。

此外,王慧文曾经表示“阿里当时给的对价是70亿美金,饿了么来找美团,美团开价90亿美金,饿了么拿着美团的报价又去找阿里,最早阿里&饿了么以95亿美元成交”;当然,竞争对手的抬价导致项目溢价投资/收购在国内创投圈早已是秘而不宣的“潜规则”,但最终选择谁还是由创始人和股东来衡量决定。

2020年1月,Zomato 收购印度 Uber Eats,收购价格约为3.5亿美元(248.5亿卢比)。Uber Eats 为 Uber 旗下的食品派送业务。知情人士表示,此次收购为全股份交易,收购后,总部位于美国的 Uber 将持有 Zomato 的10% 的股份。

与其说是收购,倒不如说是 Uber 将旗下 Eats 业务作为“嫁妆”战略投资 Zomato。

另外,腾讯在印度市场与阿里较劲,投资了另一家竞对 Swiggy,与 Zomato 展开外卖大战。根据蝉大师4月23日数据,Zomato APP 在印度美食榜-免费(IOS 端)排名第4名,而 Swiggy 排名第二。

餐厅点评+网上下单叫外卖的 web/APP 应用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Zomato 覆盖印度及其它23个国家,拥有7200万月活用户, 每个月产生3300万个评价,而大众点评在2014年 Q3月活达到1.7亿,点评数量超过4200万条;在收购物流及食品速递初创公司 Runnr 后,Zomato 每月外卖订单同比去年增长了11倍达到3200万个,外卖收入由2018年的1700万美金涨到了近5亿美金。

快速增长的背后离不开阿里的“输血”以及学习中国“前辈”的做法:Zomato COO Gaurav Gupta 表示,“我们看到中国的外卖市场发展非常快,因此尝试去扩展城市数量,2018年1月我们覆盖了118个城市,但现在(2019.11)覆盖512个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9月,Zomato基本实现业务全面盈利;2018年底推出 Zomato Gold 服务,与美团外卖、饿了么的配送会员不同,该权益可以在 Zomato Gold 指定餐厅就餐时获得全年买一赠一的优惠,目前有150万付费会员,为 Zomato 带来了近5000万美金的收入;Zomato同时在考虑将该会员服务从堂食延伸到外卖业务。

此外,Zomato通过收购餐厅 POS 公司 Maple POS 打通支付能力,还搭建餐厅b2b的食材供应链平台,成立了慈善基金,印度“大众点评”的定义已然不那么准确。

以上几个印度项目成立时间较中国要晚少则3年,多则8年时间,但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其项目的融资速度更快、轮次更多,爆发也更快(美团上市前仅融资8轮,Zomato高达15轮);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决定公司发展的天花板和土壤是不同的。

就在疫情之前,投资圈内多家机构明确表示未来投资方向是“去往印度、印尼”——因市场庞大、GDP 增速加快的的印度发展像是十年前的中国,投资方们希望在这里复制另一个阿里腾讯美团,然而现在,所有分析预测都抵不过政治的变动。

现在,印度的大门关上了,阿里巴巴和投资方们带着手里的资金又要寻找新的战场了。

相关推荐

964亿外资撤离后,印度又迎坏消息:阿里巴巴暂停投资计划!

印度对外资投资的迫切心情已溢于言表。早在一个月前,印度总理莫迪就曾在一场演讲中大力呼吁美企赴印投资,称现在是投资的最佳时机,美国需这一机会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甚至乎,印度还在今年6月宣布——对进入该国市场的企业提供总额达66亿美元(约454亿元人民币)的奖励。

然而,一边是渴望借外资投资带动经济增长,另一边印度却屡屡做出错误举动,并造成“重要外企撤出”的尴尬局面。

向印企投资超138亿后,阿里巴巴暂停对印度投资计划!

据环球时报8月26日援引外媒报道,两名消息人士透露阿里巴巴公司已经暂停了对印度的投资计划,不过这主要还是基于管理现有的投资组合——即暂停继续投资印度企业,并不意味着阿里巴巴将减持或退出现有股份。对此,外媒指出,阿里巴巴投资的“刹车”,可能会减缓印度部分巨头的融资计划,比如支付平台Paytm、食品外卖平台Zomato以及网上超市BigBasket。

实际上,按照外媒的说法,印度初创企业长久以来得到了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中国企业的大量投资。据私募股权分析机构PitchBook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阿里巴巴集团及其附属公司阿里巴巴资本和蚂蚁集团已经向印度企业投资了20多亿美元(约超138亿元人民币),另外参与了至少18亿美元(约124亿元人民币)的融资。

除了阿里巴巴之外,印媒LiveMint近日也透露,另一家大型中国投资者的投资主管指出,在经贸大环境的情况还未进一步明朗之前,其同样不会进一步投资印度企业。值得一提的是,中企投资的撤出对于印度市场来说并非小事——印度银行家们此前就已表示,尽管他们正寻求增加来自中国以外的投资,但这一过程“很漫长

964亿外资从印度债市流失!美国科技巨头投资也现“反转”?

一方面是中国企业搁置进一步的投资计划,另一方面,其他外国资本对印度市场的投资兴趣度也正日渐下降。今年以来,印度债券市场总计已流失了140亿美元(约964亿元人民币)外资;不止如此,该国股票市场3月的外资流出也创三年来的新高。国际知名评级机构穆迪(Moody)此前已将印度的投资等级下调为负面,离最低等级的垃圾级仅剩一步之遥。

至于外资“出走”的原因,则与印度面临严重的经济衰退有着很大的关系。据印度权威经济机构PMEAC预计,受疫情影响,该国2021财年实际GDP将萎缩5%-10%;此外,印度公共债务过重的问题也随着疫情不断暴露——该国财政空间占GDP的比重仅为1%,目前已没有更多的空间来采取更多的措施纾困措施,这显然加剧了外资的投资风险。

不过,印度在外资投资领域并非没有好消息。日本《富士产经商报》7月24日报道,谷歌、亚马逊、脸书等美国科技公司已陆续宣布对印度最大的通信公司“吉奥平台”数字服务公司出资;其中,谷歌计划在今后的5至7年内投资100亿美元,亚马逊也宣布将在印度投资10亿美元。

反转的是,美国科技巨头在印度的投资却不被当地民众所欢迎。今年年初,在美国巨头传出将加大对印投资消息之后,印媒就披露称亚马逊正与美国另一大零售巨头——沃尔玛旗下的Flipkart一起,遭受印度实体零售商越来越多的批评。据悉,印度本土商家指责这些美国巨头斥资数十亿美元来提供大幅折扣,歧视小型零售商,违反了印度相关规定。

不管是外部还是内部环境,印度当前所面临的仍是极为复杂的情况——暂且不讨论中国企业撤出对于该国经济的影响,仅从其努力吸引美企投资但又面临国内巨大舆论压力来看,印度经济复苏显然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